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基于数值模拟对一次广西前汛期回流暴雨形成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确略  寿绍文  杨华 《气象》2015,41(7):852-862
使用WRF对发生在2010年4月28—29日一次广西前汛期回流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诊断分析,研究了回流暴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冷空气受南岭、武夷山脉阻挡未能直接影响华南西部,其东移入海后,华南西部处入海高压后部,等压线呈“东南—西北”向,低层风向顺转为东南风,由于经南海回流的东南气流相对于孟加拉湾西南气流和越赤道气流是干冷的,不同性质气流汇合形成锋面、辐合线,提供了抬升条件,这是回流形势的形成过程;从θe和湿位涡诊断发现,边界层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和中低层对流性不稳定是此次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不稳定机制;边界层辐合和能量锋锋生是暴雨的主要触发条件;在暴雨增幅前不稳定能量有一个积累过程,边界层能量锋锋生和辐合抬升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使暴雨增幅;湿位涡负异常对暴雨预报具有指示意义,水平螺旋度正值增大与暴雨增幅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此次回流暴雨发生在边界层锋的两侧,边界层存在锋区表明此次回流暴雨在基本性质上仍属锋面降水。  相似文献   
112.
113.
BP神经网络在GPS导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为广  原亮  杨华 《测绘工程》2006,15(5):7-10
Kalman滤波常用于GPS动态数据的处理,由于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非先验性,导致滤波产生较大的估计误差,甚至发散。介绍了BP神经网络算法及其非线性逼近能力,并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性能设计了BP神经网络进行GPS导航的新算法。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真实地反映载体运动轨迹,其导航解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4.
鄂尔多斯地区自中—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继承性地发育区域性海相沉积,大体经历了中—晚元古代大陆裂谷及拗拉槽、寒武纪陆表海台地、奥陶纪局限海台地及构造转换等三个主要演化阶段。分析认为,奥陶纪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存在对天然气成藏较为有利的海槽/台地边缘沉积相带。中—上奥陶统平凉组—背锅山组是盆地西部和南部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层;奥陶系礁滩体岩性圈闭是最主要的圈闭类型。盆地西部的天环北段和南部的麟游北为两个近期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15.
杨华  周杰 《中国地名》2012,(6):71-71
在2012年3月3日至13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杨春兴建言: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制度。杨春兴委员说,地名作为一个地域的符号和名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名,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承载着丰富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地名作为标准化工作,赋予地名的严肃性和法律  相似文献   
116.
陈霞  崔恒建  杨华 《遥感学报》2007,11(6):845-851
在遥感反演中,通常假设反演参数和模型误差的先验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这个假设通常不太符合实际。为此,本文提出由Bootstrap方法估计反演参数和模型误差的先验分布的方案。同时对先验数据按照地物分类,统计假设检验表明将先验知识分类的合理性。最后,以RossThick-LiTransit核组合的线性核驱动BRDF模型为例,用NOAA-AVHRR观测数据对使用Bootstrap方法的反演算法进行试验,并与正态假设下的Tikhonov正则化反演和Bayes反演结果比较,说明对先验知识分类和使用Bootstrap方法的遥感反演方法能明显减小参数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其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7.
SARS预测的SI模型和分段SI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及建立了对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临床诊断累计病例预测的非线性增长模型:SI(Susceptible and infective)模型和分段SI模型,并对北京SARS累计病例进行了预测。分段SI模型转变点的95%的置信区间在4月21日、22日和23日内,表明我国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后,4月24日以后,SARS病例的增长率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8.
Experiments on water-rock interaction were carried out on wall-rock samples fromtheMobin gold deposit,Southwest Hunan,China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ditions for the mobilization of gold in solution.Results indicate that gold is most easily mobilized from the wall rock-tuffaceous slate of the Mobin Deposit.Mobi-lization is optimized if fluids are neutral to slightly alkaline and contain both chlorine and sul-phur ions at the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about[0.25M(NH4)2 1M NaCl].The amount of gold leached from the tuffaceous slate increases with temperature although the effect decreases above about 200℃.  相似文献   
119.
位于渤海之滨的黄骅坳陷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关于中一基性火山岩的控油问题已经引起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新近在黄骅坳陷中部地区完成的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测量成果,又清晰反映出与油气关系密切的隐伏火山岩形态及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在孔家庄—徐家堡一线以北火山岩异常以二度及似二度异常为主,表明火山岩沿断裂呈带状分布,南部则以等轴状异常为主,它们主要为火山岩锥引起,揭示出区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成果将对该区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物探与化探》1986,10(5):321-331
根据区域性航空磁测、重力区测及现代地震活动观察分析表明,青藏高原是一个十分独特和年青的巨大的构造单元。它具有薄的磁性壳层,透镜状的地壳结构,断块镶嵌的构造特征。高的热流和地震活动,以及地磁场的剧烈衰减和大面积分布的均衡重力异常,揭示出青藏高原目前仍然在升温上拱和推覆调整中。青藏高原地壳内部普遍发育低速低阻层,壳下发育壳幔混合层。地壳显示为两类不同特征的结构层:上部地壳以断错叠推增厚为特征,下部地壳因混入大量上地幔及软流圈物质而增生为透镜层。地壳挤压推叠破坏了岩石圆的均衡状态,而地幔混合层的发育则是对壳幔不均衡状态的补偿和调整。由于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古构造岩相痕迹被改造熔蚀,现今观察到的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特征主要反映的是新近发育和目前存在的构造特征。青藏高原是由两个不同历史演化的大陆板块碰撞缝合而成。航磁及其它地球物理测量表明,两大板块的结合带发育在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及南侧的唐古拉—三江构造带。在上述地带两边,区域磁场背景差别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