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4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推导了弹塑性介质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公式,用构建弹塑性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青藏高原地壳运动。计算得到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应变及应力状态,对比应力、应变集中区域与强震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强震发生区域与文中模型计算得到的地壳应力、应变集中区域重合。  相似文献   
132.
滇西主高黎贡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形成时限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地质事件提供重要的制约条件。本次工作利用应变速率法进行分析,以主高黎贡韧性剪切带长英质糜棱岩为实例,通过石英自由位错法测得其差异应力130.69MPa,进而得出应变速率为2.906×10-13s-1;利用质量等比线法分析得出其体积因子为0.7314;进而可以求出构造形成时限为3.41万年。这一时间段的确定,为特提斯构造系形成时限的研究,给出了一项可供参考的数据,同时也表明应用应变速率法研究构造形成时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3.
国家北斗动态基准服务产品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快速发展,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维持国家动态坐标基准已成为国家基准维护一项基本任务。该文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斗分析中心(CGS)自主研发的多系统GNSS数据处理软件(GPAS),结合国家北斗基准站数据,对动态基准服务产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北斗基准站数据生成的各类动态基准产品,可以满足变形监测等事后毫米级、导航定位亚米级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34.
以最新的高精度重磁资料为基础,辅以收集的前人地震解释剖面,采用多密度界面同时反演方法,得到了辽东湾坳陷处古近系顶底界面的埋深,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古近系残留厚度图,并结合收集到的地震解释结果拉取一条剖面,利用重磁联合解释方法对区内基底的构造形态和古近系地层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近系地层在本区内部分缺失,缺失地点主要位于F1断裂西侧的近陆域部分和辽东凸起的构造高点处,其他区域地层厚度分布与构造形态保持一致,即在凹陷处厚而在凸起处薄,整体分布自西向东为"厚—薄—厚—薄—厚"的特点,自SW向NE整体厚度变化不大,辽中凹陷为本区的沉降中心。  相似文献   
135.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1)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2)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3)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4)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5)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6)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7)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8)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9)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  相似文献   
136.
利用1999~2015年陆态网和四川省CORS网GNSS数据,研究川滇地区地壳形变动态变化特征,按照1999~2004年、2004~2007年、2007~2009年、2009~2011年、2011~2013年、2013~2015年建立6期地壳速度场和应变率场,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整体以继承性运动为主,汶川地震等强震没有改变区域整体运动趋势与作用力方向,但速度场随时间变化更加复杂且量级有所增加,特别是在龙门山断裂西侧,汶川地震后运动速率明显增加。川滇地区应变率数值和形变状态随时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变化较大区域主要位于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等深大断裂周边,表明川滇地区断裂活动对地壳形变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7.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监控土地利用变化现状、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在大范围内细致地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及时发现和预防土地违法的发生,控制可疑建设和查处违法用地,是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管理,切实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8.
为全面分析和评估Galileo电离层全球建模和卫星差分码偏差的精度,该文选取全球364个GNSS观测站,利用15阶球谐函数构造高精度的电离层格网模型,并以CODE发布的电离层产品为基准,将其与该文建立的电离层网格模型按照不同纬度进行验证和分析。此外,该文将计算的差分码偏差与现有偏差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alileo建立的电离层模型在平静日状态下与CODE的平均偏差在2 TECU以内、均方根误差在3 TECU以内;在活跃日状态下的结果与CODE的平均偏差在3 TECU以内、RMSE在4 TECU以内。解算的卫星差分码偏差与现有偏差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平静日的偏差在0.1 ns以内,活跃日的偏差在0.2 ns以内,两种状态下的STD均在0.1 ns以内。所以,采用Galileo进行电离层建模可以精确表现电离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