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6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昆仑康西瓦断裂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康西瓦断裂是西昆仑地区一条极其重要的构造缝合带。利用显微构造方法发现:康西瓦断裂明显经历三期构造演化。第一期为晚三叠世一早侏罗世的NE—SW向挤压,由古特提斯洋相继向北持续消减所造成,断裂除挤压碰撞外,还表现为韧性右行走滑;第二期为喜马拉雅运动早期的NE—SW向挤压,由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东向俯冲所造成,断裂表现为明显左行平移,形成现代露头的宏观牵引;第三期为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的伸展与快速隆升,最终形成现代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22.
从岩石-构造学标志、同位素(Sr,Nd)组成、组分等浓度图、年龄-温度冷却曲线和钙质角闪石压力计等方面论述西熊文岩体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及其与穹状构造成型过程的联系。认为:大别地块西部的西熊文岩体为同隆升重熔型二长花岗岩。造山期后大别地块的隆升-剥露过程驱使地壳深部流变物质减压、局部熔融产生的花岗岩浆呈底辟式上冲侵位,并同时带动、协调未熔融的变质流变围岩侵位,并冷却于适可的温压、深度形成同隆升热动力穹状构造(热穹构造);熔融过程的性质和体积改变量以及岩体的侵位率、冷却过程、结晶深度和就位年龄等参数均可作为理解和刻划热穹构造成型过程的重要信息;热穹构造是大别地块在中生代缓慢隆升-剥露过程中的一种次级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23.
应用Rb-S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大别山东部两类不同构造环境(同构造花岗岩和非构造花岗岩)成因的花岗岩及大别杂岩混合二长片麻岩的冷却就位和构造-变质时代.结合区域上大别杂岩和花岗岩已有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成果分析,结果表明:(1)大别山东部燕山晚期区域变质-混合岩化-岩浆活动是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2)大别杂岩与中生代花岗岩具有相似的热历史,中下地壳大别杂岩的出露是燕山晚期区域构造抬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由元古界组成的幕阜山—九岭隆起,横亘于萍乐坳陷与江汉坳陷之间。隆起南侧发育了一套向南逆冲于萍乐坳陷的逆冲推覆构造,北侧发育了一套向北滑向江汉坳陷的重力滑动拆离构造。两种构造系的结构和性质迥异,构成了幕阜山-九岭山体的不对称构造。两套构造统一形成于燕山期,是在不均一侧压下引起的隆起中,南侧发生逆冲、北侧发生滑动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
大别山北麓的奥陶纪岩浆弧:侵入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采用颗粒级锆石U-Pb和角闪石的~(40)Ar-~(39)Ar定年方法,测得大别山北坡马畈闪长质杂岩体中石英闪长岩的结晶锆石年龄分别为(463.5±3.4)和(458.6±6.7)Ma,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为(462.7±1.4)Ma。从镁铁质包体到闪长岩和花岗岩类,ε_(Nd)(t)介于4.3~1.8之间,且随着Mg~#值的减小和SiO_2及Nb含量增高,岩石的ε_(Nd)(t)值降低,结合低Nb/Zr比值和中等-高的Ba/Th比值等特点,认为有关岩石的形成与幔源岩浆受板片流体影响并发生地壳AFC(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同时出现)作用有关,但它们亏损Nb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并不是地壳物质影响所致,而反映了地幔岩浆源区的特点,表明岩浆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环境。这一研究进一步证明,在大别山北麓的北淮阳地区,曾经发育了奥陶纪岩浆弧,向西与北秦岭岩浆弧相接。从大别山北麓的马畈杂岩体到昆仑山的布青山英云闪长岩体,中央造山带内与俯冲有关的侵入岩侵位年龄有向西变新的趋势,可能意味着原特提斯秦岭洋在向华北地块南缘活动大陆边缘俯冲过程中,是从东向西逐渐关闭的。  相似文献   
26.
大别山北缘两次俯冲(碰撞)的岩石学和构造学证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大别山北缘北淮阳境内的马畈岩体((462.7±1.5) Ma)、笃祜店岩体((293 ± 12) Ma)、苏仙石岩体((146.2± 0.9) Ma)分别形成在加里东、海西和燕山构造阶段.岩石学研究表明3期岩体均为I型花岗岩,马畈岩体和笃祜店岩体具有陆弧花岗岩特点,是破坏性板块边缘产物;苏仙石岩体具有碰撞后隆升花岗岩特点.构造分析显示三者变形特点明显不同:马畈岩体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期变形,变形较为复杂;笃祜店岩体经历了印支-燕山期变形,变形强度大;苏仙石岩体经历了燕山期变形,变形强度小.根据区域地层、区域构造和同位素年代学综合分析,在古生代,扬子板块曾两次向华北板块之下消减、碰撞.早期(约 400 Ma)碰撞形成北淮阳结晶基底并伴有加里东期高压榴辉岩,晚期(230 Ma)碰撞形成大别山造山带并伴有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形成,大别山北缘的北淮阳构造带具有多旋回碰撞缝合带特点.  相似文献   
27.
江南隆起带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石英ESR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对江南隆起带北缘35件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江南隆起带北缘的石英脉ESR年龄范围在195.8~3.4 Ma之间,主要集中在喜山期(75~3.4 Ma)。结合其他地质证据,江南隆起带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伸展断陷期(75~61.5 Ma)和挤压隆升期(43.2~3.4 Ma)两个阶段。前者以发育正断层和断陷盆地为特征,后者以重力滑脱构造为特征。喜山期的构造作用对先存构造进行了强烈的改造,包括南华北、中下扬子和江南隆起带北缘的整个中国东部地区在喜山期都经历了显著的构造活动。ESR测年结果与江南隆起带已有地质事实相吻合,检验了ESR测年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
针对黔西普安铅锌矿区内的辉绿岩脉进行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主量元素以高w(TiO2)(4.12%~4.18%)、高w(CaO)(7.46%~8.63%)和低w(MgO)(4.59%~5.02%)、低碱且Na2OK2O为特征,ΣREE总量较高,LREE明显富集。与原始地幔相比,明显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高场强元素(HFSE)Nb,Zr,Hf等略为亏损,并出现K,Sr和P亏损。主量元素特征和微量元素标准化图解显示,普安辉绿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与峨眉山玄武岩为同源产物,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微量元素示踪表明,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具有地幔柱成因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辉绿岩形成年龄为263 Ma±10 Ma,代表了峨眉山地幔柱的启动时间。  相似文献   
29.
北大别白垩纪花岗岩多期侵位与造山带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造山带白垩纪花岗岩的多期侵位与地壳结构变化的关系,是研究大别造山带演化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北大别造山带产出三期白垩纪花岗岩,通过对石鼓尖岩体、天堂寨岩体和薄刀锋岩体进行锆石U-Pb年龄和Sr-Nd同位素研究,探讨了北大别白垩纪三期花岗岩的侵位时间和造山带地壳结构的演化.石鼓尖石英二长岩年龄为142±4Ma,(87Sr/86Sr)t比值范围为0.707 801~0.707 870,εNd(t)值范围为-17.94~-17.09;天堂寨斑状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32±4Ma,(87Sr/86Sr)t比值范围为0.708 390~0.708 934,εNd(t)值范围为-16.89~-13.86;薄刀锋细粒花岗岩的年龄为130±4Ma,(87Sr/86Sr)t比值范围为0.711 424~0.714 972,εNd(t)值范围为-14.88~-12.97.这样的同位素组成显示花岗岩的多期侵位与地壳结构演化的密切关系,第一期花岗岩形成于增厚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第二期花岗岩来源于大别造山带伸展垮塌过程的中酸性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晚期无变形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带伸展垮塌后,酸性中上地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30.
黔东松桃高地锰矿区娄山关组与毛田组地层界面处普遍发育一层厚10m的方解石、白云石脉体带,个别点上见弱矿化蚀变。结合湘西黔东铅锌矿成矿环境分析,成矿元素可以来自于下伏的富含铅锌元素的早寒武世-震旦纪地层,成矿时代可能为印支早期,该时期热液或成矿热液活动已经逐渐减弱强,但局部地段可能因深大断裂的导通作用,会有类似湘西花垣地区铅锌矿那样的局部富集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