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0篇
天文学   1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潘集矿区构造特征及矿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对潘集背斜两翼的潘北井田和潘一井田中的层滑构造进行研究,将矿区分为10个主层滑区及29个层滑亚区。研究结果显示:矿区层滑构造的产生与南北向主应力场及大型断裂所构建的局部应力场密切相关;层滑构造导致矿区形成近东西向薄煤带,发育以Ⅱ和Ⅲ类型为主的构造煤;层滑构造多发育在背斜两翼,且以断滑型和揉皱型为主,而在背斜核部则以断裂型为主;在纵向上,层滑构造类型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相对浅的区域,层滑构造以断裂型为主,往下是断滑型,而在较深部位及断裂构造交汇处,则主要表现为揉皱型。   相似文献   
42.
公路隧道型钢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路隧道常采用复合式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和施工。对于软弱围岩段,采用型钢拱架(或格栅拱架)+注浆+锚喷网联合初期支护形式,型钢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实现支护动态设计的关键。对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型钢喷射混凝土安全性评价数值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围岩最终沉降量、水平收敛值,作为围岩力学参数反演的依据;其次,采用反演的力学参数,通过地层-结构法数值计算型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内力;最后,采用型钢混凝土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和评价初期支护安全性。研究发现,型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能发挥型钢强支护作用,而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混凝土起主要支撑作用,型钢间距对提高初期支护安全系数不显著。  相似文献   
43.
在开展循化县查汗都斯水库滑坡野外调查及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简述了滑坡的发育特征、探讨了滑坡的形成条件, 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震活动及降水是该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毕肖普法对该滑坡按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两种工况进行稳定性计算, 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 所有结果均显示该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建议对滑坡进行必要的监测或群测群防。   相似文献   
44.
元月十五日,锦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工作会议,专题听取了市民政局行政区划地名处关于“八五”期间地名工作情况的汇报。市长关永光充分肯定了“八五”期间地名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就  相似文献   
45.
秦巴山区宁陕县城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异常强降雨下,秦巴地区大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高陡斜坡上罕见的坡面型泥石流不仅突发性强,而且成灾面积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本文以2003年8月29日发生于秦岭造山带腹地宁陕县城区的坡面型泥石流为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测试,分析了暴雨作用下宁陕城区高陡斜坡带坡面型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作者认为,除了持续集中的特大暴雨和斜坡陡峻等因素外,斜坡表层残坡积物的物质组成尤其是残坡积土的粘粒含量和粘土矿物成分是坡面型泥石流大面积同时发生的重要控制性因素。通过不同含水状态下的粘性土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剖析了暴雨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探讨了斜坡浅表层残坡积物快速流动变形的临界状态,从而为地质灾害预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岩体力学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华北陷落柱资料,认为岩溶陷落柱多形成在现代伸展构造或自重应力为主的地区,柱体围岩具备易于冒落的岩体结构,陷落过程围岩应力条件与采空区覆岩冒落过程类似,奥灰岩溶的持续作用是陷落柱体不断向上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7.
以天水市麦积区幅为例,利用最小二乘法的拟合方法,对黄土滑坡发育特征参数的幂律相依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滑坡-累积频率的幂律相依性不仅存在于滑坡面积-累积频率、体积-累积频率间,还存在于滑坡后缘距离分水岭高程与其发生的累积频率之间;(2)滑坡规模参数幂指数分布特征为面积与长度>面积与宽度>体积与面积;运动特征参数幂指数的分布特征为体积与最大垂直滑动距离>体积与最大水平滑动距离>面积与最大垂直滑动距离>面积与最大水平滑动距离;(3)滑坡的等效摩擦系数与滑坡面积、体积的幂函数相关性差,故而该经验关系式仅能代表趋势特征,不能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48.
矿井层间滑动构造定量评价——以潘集一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及其顶底板中滑动现象极为普遍。层滑构造是导致煤层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常常造成煤层厚度的突然变化,甚至形成无煤区,严重影响煤炭生产。为了掌握并了解矿区层滑构造的分布规律及发育强度,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取煤层层滑断层密度、煤层异常指数、断层密度、断层的强度指数、构造煤的发育强度指数、岩层组合关系量化参数6个评价指标,对矿区层间滑动构造复杂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所得评价结果与矿区揭露结果相似。结合矿区地质条件预测深部未采区层滑构造发育程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为矿区生产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陕西宁陕县城坡面型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其诱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坡面型泥石流是先产生滑坡,而后迅速转变为泥石流的过程。它兼有滑坡和泥石流的一些特征。宁陕县城周围坡面型泥石流发育于中泥盆统地层的陡坡上。发生坡面流的斜坡残坡积土主要为粘性土,含少量块石或碎石,级配较好,且土层厚度小。土中粘土矿物由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组成,具低-中等膨胀性,因而其渗透性低-极低。遇持续暴雨作用,此种残坡积土局部发生启动下滑-流土,进而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下泻造浆形成坡面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沟浅而宽,大多顺斜坡的倾向发生,也有斜交坡向而沿岩层走向发生,是沟谷型泥石流发育的雏形。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坡面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为泥石流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试论皖北奥陶纪豹皮灰岩的古岩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安徽北部两个奥陶系剖面豹皮灰岩(俗称豹斑)的宏观、微观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豹皮灰岩的形成与奥陶纪灰岩沉积过程中的古岩溶作用及其后生改造密切相关。其形成演化模式可概括为4个阶段:①碳酸盐岩沉积间断暴露地表发育裂隙;②各种裂隙淋滤溶蚀形成沉积岩溶洞穴体系;③海侵导致海相沉积物充填岩溶洞穴;④回流渗透或混合作用使充填物白云石化而形成“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