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在城市空气污染的模型研究中,GIS可以作为复杂环境模型的输入数据处理器,而且GIS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统计分析模块,GIS能够对模型的运算输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对结果进一步分析,进行有关的查询以及对研究成果的可视化输出。在基于GIS的城市空气污染的综合分析中,我们探究了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探索城市三大污染源在空气污染中所占的比重,制作城市空气污染等级分布图。GIS在大气污染研究领域可以充分发挥其空间分析和可视化优势,为治理工作提供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02.
珠江水系贺江段近年出现严重危害网箱养殖和江河鱼类资源的大型寄生虫病害,初步鉴定该虫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鳃虫科,细角鳃虫属,是国内新发现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用该虫对草鱼、银鲫、麦鲮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该虫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累积感染率为76.2%~100.0%;对寄生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寄生在鳃部的比例(55.6%~72.0%)最大,胸鳍(11.7%~28.8%)次之;对试验鱼有较强的致死性;该虫吸血后体长(L)增长较大,体宽(W)基本不变;从寄主体上主动脱落的虫体,其L/W的增长率(16.32%~18.00%)较大,而一直寄生在寄主身上的虫体,其L/W的增长率则因各自摄食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03.
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效方法,就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功能,在野外试验场地进行了为期13天的试验。结果表明,曝气法可使空气与土壤中呈吸附态和残余态的石油烃类相接触,从而使土壤中的石油烃类通过挥发和好氧生物降解去除,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4.
为了探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效方法,就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功能,在野外试验场地进行了为期13天的试验。结果表明,曝气法可使空气与土壤中呈吸附态和残余态的石油烃类相接触,从而使土壤中的石油烃类通过挥发和好氧生物降解去除,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5.
德州市城区地热水人工回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市城区地热回灌为例,分析了地热回灌对水质、水量、水温的影响,证实了回灌井结构、热储特征、回灌压力、回灌工艺等是影响回灌效果的主要因素,明确了地热回灌量与出水量、回灌压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回灌可以有效解决地热开发利用带来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06.
该文针对近年来人们普遍关心的高温热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问题,利用湖南省1979—2013年的全省各县(市)9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来研究湖南省单站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指出:湖南省高温天气日数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东多西少";且存在2个高温多发区;高温天气的年发生日数空间差异很大,与地形密切相关。高温日数演变过程中存在着4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同时不同的年代际也表现出不同的强度和范围,尤以21世纪的变化最为明显。此外,湖南高温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年高温日总次数呈小幅减少的趋势,而在21世纪后,年高温日总次数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07.
利用中国第3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2014年7-8月改则探空试验期间获取的每天3次观测的探空数据,对该地区对流层大气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则地区海拔高度17-19 km存在逆温现象;第一对流层顶平均高度16082 m,第二对流层顶平均高度16466 m,前者出现概率远高于后者,两类对流层顶的高度均与其对流层顶的温度、气压成反比。08、14和20时(北京时)的最大风速分别出现在11.8、12.6和12.1 km高度,风速分别为16.2、16.3和15.9 m/s,风向随高度顺时针变化,对应为暖平流,由下层西南风转为上层的东南风,17 km以上高度稳定成东北风,下层主导风为西南风。在约8 km的高度上存在一个最大相对湿度聚集区,从地面开始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逆湿现象),达到该聚集区后,随高度升高而减小。青藏高原西部雨季对流层顶折叠现象出现概率较低,可能与该季节高空急流或高空锋天气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508.
以面向对象方法为基础,对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过程中的时空数据进行组织和表达,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的影响情况,构建了基于面向对象的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时空数据模型,并对其时空数据库进行构建,进而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土地规划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9.
在我国近代地图史上,可以称为地图世家的,大概只有湖南新化邹氏家族。从清朝乾隆末年起到20世纪70年代,邹氏家族七代相承,持续180余年,致力舆地学研究,著书近200种,印刷出版地图300余种,其传承时间之长,成就贡献之大,为古今中外所罕见。  相似文献   
510.
光合细菌对养殖水质及凡纳滨对虾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中人工引入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监测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的变化,15d后测定凡纳滨对虾的AKP、POD、PO、SOD、抗菌、溶菌活力,以及不同光合细菌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与体重增长率,研究光合细菌对水质和凡纳滨对虾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光合细菌可显著降低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并抑制亚硝酸盐氮的产生,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当光合细菌投放浓度为3×103/mL时,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态氮、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均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1.59%、43.42%、52.20%,差异显著(P<0.05);对虾的AKP、POD、PO、SOD、抗菌、溶菌活力分别比照组提高31.92%、72.29%、55.56%、31.61%、39.07%、69.51%,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67%、34.03%,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