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5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谢青  杨兴科 《地质论评》2016,62(S1):353-354
根据研究并综合前人相关调研资料,我们将六盘山盆地南西边界断裂带从北西景泰县一带到南东陇县-宝鸡北一带,划分为四段,但断裂段具体名称更为明确细化,并对各段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较细致地研究对比。依据断裂带中断层性质不同、出露地层不同、断层走向不同、断裂带两侧地质体不同及地球物理资料等综合因素,共划分为景泰老虎山-官草沟-米家山段(米家山断裂段)、靖远大卯槐山-王家山-达拉池-西南华山段-月亮山断裂段(海原断裂段)、泾源六盘山断裂段(六盘山断裂段)、陇县八渡-龟川-宝鸡断裂段(陇县断裂段)。  相似文献   
92.
本文通过研究早阳金矿重点工作区构造变形现象,分析其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区分构造活动期次,探讨与金成矿相关的构造期次。早阳金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秦岭商丹缝合带与勉略缝合带之间,属南秦岭构造带,银杏坝-神河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带。该金矿位于安康北部金成矿带内,为新发现的金矿床,且其控矿构造、赋矿层位、矿体围岩岩性等特征均与带内其它金矿不同。早阳金矿区构造变形复杂,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发育区域性北西西向逆掩推覆、构造置换、韧性剪切带、掩卧褶皱等,与金成矿相关的构造活动为北西西向韧性剪切活动,近南北向挤压造成的北西西向脆性断裂为含金热液提供上侵通道。  相似文献   
93.
王晓青  杨兴科 《地质论评》2016,62(S1):339-340
岱王山金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向华北地台喀喇沁断隆过渡部位(张振法等,2014),属温都尔庙-翁牛特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敖汉复向斜的核部,西靠老哈河坳陷,东接努鲁儿虎隆起,定位于近EW向赤峰-开源断裂与次一级NE向下洼子-白塔子断裂交汇部位,区域上位于一级北东向兴隆-承德-撰山子金银铜成矿带与一级围场-赤峰-阜新纬向金银铜成矿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冯德胜,2014)。区内分布有峰水山金矿、中井金矿、撰山子金矿、金厂沟梁金矿、二道沟金矿等一系列金矿,是我国主要的黄金基地之一。本研究认为矿化与燕山期岩浆岩关系密切,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流体的运移,其形成的层间滑脱带和脆韧性构造转换部位是良好的赋矿空间。从而认为本区找矿应从燕山期岩浆岩和北东向剪切带构造入手,次一级的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构造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94.
羌塘中生代海相盆地演化与后期改造及油气赋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育在羌塘地块之上的羌塘中生代海相盆地,总体具中间地块盆地特征。盆地可划分为北羌塘坳陷、西部隆起、中部低隆起带、南羌塘坳陷和东北斜坡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盆地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白垩世初两大海相沉积期和其间晚三叠世晚期构造环境(体制)转换期三大演化阶段。三叠纪盆地演化受羌塘地块北缘拉竹龙-西金乌兰陆间洋开、合的控制,以碎屑岩、碳酸盐岩及膏盐岩和含煤碎屑岩建造为特征,盆地基底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晚三叠世晚期,随着拉竹龙-西金乌兰洋的闭合和羌塘地块与可可西里地块的进一步汇聚,盆地整体隆升,沉积间断,形成岩溶风化壳,遂发生区域裂陷、火山活动和班公湖-丁青陆间洋裂谷新生。侏罗纪羌塘盆地再复沉降和沉积,与南邻班公湖-丁青陆间裂谷的发生发展同步,海相沉积由南向北扩展;形成了北西西向展布的多个沉积-沉降中心,以碎屑岩、碳酸盐岩和膏泥岩建造为主要特征,整体表现为西南部和东北部相对较高,南羌塘东部、北羌塘中西部沉降幅度较大的构造格局。白垩纪早期,冈底斯(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汇聚,其间的班公湖-丁青陆间洋消亡,羌塘大型海相盆地沉积历史结束,遂进入了遭受后期改造和多个小型盆地陆相沉积时期。经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盆地反转和新生代进一步改造,使中生代羌塘盆地及其南北缘缝合带的原始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并使盆地西北部较大范围不复存在。羌塘盆地的叠合演化和改造,在中生界海相地层中发育了多套烃源岩,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基础,构成了多层系聚集、多类型成藏的油气赋存-成藏条件。多处不同形式的油气显示和大型古油藏的发现,展示和证实了盆地所发生的油气成生、成藏过程。后期改造是影响羌塘盆地油气成藏及分布、资源规模和远景评价以及勘探成效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5.
论动力作用与动力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近几年动力作用与动力成矿理论和实践研究进展基础上,对动力作用和动力成矿术语概念作了新的厘定,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动力成矿作用的四种基本类型和实例,讨论了动力成矿的影响因素,增加了韧性剪切带动力成矿作用类型提出了动力成矿机理和基本模式,对成矿理论研究和金,银,铜,铅锌等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东天山康古尔塔金矿带主要金矿(点)的发现,预测及研究是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6.
南秦岭安康汉阴北部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中已经发现了十几处规模大小不一的金矿化点和金矿床,其构成了多条规模较大的金矿化带,而这些金矿化带所处的构造位置则恰好位于该区内几条较典型的脆-韧性剪切带上,现已查明金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多期面理置换强烈,且变形较为复杂,关于研究区面理分期及与成矿关系仍然存在争议。黄龙金矿与金矿带内其他金矿床地质特征相似,为查明以上问题,选取黄龙金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几年来的野外路线调研、典型构造剖面研究和岩矿鉴定研究等,发现区内脆-韧性剪切带内至少存在3期变形变质新生面理,面理构造置换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典型,其中主变形期第二期形成的S_2面理特征较为典型特殊,变形标志强烈而复杂,面理优势产状较为集中,顺面理发育热液蚀变矿物黑云母变斑晶、石榴子石等,S_2面理形成于南秦岭陆内造山期,大致为晚印支—早燕山期,面理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其与金的富集成矿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地球科学概论》是高校地质学类专业学生迈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持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课程团队遵循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紧扣课程目标,丰富教材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质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小班教学、专题研讨、课堂及野外实践充分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实效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凝练专业家国情怀和科技成就,构建多维度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8.
文章根据前人研究结果,结合野外调研及钻井资料,对盆地的构造演化背景、盆地西南缘主要断裂特征及盆地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认为盆地构造复杂,断裂系统具有多期次、多级次、分段性等特点,盆地变形改造时代新、逆冲推覆构造发育,有利于油气局部运移和富集;盆地区发育石炭系、三叠-侏罗系、白垩系3套烃源岩及相互配套的储、盖条件,盆地山前深部构造带及凹陷内的低凸起部位是有利勘探区,并提出了6个较为有利构造区。  相似文献   
99.
东天山区域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东天山区域韧性剪切带是近年来中国西部发现的大型剪切带之一,称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东西长逾600km,宽5~20km,位于两大板块碰撞接合地带。变形组构较发育,分四期变形,序列演化明显,应变测量属平面单剪,剪切位移量达75km以上。存在逆冲剪切和韧-脆性剪切变形转换。变形时代为海西中晚期,介于310~250Ma间,高峰期为290~265Ma,变形机制属地壳中深层次塑性流变和韧性剪切,其与两大板块间的俯冲-碰撞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并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演变。它的厘定和研究对再造该区构造演化和金铜矿产勘查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庙垭稀土矿床位于北大巴山东北缘和武当隆起西部边缘接触处的过渡带中,是一个与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有关的特大型铌稀土矿床。以酸性火山岩为主体的武当隆起,其时代属性和构造属性也是该区的重要基础问题,与庙垭稀土矿床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庙垭杂岩体沿着耀岭河群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之间的断裂构造脆弱带分布,矿区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和褶皱均较发育,为碳酸岩岩浆从地幔向地壳浅部侵入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和定位空间,并对铌、稀土矿的分布起一定的控制作用。杂岩体由北向南由边缘相、过渡相及中心相3个相带组成,表现有碳酸岩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钠长石化、萤石化等围岩蚀变。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在正长岩之后形成的碳酸岩,与正长质岩浆有着密切关系。认为矿化物质来源应为正长岩浆侵入带来,后经岩浆期后气水热液交代作用,即各种碳酸岩化促使铌、稀土元素富集沉淀。杂岩体形成前后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先期形成的岩石冷缩裂缝和构造破碎为后期气热交代创造了良好条件,矿化多侵位于耀岭河群的糜棱岩中。庙垭稀土矿床就是在火山岩喷发时所产生的正长岩碳酸岩与震旦系-古生界岩石地层逆冲推覆过程中相互耦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