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杜玉龙  方维萱  鲁佳 《岩石学报》2020,36(2):484-508
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地质温度-压力计估算等方法,来研究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恢复成岩氧逸度、硫逸度、温度、压力条件,探讨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岩浆来源于交代富集型地幔,岩石系列为碱性变基性-碱性变超基性岩,岩石组合类型为辉长岩、似长石辉长岩和二长辉长岩,具有从辉长岩向似长石辉长岩和二长辉长岩两个方向演化的趋势;(2)岩浆经过三期六个阶段的热演化过程,地幔源区岩浆温度为1081~1211℃→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温度为545~796℃、压力为7. 94~4. 70kbar→壳幔混源岩浆作用温度为651~775℃、压力为2. 01~0. 58kbar→钾钠硅酸盐化温度为336~421℃→碳酸盐化温度为235℃→绿泥石化蚀变温度为143~80℃;(3)岩浆侵位不同于传统的主动侵位或被动侵位,而是经历了从29. 4km→17. 4km缓慢上升、17. 4km→7. 4km快速上升和从7. 42km→2. 15km缓慢上升的三阶段"气球膨胀"模式联合上升侵位,减压增温熔融为岩浆上侵的地球化学动力学机制,走滑拉分伸展的幔型深大断裂带为幔源岩浆提供了上升侵位通道和大陆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东川铜矿区泥石流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分析,得出了东川铜矿区泥石流特征。从地貌、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和植被等矿区特殊的地质环境和矿山长期采矿、工程建设、废石尾矿排放及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得出了矿区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以便今后了解矿区泥石流形成机理,提高对泥石流的防治意识,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目的。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实地调查,首先介绍了云南省东川铜矿因民矿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与岩性以及土壤植被等地质环境背景,接着概括了该矿区的主要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重点就矿山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类探讨。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复杂、旱季大风少雨、处于落因破碎带、地表岩石破碎松散、山体风化剥落强烈等环境地质特点是该矿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有利条件;该矿区主要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分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破坏与复垦、滑坡、泥石流、岩体崩塌以及地面塌陷等,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矿区特殊的地形、地质构造、水文等以及长期矿业活动的共同影响。为防止矿区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继续扩大,提出了治理这些问题的3点建议: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个旧地区印支期的火山作用主要有三期,即中三叠世安尼期、拉丁尼克早期和拉丁尼克晚期-诺利克期。通过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卡房铜锡矿安尼期碱性火山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发现:Si O2含量为42.22%~46.61%,Mg O含量为8.61%~18.19%,K2O+Na2O值为3.52%~7.52%,K2O/Na2O值为0.28~25.95,Ti O2含量为2.03%~3.51%,属于碱性超基性火山岩;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Cs),稀土元素表现为LREE富集、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稀土配分模式,δEu异常不明显,弱δCe负异常。卡房碱性火山岩成岩过程主要受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未经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源区可能来自于富含金云母(或角闪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卡房火山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弧后裂谷盆地,并为铜锡矿提供了原始矿源层。  相似文献   
15.
东川铜矿因民矿区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的开发大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实地调查,首先介绍了云南省东川铜矿因民矿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与岩性以及土壤植被等地质环境背景,接着概括了该矿区的主要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重点就矿山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类探讨。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复杂、旱季大风少雨、处于落因破碎带、地表岩石破碎松散、山体风化剥落强烈等环境地质特点是该矿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有利条件;该矿区主要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分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破坏与复垦、滑坡、泥石流、岩体崩塌以及地面塌陷等,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矿区特殊的地形、地质构造、水文等以及长期矿业活动的共同影响。为防止矿区非污染型环境地质问题继续扩大,提出了治理这些问题的3点建议: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加强内部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白锡腊矿段深部铁铜矿体属于与碱性钛铁质辉长岩侵入体有关的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采用井巷工程构造岩相学填图技术,对云南东川白锡腊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侵入体的侵入构造系统和控矿规律进行研究,认为滥泥坪-白锡腊铁铜矿段深部IOCG矿体产于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侵入体的边缘,古火山机构、碱性钛铁质辉长岩侵入体、隐爆角砾岩体、多期叠加断裂构造和裂隙破碎带等是白锡腊IOCG矿床的控制构造组合样式。在辉长岩类侵入体中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热液角砾岩带和断裂-裂隙带等构造岩相学部位,构造-热流体耦合和水岩反应强烈,形成了蚀变构造岩相带。IOCG矿体的储矿构造类型为辉长岩类侵入体的膨大与转折部位的底部和产状变化部位、隐爆角砾岩和构造裂隙破碎带等。辉长岩侵入体的过渡相、含矿隐爆角砾岩相和蚀变构造岩相带等,它们是隐伏IOCG矿床的直接找矿预测标志。预测在白锡腊矿段深部和白锡腊-哑巴峡倒转背斜-断裂破碎带北翼深部具较大找矿前景,是寻找大型IOCG矿床有望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