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单震相微地震事件识别与反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单震相微地震事件进行识别,同时将识别出来的微地震事件进行定位.根据单一震相任意两道到时差与微地震事件、检波器空间位置及震相速度关系的特征规律,研究了单震相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到时差与以上各变量的内在变化规律,建立起到时差与各变量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然后就相邻道到时差和检波器排列的首尾两道到时差,研究了具体...  相似文献   
52.
以武汉市为例,针对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市管线信息"为了普查而普查"、系统建设重复、共享程度低下、应用范围狭窄等现象,从平台整体设计、数据体系建设、功能设计等3个方面介绍了武汉市城市管线规划管理一张图建设的情况;详细阐述了系列比例尺地图编制、地图服务Cache创建、空间数据与全景数据坐标匹配等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53.
利用不同频带的地震波场对不同尺度裂缝其响应特征也不相同的原理,将多尺度边缘检测理论与煤系灰岩裂缝发育区的地震波场特征相结合,通过识别由地质体引起的地震波信号的振幅在纵横向上强弱变化的边界,实现多尺度裂缝的检测与刻画。该方法利用多尺度函数检测算子,能够对较小尺度断裂及裂缝引起的细微变化信息进行有效检测,提高地震预测裂缝的分辨率,在沁水盆地煤系灰岩裂缝分布预测与研究中,与测井检测结果和研究区断裂系统规律相吻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4.
在赵庄矿区不同时期采集的两块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针对资料存在着采集方向不同(面元方向不同)、地震子波存在差异、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偏移成像效果差等问题,采用了统一划分面元,块间地震子波匹配滤波,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此次连片处理效果较原有地震时间剖面在信噪比、分辨率、地震保真度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反映的地质现象更清晰:其中解释新增19条断层,均为落差较小的断层;新增5个陷落柱,否定4个陷落柱。  相似文献   
55.
对乾陵地震台2019年7—12月VP型垂直摆倾斜仪和DSQ型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比研究2套仪器在固体潮记录、数据连续性、观测精度、日均值变化趋势相关性和映震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乾陵地震台地质构造、台基岩性和仪器自身差异等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并分析2套仪器在不同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56.
缴锡云  杨晓东 《地下水》1997,19(4):165-167
本文研究了井泵最优转速的计算方法。作者考虑了井泵转速与并泵效率、管路效率、井效率以及调速装置(包括电机与调速电气两部分)效率之间的关系,以井泵装置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并考虑流量、井泵性能及电机功率等约束条件,建立了该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井泵最优转速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57.
通过分析在复杂地区使用常规静校正处理方法所暴露的问题,提出采用折射波垂直剖分法对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首先建立近地表折射波剖分模型,用等问距或不等间距的垂向网格把折射波分成若丁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折射波速度近似为一常数,而不同单元间速度的变化则反映了整个近地表层速度的横向变化。在实际应用时可利用多张单炮记录相关正交求解速度。  相似文献   
58.
山西某勘探区地形较平坦,相对高差较小,地表多为第四系黄土覆盖,零星有基岩出露,岩石风化严重,无潜水位.激发条件较复杂。该区主要可采3^#煤层埋藏最浅为75m,最深处245m,层位沉积不稳定.厚度变化剧烈;15^#煤层上距3^#煤层90m±,沉积相对稳定。该区二煤层形成的反射波T3和T15波虽可辨认,但因煤层埋深较浅.易受浅层干扰,有效叠加次数减少。通过实验,确定了激发及接收参数;在资料处理上利用叠前及叠后反褶积以提高分辨率:在解释中,充分利用水平切片、层拉平切片等方法,结合相干体、方差体技术进行相关特征对比及验证,有效识别出勘探区内的断层、陷落柱、采空区、无煤及薄煤区,为煤矿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