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区域人类活动是生态系统演变发展的重要驱动因子,定量评价区域人类活动强度是分析区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套将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的方法:首先,通过选取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和普通中学在校中学生数等17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反映区域人类活动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加权法将各指标综合获取区域人类活动定量化指数。将本方法应用于中国武川县、蒙古达尔汗乌拉省和俄罗斯扎卡缅斯克地区,并验证了其有效性。经计算,2000年前述三地的区域人类活动指数,依次为0.78,0.54,0.16,即,自南向北区域人类活动强度逐渐降低;武川县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5年及2000年的区域人类活动指数,分别为0.37,0.50,0.78,即,区域人类活动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加。通过对三个研究区的自然环境和区域人类活动的梯度分析,以及武川县区域人类活动的发展过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定量评价区域人类活动强度,为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2.
深圳市洪涝统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东华  杨琳  钟保粦 《广东气象》2007,29(1):45-46,49
通过分析比较2种目前常用的洪涝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任意连续10 d(20 d)雨量“统计洪涝的方法.业务使用证实,这个方法更为准确地反映出深圳市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文中还对深圳市洪涝灾害的天气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63.
在理想晴天天气下,可计算确定位置不同时刻的理论辐照度,但与实际辐照度在不同季节仍存在一定系统误差。利用易县某光伏电站近1年逐15 min实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辐照度的晴天天气下的系统误差订正方法,并进一步利用欧洲EC细网格预报资料及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未来24~48 h辐照度的逐15 min预测,得到以下结论:(1)晴天天气下,该系统误差订正方法可有效剔除实况资料中非晴天天气数据的影响,不同季节的平均绝对误差不超过该季节最大辐照度的5%;(2)对24~48 h逐15 min的辐照度预报,经不同季节检验,冬季误差68.5 W/m2、春季误差125.2 W/m2、夏季误差119.5 W/m2、秋季误差53.7 W/m2,对11月份的预报最为理想。该研究成果可有效降低人工筛选工作量,在服务中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参考性,可作为光伏数值预报的一种有效数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