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4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1.
本文通过Press和Steketee提出的公式,推导了各向同性介质弹性半空间内,不同深度之间位移场的转换公式,并以此推导了地表位移场与地壳内部位移场之间的相互转换公式。利用得到的公式模拟计算了青藏高原上地壳内部弹性层不同深度的位移场。本文得到的公式可以为研究探讨地壳内部运动及动力机制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2.
关中地区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工农业发达地区之一,开展针对该地区地下水储量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工作对揭示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4年GRACE卫星重力场模型数据,采用组合滤波及单一尺度因子方法反演了关中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扣除GLDAS地表水平均结果,对关中地区地下水储量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将陆地水储量变化与GLDAS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地下水储量变化与WGHM地下水模型及实测地下水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关中地区陆地水变化与GLDAS模型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多数大于0.7,其中与模型平均结果的相关系数可达0.8.② 2003—2008年关中地区地下水呈正增长趋势,增加速率为0.25 cm·a-1,与同期实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但2003—2013年地下水存在长期亏损,亏损速率为-0.37 cm·a-1等效水高,这与同时期WGHM估算结果-0.35 cm·a-1十分吻合.③关中地区地下水存在明显的年变化特征,在2003—2014年期间地下水减少速率为-0.44 cm·a-1,与该地区降雨量有较好的一致性,在降雨偏少的2008、2012和2013年,地下水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13.
郯庐断裂安徽段桴槎山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限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算全新世之前地质事件过程时间(需要精度万年级),没有现行可以采用的定年方法(误差精度百万年级),因此有必要探索构造地质自组织的时限定年方法(万年级)。本文以滨西太平洋构造系郯庐断裂带为实例,通过石英位错密度法测得差异应力σ分别为:糜棱岩化岩石为141.17MPa,糜棱岩为191.88MPa,超糜棱岩为223.31MPa;相应的应变速率分别为3.760×10-13s-1、7.705×10-13s-1和1.087×10-12s-1;体积因子fv相应依次为0.7923、0.6340和0.5886;所得构造形成时限t依次为2.08×104a、1.83×104a和1.44×104a。为检查精度,对同一剪切带不同应变强度样品进行系统内的比较分析,剪切带边缘样品的t值明显大于剪切带中心部位,在目前尚无地球化学方法可供借用检验的条件下,本文首次提出的自检验方法是一种提高精度的有效尝试。文中有关时限定年的系统讨论,是对以往时限定年的校正和总结,这有助于构造地质学定量化的发展,也是对构造年代学的一项补充。  相似文献   
114.
以最新的高精度重磁资料为基础,辅以收集的前人地震解释剖面,采用多密度界面同时反演方法,得到了辽东湾坳陷处古近系顶底界面的埋深,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古近系残留厚度图,并结合收集到的地震解释结果拉取一条剖面,利用重磁联合解释方法对区内基底的构造形态和古近系地层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近系地层在本区内部分缺失,缺失地点主要位于F1断裂西侧的近陆域部分和辽东凸起的构造高点处,其他区域地层厚度分布与构造形态保持一致,即在凹陷处厚而在凸起处薄,整体分布自西向东为"厚—薄—厚—薄—厚"的特点,自SW向NE整体厚度变化不大,辽中凹陷为本区的沉降中心。  相似文献   
115.
国家北斗动态基准服务产品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快速发展,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维持国家动态坐标基准已成为国家基准维护一项基本任务。该文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斗分析中心(CGS)自主研发的多系统GNSS数据处理软件(GPAS),结合国家北斗基准站数据,对动态基准服务产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北斗基准站数据生成的各类动态基准产品,可以满足变形监测等事后毫米级、导航定位亚米级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16.
利用1999~2015年陆态网和四川省CORS网GNSS数据,研究川滇地区地壳形变动态变化特征,按照1999~2004年、2004~2007年、2007~2009年、2009~2011年、2011~2013年、2013~2015年建立6期地壳速度场和应变率场,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整体以继承性运动为主,汶川地震等强震没有改变区域整体运动趋势与作用力方向,但速度场随时间变化更加复杂且量级有所增加,特别是在龙门山断裂西侧,汶川地震后运动速率明显增加。川滇地区应变率数值和形变状态随时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变化较大区域主要位于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等深大断裂周边,表明川滇地区断裂活动对地壳形变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7.
甘肃省灵台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把握灵台县地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查明了该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发育规律,并对典型的地质灾害成因与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该县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分布较广、危害性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8.
库车坳陷异常超高压保存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高压气藏的预测和勘探,首先需要充分认识超高压的地质条件。库车坳陷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地层压力大、压力系数高,具有“压力封存箱”的特征。以往研究认为超高压的保持是由于存在第三系巨厚的塑性膏盐岩层。本文认为,所谓“压力封存箱”对应一个超压系统,其本质是封闭性构造,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9.
120.
岩体负泊松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忠仁  杨强 《岩土力学》2008,29(10):2833-2836
高分子材料领域已经研制出一些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材料,而岩石材料中负泊松比现象十分罕见.基于国内首条在建海底隧道--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工程而开展的岩体室内动力测试和静力测试工作中,均观察到了泊松比为负值的现象.利用品粒转动模型,对此特殊试验现象的成因给出了初步解释,并得到了岩体试样泊松比值的合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