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7篇
  免费   963篇
  国内免费   1047篇
测绘学   550篇
大气科学   665篇
地球物理   1081篇
地质学   3239篇
海洋学   699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495篇
自然地理   63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国土资源部门是涉农部门。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为“三农”服务特别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民增收,是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回顾总结了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部门为“三农”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22.
听说焦作云台山被国土资源部组织的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推荐为第三名,我的心中对她的向往顿时陡增,游览云台山的念头便油然而生。 9月6日早晨,在细雨朦胧中离郑前往云台山,心中祈祷着天气赶快转晴,可雨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但在雨中游览云台山却体会到了别样风情。 云台山属太行山系,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山势险峻,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主峰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游览当日,山间云雾缭绕,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顿感云台山名符其实。据导游介…  相似文献   
23.
不同甘蔗品种锤度与糖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大田实验数据和实验室数据建立了实验室锤度和田间锤度与甘蔗糖分关系的数学模型。统计分析表明,实验室锤度、田间锤度与糖分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并且实验室锤度——糖分关系与大田锤度——糖分关系存在显著性(α=0.05)差异;而不同甘蔗品种间的田间锤度——糖分关系无显著性差异(α=0.05)。故不同的取样方法应使用不同的方程来估计甘蔗糖分;而不同甘蔗品种间田问锤度——糖分关系可用同一模型来描述。对三个供试甘蔗品种应用该模型进行实测验证,实测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7%以内。  相似文献   
24.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25.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盆地宗卓组为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分析表明:(1)藏南地区硅质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鲜明,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特点;(2)与蛇绿岩共生的彭错林、夏鲁、罗布莎硅质岩普遍具有高Si、高Fe、低Al特征,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克拉克值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Ce异常明显或不明显,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富集.硅质泥岩的∑REE要明显高于硅质岩;(3)非蛇绿岩套宗卓组硅质岩SiO2含量稍低,Al2O3、TiO2则相反.V、Th、Hf、Ta等不相容元素上亏损程度较小,部分样品含量可接近克拉克值.稀土总量相对较高,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上体现为弱Ce正异常,负Eu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图;(4)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藏南地区硅质岩多数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同时有正常陆源组分的加入.其中,夏鲁硅质岩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较为典型,而宗卓组硅质岩则表现出受陆源物质加入的影响显著的地球化学特点.  相似文献   
26.
中国大别山东南缘首次发现大坝陨坑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首次在大别山东南缘安徽省境内发现的大坝陨坑构造。经初步评价,知陨坑呈椭圆形,长轴呈北北东向,长约19km,短轴长约12km,最大坑深约2km,是一个有中央隆起区的复杂型陨坑。在卫片上陨坑显示环形影像,地貌形态为一洼地。陨坑基座保存尚好,可对它直观和追索陨坑构造边界。形成于230Ma左右的各类撞击变质岩石系列齐全,其中含有柯石英等典型的撞击变质矿物及撞击碎理等超微构造,特别是在陨坑基座内壁普遍发现有鉴别陨坑构造最可靠的标志——干裂自角砾岩,都证明大坝环形影像是一个典型的陨星撞击坑构造。它的发现,具有很大的科学及经济意义,对今后褶皱山区寻找和研究陨坑构造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同时大大丰富了建设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依据。无庸置疑此发现将促进大别山旅游业的发展及陨星撞击科普知识的传播。  相似文献   
27.
武宁县花香林地处江西省北部山区,是泥石流多发区,先后于1958年6月和1998年6月爆发大型的泥石流,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通过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及现场实地调查,在分析该泥石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泥石流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复杂的岩性及地质构造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来源,是泥石流形成的基础;强降雨是形成泥石流灾害的触发条件;强降雨、地震两者相叠加时,就可能爆发泥石流.提出了对泥石流防治对策相应的建议,对山地的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大庆油田徐家围子地区深层采用常规钻井机械钻速较低,试验气体钻井技术表明,能够大幅度提高深层钻井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通过前期的地质分析,在总结大庆油田已经试验的2口气体钻井现场试验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在徐深28井三开登娄库设计采用空气钻井技术,进入营城组试验氮气钻井技术,这是大庆油田第一口采用空气和氮气钻井的气体钻井。经过周全的设计,克服了冬季气温低、地层出水、气液转化井壁稳定等难题,保证了井身质量,机械钻速与邻井常规钻井相比提高了7倍,缩短钻井周期26天,节约钻头7只,尝试了氮气钻进营城组,取得  相似文献   
29.
中国东部近20,000年来的气候波动与海面升降运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气候的多次剧烈波动。与此同时,全球海面也曾经历过频繁的升降运动。引致海面升降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气候波动、地壳运动及大地水准面变形。气候波动直接影响全球水循环过程,从而控制着海洋中海水量的变化,因此是全球海面升降的关键。气候波动和海面升降运动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及多旋回性。我们固然要  相似文献   
30.
栉孔扇贝筏式养成水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筏式养殖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工养殖扇贝的重要养成形式。但养殖水层、养殖方法及其解说却各不相同。为了探求栉孔扇贝筏式养成的合理水层,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81年4月—1982年11月,在荣成县俚岛湾以相同的筏养形式,进行了不同水层的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