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285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共享,需要把在模拟地震台网时期产出的纸介质观测报告实现电子化,本文简要叙述了数据的录入与初步验证工作情况,介绍了数据验证及格式转换程序的实现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2.
四川汶川系列地震距太原基准地震台约1000km,介于近震与远震之间,震相特殊,识别困难。本文通过对汶川主、余震和四川其他地区远震波形的对照,及对主要震相周期、幅度及波形特点的分析,认为PN、SG两个震相是太原地震台记录四川汶川地震的主要定位震相。  相似文献   
123.
云南省岩溶水地球物理探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袁道先  杨世瑜 《中国岩溶》2007,26(2):162-162
由于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决定了岩溶水的埋藏分布也具有不均匀的特征,含水层富水性的空间差异极大。岩溶水的不均匀性给岩溶水勘查和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至于裸露型岩溶石山区的供水勘探孔成井率仍然很低。   相似文献   
124.
51 年来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955~2005 年珠江流域主要水文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以及流域降水量数据, 对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1) 石角站(北江)、博罗站(东江)、迁江站 (红水河) 以及高要站(西江干流) 输沙量呈下降趋势, 而柳州站(柳江)、南宁站(郁江) 的输沙量则呈上升趋势。(2) 1955~2005 年珠江入海泥沙(石角站、博罗站、高要站输沙量之和) 均 值为7529×104 t/yr, 并在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珠江入海泥沙还存在着年际变化上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 即从1950 年代到1980 年代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而此后呈显著下降趋势。通过分析认为: (1) 气候变化是造成珠江流域输沙量年际波动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但不是造成珠江入海泥沙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珠江流域入海泥沙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关; (3) 水库建设是造成1955~2005 年珠江流域入海泥沙减少的主要因素。(4) 珠江流域入海泥沙将可能进一步减少, 这将对未来珠江河口环境和三角洲的演变产生影响, 加强进一步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5.
泸西小江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宇  袁道先  杨世瑜 《中国岩溶》2005,24(4):305-311
为了指导岩溶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为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选择典型性突出的泸西小江流域开展示范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由于岩溶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差异,主要的岩溶水源地类型和岩溶水的赋存特征及开发技术条件也不同。为此,依据流域不同的生态地质环境分区,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岩溶水源地利用核磁共振、地质雷达等新技术进行勘查及其开发实验和示范,共设计建设了9项不同技术方案的岩溶水开发示范工程,总结出了适合不同岩溶生态地质环境及其水源地类型的岩溶地下水勘查及开发技术方案和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有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6.
凡口矿区为岩中强烈发育区。采矿疏干排水导致盖层土体产生大规模的沉降、开裂、塌陷和稳伏洞穴,对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建筑物场地及农田水利设施产生严重的破坏,危害深重。具体表现在隐伏洞穴、大范围的沉降开裂、塌陷群和塌陷复活等3种岩深塌陷作用所引起的地基变形,基础沉降,河床渗漏,排灌设施崩塌等岩土工程问题。主要从规划设计、勘察评价和地基基础处理等方面防治其危害。3个不同的工程实例证明防治对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7.
对莺子山地区1:1万重磁资料进行了计算机处理,根据处理结果,推断了数条断裂构造,其方向主要为NNE向和NW向,分析了构造重向上的变化,认为深部构造以NNE向为主,NW向构造减少;圈定了莺子山岩体的范围,其面积约为5km^2。根据重磁数据处理与解译,综合前人工作成果,对莺子山地区进行了硫铁矿成矿预测,提出了4个硫铁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8.
利用ArcGIS对1977—2004年不同时段的长江口崇明岛向海侧水下地形测量资料进行处理,并结合该区的潮滩历史遥感图片、现场高程测量以及同期大通站输沙率资料,探讨三角洲前缘岸滩冲淤演变对河流来沙减少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岸滩的淤涨速率总体上在年代以上时间尺度随着长江来沙减少而下降,但由于局部滩—槽演变和海洋动力条件的影响,某些年代内和某些部位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使岸滩演变对河流来沙减少的响应变得复杂化。在此基础上预测今后几十年研究区的冲淤趋势。  相似文献   
129.
外桐坑金矿位于江南造山带东北缘太平断裂褶皱带,是受断裂控制的热液蚀变型金矿床。为进一步分析该矿床的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提高找矿效果,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型研究。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Au、As异常显著,主要沿NE向次级断裂分布;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显示,矿区NE向张性次级断裂显著富集Au、As、Ag、Sb,可有效指示金矿化的分布特征。金矿体赋存于志留纪霞乡组中,成矿物质及热源主要来自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热液,成矿构造为NE向榔桥—里东坑张性断裂,含矿构造为主断裂上盘NE向硅化、毒砂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蚀变破碎带。依据成矿规律,构建了外桐坑金矿“构造-岩浆岩”成矿体系地质-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明确次级断裂破碎带、金砷地球化学异常、绢英岩化蚀变等可作为外桐坑外围金矿找矿标志,指出矿区内破碎蚀变带、矿区深部以及外围沿榔桥—里东坑断裂分布的水系沉积物Au异常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0.
海岛是连接陆域国土和海洋国土的桥梁,是海洋经济和沿海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研究海岛开发潜力对促进海岛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提升海洋经济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海岛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尝试评价研究了辽宁省18个村级海岛开发潜力,以期为海岛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借鉴。评价结果表明:辽宁村级海岛开发潜力存在一定差异性,大部分都接近平均水平;海岛开发潜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将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