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前人研究认为 ,库车 194 9年 7 级地震主要与天山南麓活动构造带的NEE向秋立塔格断裂有关。最近笔者根据深地震地壳测深、石油地质及活断裂等研究的新成果 ,对这次地震的构造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塔里木陆块向天山俯冲 ,天山上地壳被挤压块断隆升并侧向推覆扩展 ,于天山南缘形成库车盆地及由秋立塔格等一系列逆断裂组成的逆断 -褶皱系 ,这是发育于沉积盖层的薄皮构造。NE向库车 -依西 1井断裂是库车盆地构造中重要的传递断裂 ,位于NE向的乌鲁木齐 -库车 -柯坪构造带中。有关 7 级地震的地震学研究结果与秋立塔格断裂完全不符 ,而与库车 -依西 1井断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2.
福州盆地活动断裂的探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对福州盆地及其周缘活动断裂 1/ 1万填图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室内航卫片判读、野外详细调查等方法 ,经过详细论证 ,在福州盆地及周缘 6条活动断裂上选择了 11个认为可能是断层通过的位置 ,进行了探槽开挖。大部分探槽只揭露到了基岩中的断层 ,有些探槽在开挖深度内既没有揭露到基岩 ,在第四系中也没有揭露到断层。对于没有揭露到断层的探槽 ,认为断层没有错断开挖深度内的第四纪地层 ,以探槽最底部的地层年代作为断层最新活动时代的上限。有些探槽揭露到了基岩中的断层 ,这些断层向上没有错断第四系 ,就以上覆第四系底部的时代作为断层最新活动时代的上限。只有在沿桐口 -洪山桥断裂开挖的探槽中 ,揭露出 2条断层 ,它们向上都错断了相同层位的第四纪地层 ,并被更新的第四系所覆盖。根据测年结果 ,这些断裂不是全新世活动断裂 ,其中 ,闽侯 -南屿断裂可能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其它断裂晚更新世以来都已不活动  相似文献   
43.
杨晓平  沈军 《地震地质》2000,22(3):305-315
通过对博罗可努断裂河-阿拉山口段微地貌的实地调查,发现该断裂错情河东南到阿拉山口之间的晚更新世冲洪积扇,地表留下了冲沟和山脊同步右旋位错、断层陡坎、断层鼓包、拉分盆地等与断层活动有关的微地貌。精河东南冲洪积扇上大冲沟的最大右旋位移为500m,平均400m,断层陡坎上的纹沟右旋位移为2.6~4.0m,较大级别的纺沟位移可分为5.7m,8.3m和15.3m3组,它们大致为3的整数倍。实测断层陡坎的高度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博罗可努断裂精河—阿拉山口段微地貌的实地调查 ,发现该断裂错断精河东南到阿拉山口之间的晚更新世冲洪积扇 ,地表留下了冲沟和山脊同步右旋位错、断层陡坎、断层鼓包、拉分盆地等与断层活动有关的微地貌。精河东南冲洪积扇上大冲沟的最大右旋位移为 50 0m ,平均4 0 0m。断层陡坎上的纹沟右旋位移为 2 6~ 4 0m ,较大级别的纹沟位移可分为 5 7m ,8 3m和 15 3m3组。它们大致为 3的整数倍。实测断层陡坎的高度分别为 1 2m ,2 51m和 3 6 3m ,大致是 1 2的整数倍 ,阿拉山口西南断层的水平位移为 1~ 1 7m ;垂直位移可分为两组 ,一组为 0 55m ,另一组为 1 2~ 1 5m。这些数据可能揭示了该断裂段的特征地震水平位移为 3m ,垂直位移为 1 2m。区域地貌对比和年代学分析得出 ,精河东南冲洪积扇的最后形成时代为距今 7万a左右 ,右旋滑动速率为4 7mm/a。  相似文献   
45.
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北缘的和静逆断裂-褶皱带是天山地区的一个最新的变形带.通过对褶皱带西段夏尔木登背斜、哈尔莫顿背斜区遥感卫星影像(ETM+)和分辨率为25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解译分析,并结合野外考察,对两个背斜的地形横剖面、纵剖面,水系发育特征,两翼11个小型汇水盆地的水系密度、面积高度曲线和积分值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46.
黑河市五道沟地区早二叠世A型花岗岩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等特征,对黑河市五道沟地区早二叠世碱长花岗岩进行了构造成因研究。该套岩石具高硅、富碱、低钙镁、偏铝质-过铝质特点,且富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Ba、Sr、P、Ti、Nb等元素,稀土元素具有典型的海鸥式分配样式,总体具有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其形成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挤压拼贴后的伸展环境。黑河市五道沟地区A型花岗岩的最新厘定对该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及区域成矿规律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逆冲型破坏性地震频发,这对于逆冲型破裂的古地震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逆断层角度的变化,在地震中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破裂样式。通过对南天山大量古地震探槽开挖和古地震事件分析研究中发现,低角度逆断层的古地震具有一些常见的破裂类型。本文中挑选了位于南天山三个重要山前逆断裂褶皱带:西段柯坪推覆系、中段库车坳陷的秋里塔格褶皱带和东段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的7个典型探槽剖面,对这类低角度逆断层的古地震进行变形模式、事件识别和位移量计算的总结归纳。低角度逆断层古地震破裂具有以下几种样式并具有各自识别古地震事件和计算位移量的方法:1一条断面对应一次事件的破裂形式,利用断面上断点位置识别古地震事件并判断事件的先后顺序。每个断面各自的位移量正好代表一次事件的位移量。2单条断面多次破裂的样式可以通过上下不同地层的位错量差异判断古地震事件,各个相邻地层之间的位错量差值代表古地震事件的位移量。3多条断面同时破裂的情况表现为多条断面被相同一套地层覆盖,事件位移量为多条断面的位错量之和。4挠曲变形和"推土机"作用是低角度逆断层古地震破裂常见的变形方式,这部分变形量不能忽略,可以通过线平衡和面平衡方法获得断层水平缩短量。  相似文献   
48.
嫩江-黑河构造带中花岗质糜棱岩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连-贺根山-扎兰屯构造带北东向延伸的嫩江-黑河构造带中,从前人划分的新开岭群变质地层中厘定出一变质变形的侵入体,岩性以花岗质糜棱岩为主,具有高硅、富钾特征.该岩体铕普遍弱负异常到局部正异常;有明显的P、Ti、Nb负异常;Nb/La为0.02~0.4,Nb/Ta为0.19~16.22,具壳源深熔岩浆特点.锆石LA-ICP-MS U-Pb年龄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于324.5±2.1 Ma,遭受糜棱岩化的变质时间为184±1 Ma,应为兴安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于早石炭世沿嫩江-黑河一线碰撞拼贴的产物,同时表明嫩江-黑河构造带具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49.
Land use chang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studie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soil quality can particularly reflect the impacts of human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on environment. Taking the coastal plain of south Hangzhou Bay as a study case,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organic matter (OM),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available phosphorus (AP), available potassium (AK), total salinity (TS), pH value in soil genetic layers, and assessed soil quality change related to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from 1982 to 2003.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general change tendency of soil quality in the coastal plain of south Hangzhou Bay declined obviously in A layer and slightly rise in B (or P) layer and C (or W) layer. The contents of TP decreased generally in all soil genetic layers, but the variety difference of other soil quality indices was relatively great. (2) The change of soil quality in the areas where land use changed is far more remarkable than that with land use unchanged. The value of quality variety is A layer 〉B (or P) layer 〉C (or W) layer. (3) The changes of soil tillage, cultivation, fertilizati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ctivities related to land use may make some soil-forming processes disappeared and bring in other new processes which will affect the soil quality and soil genetic layers directly.  相似文献   
50.
小店子—茅埠段是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的组成部分,北起莒县小店子东北,南至莒县茅埠以南,总体走向10°~20°,倾向NW或SE,倾角60°以上,长约30km。可细分为5小段,从北到南依次是小店子—齐家庄、源河、库山—西莲池、青峰岭和三庄—宅科小段。各小段之间为左阶或右阶斜列,平面上呈向北收敛、向南撒开的帚状。断裂在卫片和航片上都显示出清楚的线性影像,地貌上表现为清楚的基岩陡坎。根据野外所获得的天然和探槽剖面以及年龄样品测试结果,确定其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早期,活动性质是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挤压逆断。距今约70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64~73m,位移速率0.91~1.04mm/a。距今约12ka以来,断裂的右旋位移量5.5~7.8m,位移速率0.46~0.65mm/a;垂直位移量2~3.8m,位移速率0.17~0.32m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