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城市地表沉降是一种不可逆的极具危害性的地质灾害。为深入、系统的掌握城市地表沉降现状和发展趋势,北京市已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将地表沉降监测纳入城市常态化监测实施方案。基于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采用PS-InSAR技术方法获取准确、详实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从而准确分析、归纳地表沉降发展规律,这些研究与应用对于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安全、运营和综合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开展相关区域地表沉降监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2.
针对城市供应图册快速制图的问题,本文研究制定了利用ArcGIS软件制作城市用地供应图技术方案与流程,以城市用地CAD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数据综合模型,从页面设计、符号库设计、图层显示和制图整饰等方面进行设计了底图模板,采用Arcpy.mapping模块与自动化地图制图功能实现了城市用地供应图一体化。其简单操作以及高效制图对ArcGIS在城市用地制图领域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3.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是了解国情、把握国事、制定国策的重要战略性工作。本文面向北京城市特点,阐述地理国情监测目标、监测范围、监测内容,介绍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和监测成果,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服务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违法建筑治理、背街小巷整治、重大工程建设等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应用效果,取得了不错的社会经济效益,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及应用对其他城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基于模型构建器(ModelBuilder)进行模型的搭建,对地理国情数据的更新字段说明进行自动更新赋值,为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处理提出一种简洁快速的方法.结合2020年地理国情房山区数据,通过使用ArcGIS ModelBulider实现对房山区地理国情数据中的更新字段说明进行自动赋值.结果表明,基于Model-Bulider将ArcToolbox工具进行组合形成一个连续的模型,相较于人工赋值可以减少由于操作造成的随机误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理国情数据内业整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5.
降雨诱发区域性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为研究区,将逻辑回归模型引入区域降雨型滑坡预警预报,建立了同时考虑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的降雨临界值表达式。在滑坡危险性区划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区域降雨型滑坡预警预报指标,包括临界值降雨指数R和滑坡发生指数L,并利用20台自动遥测雨量计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采用历史记录雨量和预报雨量,建立了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36.
防雷减灾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有些地区非常频繁。据估计全世界每天约发生 80 0万次雷电 ,平均每秒近 1 0 0次 ,每个闪电的强度高达 1 0亿 V,功率可达 1 0万 k W,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我国是雷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 30 0 0至 40 0 0人 ,财产损失 5 0亿至 1 0 0亿人民币。2 0 0多年前 ,富兰克林开始从根本上认识了雷电现象 ,发明了“避雷针”用以保护建筑物避开雷电的直接危害 ,人们对防雷有了安全感。近年来雷电灾害忽然呈现新情况 ,灾害频繁 ,对国民经济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 ,许多从不发生雷电灾害的…  相似文献   
37.
雷达技术的广泛应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后,当时所研制的雷达主要用于侦察敌方的飞机,指挥高炮防空。但从一开始,雷达的探测就受到天气条件的干扰,大范围的雨区使雷达无法看到目标,即使小雨也会大大影响探测的效果。那么,何不研制专用的气象雷达来探测天气,指...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介绍用概率模型、统计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编制韩国Samcheok城市废弃地下煤矿附近的地面沉降灾害图。为了评价与地面沉降相关的要素,根据地形图、地质图、采矿巷道图、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土地利用图、线性构造、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钻孔资料创建图像数据库,还根据野外调查和研究区现有的地面沉降报告建立特征数据库。根据现有地面沉降区域的概率分析,提出了9种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要素:(1)偏移的深度:(2)DEM和斜坡的倾斜度:(3)地下水位、渗透性、岩块参数(RMR):(4)线性构造和地质概况:(5)土地利用。运用频率比和逻辑回归模型确定每一个要素的参数,叠加这些参数,编制地面沉降灾害图。将地面沉降灾害图与现有的地面沉降区域进行比较验证。验证的结果说明逻辑回归模型(准确率95.01%)比频率比模型(准确率93.29%)预测的准确率高。验证的结果还说明,灾害图和现有的地面沉降区域的数据之间存在很高的一致性。用频率比模型和逻辑分析模型进行地面沉降分析表明,对AUCMs附近的地面沉降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0.
孙遥  郭峰  彭晓霞  向佳  张磊  杨旭东 《现代地质》2022,36(5):1403-1413
阐明微相控制下的储层展布及其微观特征,对揭示油气差异富集规律,实现有利储层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曲流河相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延9储层为例,以岩心观察描述及取样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粒度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法、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和常规物性分析,并结合测井资料宏观印证。结果表明:胡尖山油田延9发育曲流河相,主要包括河道(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天然堤及河漫滩微相。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构成的溶孔-粒间孔组合。可识别中细喉道、细喉道及微细喉道三种主要喉道类型。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1.51%~18.87%之间,渗透率主要为(2.08~79.86)×10-3μm2,属于中低孔-中低渗特低渗-中大孔细喉型储层。黏土矿物、硅质及钙质的胶结作用和机械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的主因,长石颗粒及部分胶结物的溶蚀作用以及绿泥石膜对压实及胶结作用的抑制,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但当绿泥石含量超过0.3%时,物性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