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3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IntroductionMany anomalies due to earthquake have been recorded in observation of earth-resistivity for30 years and over, which showed that there objectively existed the anomalies of each-resistivity.The crustal strUcture and medium conditions are quite complex, so the complexity of the temporal,spatial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anomalies is inevitable. Both of time and amplitUde ofanomalies among some stations near an epicenter are different (even among different observational directi…  相似文献   
52.
位于甘川交界地区的武都地震台在2003-2008年5月4次中强地震前前兆资料出现了明显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武都应变的南北向张应力在2001-2005年间持续增强,2007年转折后4个测向都表现为受压,且快速增强,在高压应力持续7个月后发生汶川8.0级大震;地电阻率显示了长趋势变化的加速、转折和1年尺度上升、下降等异常,各向异性度S'年变化率在有震年(异常年)是无震年(正常年)的两倍;自然电场在临震前变化具有相似性、重复性、同步性.  相似文献   
53.
嘉峪关地电场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大地电场变化的基本要素,对嘉峪关地电场观测资料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到:嘉峪关台地电场观测基本反映了地电场的真实变化,特别对大地电场变化的记录准确.并研究了嘉峪关台附近及周围发生的4次中强地震前地电场、大地电场短临前兆现象,认为震前都显示了一定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54.
现有的地震地电阻率观测系统需要较大的环境保护区(2——5km2).随着各地的经济发展,地电观测的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造成部分台站连续多年的地电前兆观测受到严重的干扰.为了减小观测环境保护区范围,有效地抑制来自地面的观测环境改变及城市地铁、轻轨运行时漏电产生的干扰,提出了将三侧向石油电测井技术移植到地震地电阻率前兆监测领域,以提高地电前兆观测的抗干扰能力和前兆信息的监测能力.电测井有限元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测量出地层的电阻率变化,对来自地表的干扰有较强抑制能力.分析还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来自轻轨、地铁的漏电干扰.   相似文献   
55.
中国大陆多种前兆异常研究及强震的尝试性预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震震源周围地电、水化学、水动态、地应力和地形变等5种前兆短临异常 时空演化取决于主要活动构造和强震发震机制;远场异常时空演化与主要活构造有 关,不同活构造上异常时间演化有差异性;在特定年份1a尺度地电阻率异常显示异 常高潮期,Ms≥5.0地震能量达到1次以上Ms7.0强震能量的年份与异常高潮期 同步或滞后1a,二者与地球自转加速年份基本对应。根据两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 实际预测检验,在预测区间和预测时间段(0.5a或1a)内发生强震、中强震10次,其 中7次地震地点基本准确,3次地震地点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56.
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96次Ms3.2~7.9地震(94%以上为Ms4.0地震)前1139次(道次)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得到以下结果:① 异常时间与震级之间为非线性增长关系,大致分为3个阶段:Ms5.0地震,异常时间随震级增大基本上是快速的线性增长;5.0<Ms<6.5地震,增长速度逐步变小;Ms6.5地震,增长速度很小.② 异常幅度与震级之间为非线性的指数式增长关系,也大致分为3个阶段:Ms5.0地震,随震级增大异常幅度增长很小;5.0<Ms<6.5地震,逐步趋于加速增长;Ms6.5地震,加速增长.定性解释、并利用流变介质模型探讨了异常时间、幅度与震级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7.
2003年大姚和民乐-山丹地震1年尺度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2003年云南大姚Ms6.2,6.1和甘肃民乐-山丹Ms6.1,5.8地震三要素的1年尺度预测情况,讨论了震中附近的地电阻率中短期异常特征。应用岩石加载实验中电阻率变化和DD模式解释了民乐-山丹地震前山丹地电的异常变化过程;大姚地震前同一活动断裂带上相邻台站其异常的相似性、同步性与以往的震例研究吻合;两组地震前电阻率中短期异常的各向异性变化与震源机制解的最大主压应力方位的关系明显,可以判定,这两组强地震附近地区的地电阻率异常与强地震的晚期孕育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8.
几次大震前的地面和空间电磁场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非线性谱估计方法(MEM方法)、电/磁场脉冲能量统计方法,处理了四川汶川MS8.0 (2008)、新疆于田MS7.3 (2008)和青海玉树MS7.1 (2010) 地震及强余震附近的地面电/磁场和Demeter卫星电离层磁场观测数据,研究了地震电/磁场变化,得到:在震中附近及周围出现了震前地电/地磁场极低频成...  相似文献   
59.
低频电磁波在汶川强余震时的同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扰动观测是开展地震监测预报的一种新方法,在汶川Ms8.O地震余震中,陇南汉王架设ELF观测到了电磁同震现象,通过汉王地震台强震资料对照发现,磁场分量与地震波到达同步,但电场分量反映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60.
强震地下水动态中短临异常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中国大陆部分强震、中强震(统称“强震”)地下水动态(水位、流量)观测结果,得到:地下水动态短临异常和一年尺度的中短期异常(以下称“中短临异常”)的空间分布及无异常测点分布,主要与强震发震机制以及震源周围的主要活断层(深大活动性断裂、强活动性断层)有关,异常空间分布符合“异常-震源地点-发震机制-主要活断层”相互之间的特定关系.最后,对地下水动态中短临异常空间分布与发震机制和主要活断层之间关系的机理作了讨论,阐述了研究结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