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云南兰坪盆地推覆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兰坪盆地发育与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和澜沧江-昌宁-孟连造山带有关的前陆逆冲推覆构造,构成对冲式构造,两个系统推覆构造的界线大致是兰坪-云龙一线,逆冲推覆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兰坪盆地内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前陆逆冲推覆构造对矿床和矿体的产出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金顶矿床受控于穹窿状主推覆断层,矿体产于推覆断层及其下盘的层间破碎带中;河西地区的各矿段由推覆前锋带上的冲起构造所控制,矿体沿主推覆断层和反冲断层分布.综合分析逆冲推覆构造的控矿特点,并对比已知矿区,认为白基阻山口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引言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倍受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本文对三江北段的达日通铜矿、玉龙铜矿和中段的小干箐金矿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三个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均为40 Ma左右,与区域内为数众多的矿床一致,为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作为一种重要的勘查技术方法,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自从1932年苏联地质学家费尔斯曼、谢而盖耶夫等开展地球化学找矿尝试以来,其在矿产勘查、生态、环保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长足发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展历程回顾,通过其在多目标领域运用,在有色金属、贵金属、油气矿产、放...  相似文献   
14.
填石路堤已经成为山区高等级公路较普遍的路堤形式,但对填石路堤的地震稳定性研究较少.坟川地震以后,我国已处土地震活跃期,因此对西部高烈度山区修建的浸水高填石路堤进行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雅沪高速公路K112+908.16~K113+675段的浸水高填石路堤为研究对象,对在折线地基上填筑的高填石路...  相似文献   
15.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44,自引:15,他引:44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化较小 ;而δ18OSMOW 值为 -2 .5‰~ + 2 4.3‰ ,变化较大 ,且出现了自然界中少见的极低值(± 0‰ )。水岩交换模拟反应显示 ,在成矿早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7‰和 + 7‰ ,与岩浆水组成特征相似 ,它是一种具有深源CO2 的热卤水。在此流体中 ,可溶性碳以HCO-3 为主 ,方解石等热液矿物的形成温度为3 0 0~ 160℃ ,水岩交换比值较小 (0~ 0 .4)。在成矿晚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2 .5‰和 -12 .5‰ ,可溶性碳以H2 CO3 为主 ,方解石等形成温度为 2 50~ 150℃ ,水岩交换比值稍大 (0 .2~ 0 .6) ,显示出晚阶段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的特征。δ13 C值的增加 ,很可能与降温作用和灰岩的溶解或去碳酸盐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峨山县甸中地区新发现了镁铁—超镁铁质碱性岩体,其岩性为含石榴磷灰辉石岩及正长辉长岩。岩石地球化学表明,该岩体SiO2含量为(42. 74% ~ 45. 11%),普遍具有高MgO(8. 78% ~ 11. 13%)、富铁(全铁含量)、低TiO2(0. 88% ~ 2. 45%),低Na2O(0. 17% ~ 0. 62%)、富碱的特征;富集Rb、Ba、Sr、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Nb、Zr、Ti、Hf等高场强元素(HFSE)及重稀土元素Yb、Y;岩浆形成过程中具中等的部分熔融程度(约10% ~ 15%),且后期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对辉石岩及辉长岩进行锆石U- Pb LA- ICP- MS定年,年龄分别为260. 2 ± 1. 6 Ma(MSWD = 0. 4,n= 10)和264. 0 ± 1. 3 Ma(MSWD = 2. 4,n = 23),属中二叠世晚期,与峨眉山玄武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侵位年龄。结合区域资料及上述特征,本文认为,峨山县甸中地区镁铁—超镁铁质碱性岩体应属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产物,是峨眉山玄武岩的侵入相,代表了峨眉山玄武岩的一个分枝柱头;本次的发现,对丰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