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万千欢  千庆兰 《热带地理》2013,33(3):333-340
根据2009―2011 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相关数据,从规模实力、市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 力、发展潜力及技术水平6 个层面构建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TOPSIS 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010 年中国各省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 输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在省区层面呈现出从东部到中西部由强变弱的分布态势,竞争力强的省区分布于东北的吉林 省,华东的山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以及华南的广东省,中西部地区竞争力水平不高,且存在局部“塌陷”的地 区,如江西省,各省区发展极度不平衡。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各省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1) 针对各省不同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地促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2)加强各省区的分工与合作,实现优势 互补;3)建立长期的帮扶机制;4)加大资金投入,减少融资的难度;5)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2.
李乐洁  千庆兰 《热带地理》2014,34(4):473-481
单位大院是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早期单位制下出现的特殊复合型地域类型。随着单位制消除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倡导功能分区的城市规划,单位大院逐渐成为边缘化的地理单元。已有研究多关注北方大城市单位大院空间形态演变模式及其对城市的影响,缺乏针对南方小城镇单位大院特别是其贫困演化过程的细致解剖。文章以广东乐昌市棉纺厂大院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合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企业型单位大院从物质空间到内在群体的贫困演化类型及特征。结果表明:1)粤北城镇企、事业单位大院留存情况相异,且各企业型大院的解构过程也不同;2)企业型单位大院与城市贫困集聚区重合度较高,有贫困固化和结构性贫困特征,居民活动空间被动拓展,女性居民个人活动时间受压;3)大院居民社会网络具有密度大、强联系特征,不利于该群体向外拓展和向上攀升,进一步固化了贫困。  相似文献   
103.
结合琅琊山电站大坝防浪墙变形监测项目,将三维边角前方交会应用于防浪墙变形监测中。通过对测量成果进行三维精度分析,其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测得的成果达到了监测点平面精度、高程精度都小于±2 mm中误差的要求,验证了三维边角前方交会方法的可行性。为监测提供了一种合理而省时的观测方法,为今后大坝监测的研究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4.
高庄金矿床形成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造山后的板内伸展环境,矿体是二郎坪群中充填于平行造山带走向的脆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矿脉。本次运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方法进行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研究表明,高庄金矿含矿石英中包裹体主要有CO_2-H_2O型三相包裹体、CO_2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3种类型,其中,CO_2-H_2O型三相包裹体为主体类型,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86~349℃,w(Na Cleq)为0.41%~4.14%,估算流体密度为0.788~0.874 g/cm3,成矿压力为130~160 MPa,成矿深度为4.8~5.9 km,成矿流体具有中温,富CO_2、低盐度的特征。在同一视域内可见CO2-H2O型三相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共存,均一方式各异,且均有相近的均一温度,指示存在流体不混溶作用。成矿流体中水的δDH_2O=-83.4‰~-76.3‰,δ18OH_2O=5.8‰~7.1‰,显示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热液。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高庄金矿床为形成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后,板块内部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5.
Based on the citru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unlight and climate risk degree, the article divides subtropics of China into three types: the low risk region, the moderate risk region and the high risk region. The citrus temperature risk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except for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of subtropics of China). The citrus precipitation risk in the central part of subtropics of Chin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parts. The distributions of citrus sunlight risk are not consistent to those of the citrus precipitation risk. The citrus climate risk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There is latitudinal zonal law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limate risk, that is, the climate risk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At the same time the climate risk in mountainous area is high and that in eastern plain area is low.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the citrus climate. In recent 46 years, the citrus climate risk presents a gradual increasing trend in subtropics of China, especially it has been increasing fast since the 1980s. Because of the global warming, the low risk region in the ea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has a gradual decreasing trend, however, the high risk region in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parts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high risk region has been extending eastward and southward.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itrus climate risk degree of reduction rates of >10%, >20% and >30% in subtropics of China, and studies their change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is increasing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相似文献   
106.
地球信息科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每个分支都有许多亟待深入的前沿领域。地球信息哲学中的前沿领域主要涉及数字化世界的本体论问题、地球信息流和地球空间认识论问题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的方法论问题等;地球信息机理中研究的前沿问题主要有地球信息转变机理、地球空间认知、地球信息表达方法的拓展、地球信息的不确定性、地球空间关系、地球空间尺度以及地球信息共享中的标准、规范和立法等;地球信息技术的前沿研究主要包括地球信息的集成和融合、GIS中的空间分析与模拟、地球信息技术集成、地学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GIS的互操作技术、地球信息的分布式计算以及GIS中的面向对象技术等;地球信息工程的热点领域是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地球。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地球信息科学将保持理论化、工程化和学科交叉领域泛化的发展特点;地球信息理论研究将呈现信息标准化和信息表达多维化的发展态势;地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具有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特色;地球信息工程和应用将向平台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广东省785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第一手资料,揭示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特征,分析区域创新环境的障碍与前景,剖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给出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① 近年来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活跃,企业的R&D投入水平相对较高,创新产出绩效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以合作战略和模仿战略为主。② 供应商和客户在创新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③ 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对外技术合作的主要动因,缺乏高素质劳动力和新技术是制约广东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多数企业对广东创新环境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珠江三角洲仍是其未来新项目投资的首选地。④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数量上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在空间上具有耦合性。  相似文献   
108.
淮河流域水稻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俞芬  千怀遂  段海来 《地理科学》2008,28(4):537-542
淮河流域40个县(市)区水稻日照适宜度、降水适宜度与气候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分析淮河流域水稻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适宜度的区域差异,将淮河流域分为最适宜区、适宜性区、次适宜区。综合降水、日照、温度三因素,将淮河流域水稻气候适宜度分为分成淮北最适宜区、淮南最适宜区、淮河沿岸适宜区和西部山地次适宜区,分析各区水稻适宜度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区的水稻气候适宜度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9.
地缘关系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现有文献中的方法和自身思考构建了地缘关系指标体系,利用Google的GDELT数据库,探索地缘关系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作用。本文发现地缘关系在短期和长期维度上对国家出口贸易带来的涉及政治、地理、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多重影响。一方面,政治关系反映了短期政府间关系的波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较高的政府交往频度不利于中国出口增长,而政府亲密程度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则是积极的,中国与出口目的国亲密程度越高,则越有向该国出口的倾向。另一方面,地理关系、制度关系和文化关系同样对中国出口有重要影响。在地理关系中,较大的地理距离会减小中国对一地区出口的倾向,而邻接关系会增大中国对一地区出口的倾向。不同制度关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存在差别,没有证据表明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出口有额外的影响,而法律制度距离的增大则会导致中国不向该地区出口的倾向。文化关系同样对中国出口有重大影响,其中较大的文化距离会抑制中国对一地区的出口倾向,而如果中国对一地区文化影响力较大,中国对其出口则更加容易。此外,进一步分行业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产品出口对地缘关系的响应程度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其中,地区间的亲密程度对全类别产品和服装类、机械设备类、交通工具类三类产品的出口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应用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遥感应用研究中,夜间灯光遥感作为发展活跃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关注。与传统的光学遥感卫星获取地物辐射信息不同,夜间灯光遥感是获取夜间无云条件下地表发射的可见光-近红外电磁波信息。相比于普通的遥感卫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所使用的夜间灯光影像记录的地表灯光强度信息更直接反映人类活动差异,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化进程研究、不透水面提取、社会经济指标空间化估算、重大事件评估、生态环境评估等领域。目前,虽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应用研究成果正在不断积累,但对成果的系统性总结、整理的研究目前存在着覆盖面不全、时效性不强等不足。基于此,论文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有关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成果的详细梳理,从数据处理与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文章从多源数据融合、应用领域拓展和短周期地表灯光监测3个方面指出了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