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与玉米地辐射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年夏季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地区大气边界层实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流动沙丘和临近流动沙丘的玉米地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通量特征。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和玉米地地区的总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相近,差异不足2%。净辐射、地表反照率、有效辐射存在较大差异,流动沙丘的净辐射明显小于玉米地,其中反照率差异的贡献约为60%,长波辐射差异的贡献约为40%。流动沙丘的反照率、有效辐射明显大于玉米地,反照率高出中国西北HEIFE实验沙漠地区约10%,有效辐射则小于沙漠地区。  相似文献   
142.
羌塘盆地石油地震反射新剖面及基底构造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羌塘盆地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取得高质量的地震剖面存在很大困难等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羌塘布设了总长约52km的试验剖面,初步摸索出一套适用于羌塘地区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的方法技术。处理后的地震叠加剖面上反射信息丰富,揭示出盆地基底以上各构造层的空间展布特征,为查明构造圈闭和构造界面,确定地层的组合等方面,提供了高质量数据。文中在对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两条剖面显示的盆地基底的埋深、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3.
济阳坳陷及周边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东部,是板内伸展沉积构造。目前研究区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上地壳热源传导机制研究较少,济阳坳陷及周边地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壳速度结构有助于探讨该区热源富集规律。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研究区三维地壳的速度结构,通过与地温场特征比对分析,认为上地壳速度结构与深部热源传导规律密切相关。根据反演结果,发现聊考-齐广断裂西北0~5km深度存在大规模低速层,这与区域厚度较大的沉积地层有关;聊城东部、埕宁隆起等区域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异常,隆起区地温增温率明显高于凹陷区,这与储层下部地层导热能力有关;东营地区10km以下速度普遍较高,下地壳热流值贡献稳定;燕山晚期以来鲁中南部隆起对研究区地壳的拖拽拉伸是济阳坳陷内地热田最直接的构造影响因素,形成的多组地堑构造是水热型沉积盆地地热田边界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4.
在存量土地再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新增价值(增值空间)分配的合理性,成为影响土地再开发运行效率的关键。从尺度重构视角,构建土地再开发增值空间分配研究框架,以广州海珠湾枢纽地区为例,对自主改造、土地征收和土地整备3种再开发模式,进行尺度跃迁观察,并剖析相应的增值空间分配成效及再开发项目推进情况。研究表明,柔性跃迁的自主改造与刚性跃迁的土地征收,均是基于经济平衡进行的增值空间分配,容易挤压为社会共享的单元增值空间,导致再开发工作难以推进。而中间跃迁的土地整备,通过权力与空间的适配调整,以“储改结合”促进多方合作改造,以“单元”社会平衡为原则,促进增值空间分配的“显性化”,保障为社会共享的单元增值空间。基于此,提出土地再开发增值空间分配合理化的路径,包括:构建上级政府权威的土地整备统筹机制,构建成片连片的土地整备单元载体,构建社会平衡的显性化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45.
张婧  李伟  吴智平  李春锐  杨波  张晓庆 《地球科学》2017,42(9):1549-1564
渤南地区郯庐断裂带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其构造特征复杂,目前对渤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的认识尚不明晰.通过对三维地震和地质资料的分析解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渤南地区郯庐断裂带构造特征的时空差异及其对盆地结构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渤南地区郯庐断裂带具有3组分支断裂,每组分支断裂由2~4条断裂构成,均表现出了明显的走滑特征,整体由东向西、由深至浅走滑程度逐渐减弱.新生代古新世-早始新世郯庐断裂带渤南段左旋走滑,东部分带活动明显、强度大,中带和西带不活动或活动较弱,渤南地区中生代发育的NWW向伸展断裂系统复活,形成北断南超的复式半地堑或南北双断式结构;中始新世以来,渤南地区郯庐断裂带转为右旋走滑,3组分支断裂均开始活动,表现为强烈的走滑兼伸展运动,强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中带分支断裂形成的中央构造脊将黄河口凹陷分割成东、西两个次洼,并开始逐渐发育一系列次级断层,与主断裂构成帚状断裂组合;新近纪-第四纪郯庐断裂渤南段表现为右旋走滑兼挤压,主走滑断裂不连续,代之以大量规模较小的次级断裂系统.太平洋区板块俯冲方向、俯冲速率的变化以及深部动力背景的变迁共同造成了渤南地区郯庐断裂不同分支构造发育演化及其控盆作用的差异性,由于右旋走滑位移量小于先期的左旋走滑,现今渤南地区构造单元分布仍具左旋特征.   相似文献   
146.
西准噶尔是近年来中亚造山带的研究热点地区之一,发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随着研究的深入,蛇绿岩混杂岩带中不断有碱性洋岛玄武岩被识别出来。本文对克拉玛依及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中的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岩石具有高TiO2 (2.3%~3.8%)及P2O5 (0.38%~0.91%),低MgO (2.41%~4.97%),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为明显,(La/Yb)N = 5.1~14.5,无明显Eu异常(Eu/Eu* = 0.96~1.1),相对富集Rb、Th、U,亏损Ba、K、Sr,没有明显Nb、Ta负异常,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极其相似。克拉玛依及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中枕状玄武岩具正εNd(t)值(3.3~4.4)及年轻的模式年龄(0.83~0.72 Ga),表明其来源于亏损地幔源区,通过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研究认为源区可能为富辉石的橄榄岩,或不含橄榄石的辉石岩和角闪石岩,克拉玛依及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中的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与地幔柱有关的海山/大洋岛屿环境。这些明显不同于大陆板内具有富集特征的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它们分别属于两个明显不同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省,即以富集型地幔为同位素组成的南部省及以亏损型地幔为同位素组成的北部省。  相似文献   
147.
采用电子蒸散计(Lysimeter)逐日测定春小麦和玉米生育期的蒸散(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量, 结果表明, 作物的蒸散量随生育期的进程而变化, 并受供水条件所制约。春小麦全生育期的最大蒸发蒸腾虽约312mm, 最小蒸发蒸腾量245mm; 玉米全生育期的蒸发蒸腾量约468mm。春小麦套种玉米的增产节水效果显著, 其产量比单种春小麦和玉米的产量高约50%, 而蒸散耗水量比单种的低18%。本文就河西干旱区农业节约用水合理灌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8.
干晓锐 《云南地质》2021,(2):157-162
本文采用正投影方法,对云南禄丰县一平浪煤矿南井田断层构造行迹之应变椭球体进行平面投影处理,应用构造应力场量化分析方法,得出其构造应力场的三个主应力轴产状,分别为:σ1:199°∠14.5°,σ2:99°∠33°,σ3:311°∠53°,从而确定南井田其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行迹为一典型"入字型"构造.  相似文献   
149.
金丽宏  伍丰丰  戢锐 《测绘科学》2023,(2):77-84+91
针对无高质量的数据对传统的虚拟点质量模型对重力数据改正时,易受系统误差影响及解算不稳定的问题,该文将海空重力数据中的系统误差用非参数分量表达,对点质量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虚拟点质量的半参数模型,引入核估计方法,利用偏残差估计方法,进行三步拟合估计,得到了系统误差和点质量参数的估计值。在分离系统误差的基础上,引入正则化方法改善病态,将建立的模型与正则化方法相结合,建立了综合半参数核估计和正则化方法的点质量融合模型,可在无外部重力时估计系统误差,同时完成多源数据融合。基于EGM2008位模型产生海空重力异常数据,采用线性项和周期项系统误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点质量模型能够有效利用外部数据,在改善病态和分离系统误差方面提升精度效果明显。并以北卡罗来纳实测海空重力异常数据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无外部数据时,该文方法能有效地分离系统误差,并且精度与引入外部数据改正后的正则化方法相当。  相似文献   
150.
张永显  马国锐  訾栓紧  门行 《测绘学报》2023,(11):1906-1916
针对多源遥感影像之间非线性辐射和几何畸变的差异严重影响配准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双向一致性变换适用于多源遥感影像的配准方法。首先,利用微调的ResNet101网络模型提取多源遥感影像学习型特征,在特征匹配阶段,为提高同名特征匹配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双向一致性特征匹配网络模型;然后,基于小型轻量级网络加权回归变换模型参数,实现多源遥感影像稳健可靠的配准。试验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Google Earth-卫星-无人机混合影像4种不同数据源对本文方法进行测试,并与具有代表性的多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配准精度、效率、稳健性方面具有优势,基本实现了2像素以内的自动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