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海东南部农村民居结构特点及抗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本文基于现场调研结果总结了青海东南部黄河流域农村民居的结构特点,并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庄廓院是调研区内的典型农村民居,本文对调研区内庄廓院的木构架房屋进行研究,提出庄廓土墙围护木构架房屋的震害等级分类标准,根据实际震害资料和类比的方法确定了当地土墙围护木构架结构的震害矩阵和震害指数与峰值加速度的关系曲线。与云南鲁甸农村的土木结构房屋比较,青海庄廓院民居具有更高的抗震能力;与未设防的砖混结构比较,这种土墙围护的木构架结构在高烈度区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职院校测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测绘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仪器操作能力和善于解决测量领域实际问题,成为摆在院校老师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测量学基础”课程为例,根据一线教学工作实践分析了现阶段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模式、教学条件和考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学效果的解决方案,可为高职院校测绘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沩水流域土地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胜  杨娜  彭楷  郭谌达  李振民  周怀宇 《地理研究》2014,33(12):2263-2274
以红壤丘陵区沩水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流域土地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林地面积百分比与电导率(COND)、综合污染指数(Pr)相关性指数分别达-1.000、-0.997,呈显著负相关;耕地面积百分比与COND、总磷(TP)及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La)与COND、Pr呈显著正相关。② 斑块数量(NP)、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与COND、Pr相关性指数均在0.997以上,呈显著正相关;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蔓延度指数(CONTAG)与COND、Pr及最大斑块指数(LPI)与TP呈显著负相关。③ 从时间上看,所选用的大部分土地景观格局指标与pH值、溶解氧(DO)在丰水期与枯水期的相关性状态相反,且枯水期土地景观格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较丰水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选取皖北典型区深层地下水的氟作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水文地质调查、采样测试的基础上,获取了81个深层地下水及71个浅层地下水样品的测试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Piper图示法,分析深层水氟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形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皖北典型区的深层地下水氟含量具有四周低、中部高的特点;高氟水多呈弱碱性,依据水化学类型特征可将该研究区划分为三个系统:亳州系统、阜阳系统和蒙城系统。亳州系统多为Cl—Na型水,阜阳系统多为HCO3—Na型水,蒙城系统较复杂,包括Cl—Na型、HCO3·SO4·Cl—Na型、HCO3—Ca·Mg型及HCO3—Na·Mg·Ca型水;深层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是含氟矿物的溶解;弱碱性水、溶解/沉淀作用和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是影响皖北典型区深层地下水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空对地检校试验进行分析.在已有检校场基站及控制点、检查点布设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需要,提出满足项目需求的检校场布设方案.通过检校场空三及检校参数计算结果,评价检校场布设的合理性,并以国外成熟的POS AV610直接地理定位精度为参照,评价国产POS直接地理定位精度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侯荣哲  杨娜  孟甲  蔺成龙  张姣姣 《地下水》2012,(3):10-11,49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两重影响,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趋势,对本区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漠腹地选择有代表性湖泊—布寨淖尔湖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剖面详细研究优势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系统总结湖盆周缘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结构、地下水水位埋深、水化学特征与植物类型和植被种群的关系,分析影响植被生态的主要因素,揭示湖盆周缘生态水文地质分带规律,划分4个生态水文地质区,提出湖盆周缘优势植被沙蒿(Artemisia)、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苔草(Carex)的适生地下水位埋深。  相似文献   
17.
太原地区主要污染物污染的气象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2002年太原地区6个环境监测站主要污染物逐时浓度监测资料和山西省观象台逐时的气象观测资料,系统的统计分析了太原地区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其中包括S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的逐月变化、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平均浓度的逐时变化,以及主要污染物浓度与地面常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揭示了各代表站主要污染物污染的年、日变化趋势、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日变化的差异,并分析了春季大风天气时PM10与SO2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产业优化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海洋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灰色相关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影响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应用产业经济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区域经济和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系统分析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洋产业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贫困是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区域性贫困是中国当前贫困问题的突出表现,而自然环境因素往往对区域性贫困产生重大影响。探讨贫困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化,分析其地理成因,可为区域瞄准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皖西地区为例,聚焦自然环境,利用地理探测器和耦合协调模型,从乡镇尺度,通过分析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对贫困空间分异的主导影响、交互影响及影响的地域类型,剖析自然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平均坡度和平均高程对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且各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交互性,说明皖西地区贫困的空间分异是多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自然因素与贫困发生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空间规律,耦合协调度整体上由西南向东北递减,但不同自然因素影响的空间规律不同;(3)根据耦合协调度,可将自然环境对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归纳为自然环境低度影响型、自然资源中度影响型、自然环境高度影响型、自然环境极高影响型四种,不同类型的乡镇,其主导影响因素和影响过程具有明显差异;(4)文章提出提升城市化水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生态补偿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等针对性的减贫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杨娜 《海洋信息》2010,(3):14-18
随着海洋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衍生,已呈现出了多种学科技术交错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对国内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特点的分析,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