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别对普安-晴隆矿区晚二叠世C17、C19、C22和C26号煤层中8个煤样和7个煤灰样进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煤及煤灰中明显富集Li、Sc、V、Cr、Co、Ge、As、Nb、Mo、W、U等元素,且各元素在煤灰中更加富集,Nb、Zr、V、Ga和U等伴生金属元素的含量基本达到或超过了对应元素的边界品位或最低工业品位。煤中伴生元素的富集成因研究表明,V、Cr、Co、Nb和Zr等元素的富集主要受物源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碎屑物质供给的控制;U、S、Mo等元素的有限富集与海水作用有关;而受成煤期同沉积火山灰沉降的影响,煤中Li、Nb、Zr、Mo和U等微量元素表现出一致富集的特点;成煤期后的低温热液作用,使得各煤层,尤其是底部煤层(C19、C26)明显富集As、Mo、U和W等元素。综合分析认为,成煤期同沉积的火山灰沉降和成煤期后的低温热液作用是普安-晴隆矿区晚二叠世煤中伴生元素异常富集的主控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12.
黔西南低温成矿区位于右江盆地北缘,发育众多中-大型金、锑矿床,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热液金、锑矿床外,该区普遍发育萤石矿化。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萤石矿床与低温矿床之间的空间联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萤石形成与金-锑矿化为代表的大面积低温热液成矿事件有关。萤石微量元素、Sr同位素和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揭示成矿流体为深部循环富放射性成因Sr流体与地层水混合,其冷却过程是萤石沉淀的主要机制。最新的勘探成果表明,区域上深大断裂控制了萤石矿床的空间展布,而矿床中萤石的产出明显受不同岩性面(或不整合面)之间的滑脱构造控制,多层次滑脱构造形成的背斜(穹隆)是萤石成矿的有利部位。由此认为,右江盆地北缘水城-紫云断裂与师宗-弥勒断裂的交汇部位(六枝-普安-晴隆一带)是萤石成矿远景区,热液金、锑矿床控矿背斜外围和多层次构造滑脱面具有较大的萤石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3.
贵州遵义二叠系锰矿底部发育一套特殊的硅质岩建造,该套硅质岩环绕锰矿富集区呈墙状产出,习称“白泥塘层”硅质岩或“城墙式”硅质岩,其与锰矿成矿作用之间有着紧密的成因联系。详细地野外地质调查发现,该套硅质岩具有条带状、角砾状和块状构造,其中钢灰色、黑色锰质细脉穿插于条带硅质岩之中,角砾状构造硅质岩多沿锰矿体周边分布。10 件硅质岩样品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硅质岩具有较高的 SiO2(80.55% ~99.56%)和Fe2O3(0.47%~13.76 %), 较低的Al2O3(0.05%~4.06%)和TiO2(0~0.49%), 指示其形成过程中陆源碎屑物质参与较少。(La/Ce)比值和Ce 异常值特征指示硅质岩形成于深水裂陷盆地中,环N 境条件为还原状态。Fe-Mn-Al 和SiO2-Al2O3 图解显示, 硅质岩主要落入热水沉积区内或其附近区域。硅质岩Al/(Al+Fe+Mn)均值为0.26、(La/Ce)N 值为1.51~2.34、 Y/Ho 值为 30.64~43.91,Eu/Eu* 值为0.96~1.67,且硅质岩稀土配分模式与热水沉积硅质岩类似,这些特征集中表明硅质岩成岩过程中有明显的热水物质参与,属于热水成因硅质岩,这为遵义二叠系锰矿床热水喷流沉积成因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4.
文雪峰  魏晓  杨瑞东 《贵州地质》2010,27(1):59-66,72
黔灵山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公园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和美学价值,能够代表本地区地质历史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迹组成,它是一处以断裂构造、水侵蚀作用造就的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因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是集美学价值与科学价值于一身的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地质遗迹及地质景观是其主要的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地质体景观、水体景观、古生物景观——古生物化石、孑遗生物、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崩塌遗迹、典型地层剖面、地质工程遗迹等。本文就公园地质遗迹的类型、基本特征及成景地质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及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5.
CO_2可以来源于地幔,也可以来源于围岩与热液的反应,也可以来源于有机物质的分解等等,但是不管什么来源的CO_2,都对很多金属矿床,尤其是对金矿床和铀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成矿作用过程中,CO_2可以作为流体以气相或液相携带金属元素;也可以起着pH缓冲剂的作用,改变溶液的pH值,使成矿元素溶解或沉淀;也可以起着矿化剂的作用,和成矿元素络合,形成络合物并运移到地球化学障处沉淀成矿;也可以起着活化剂的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便于和硫等矿化剂淋滤成矿物质并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16.
在距罗布泊以西20 km的沙漠与戈壁交界处(Y=157339013,X=4516330)发现了完整的侏罗系,地层为早、中侏罗世苏康组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多层煤层(线),在粉砂岩中保存有大量的硅化木化石,化石主要为石松柏纲Coniferae sp.,Cupressinoxycon sp.。这为研究塔里木盆地侏罗纪植物群及古气候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化石资料。在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阿满坳陷东北向沙漠中发现的侏罗系,对确定侏罗系的分布范围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也填补了罗布泊地区侏罗系的空白。同时,还发现侏罗系中多层煤层,这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7.
The Neoproterozoic Era includes some of the most largest ice ages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y. The exact number of glaciations is unknown, though there were at least two events of global glaciation. Neoproterozoic glacial deposits in the Kuruktag Mountain, Xinjiang, western China have proven that there had occurred three discrete Neoproterozoic glaciations. Diamictite units occurred in the Bayisi, Tereeken, and Hankalchough formations, carbonate units were recognized among the diamictites and immediately overlied the Bayisi, Tereeken and Hankalchough diamictites. Carbonates at the top of the Bayisi Form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dolo-sility stones with negative δ13C values ranging from -4.10‰ to -8.17‰ (PDB), comparable to the Sturtian cap carbonates that overlie the Sturtian glacial deposits from other Neoproterozoic sequences. Carbonates overlying the Tereeken Form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inkish cap dolostones (ca. 10 m thick) with negative δ13C values ranging from -2.58‰ to -4.77‰ (PDB), comparable to the Marinoan cap carbonates. The cap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tepee-like structures, barite precipitates and pseudomorphous aragonite crystal fan limestones. Carbonates at the top of the Hankalchough Form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subaerial exposure crust (vadose pisolite structure, calcareous crust structure) dolostones with negative δ13C values ranging from -4.56‰ to -11.45‰ (PDB) and the calcareous crust dolostones, implying that the Hankalchough cap carbonates differ from either the Sturtian or Marinoan cap carbonates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addition, it is suggested the Hankalchough glaciation belongs to a terrestrial glaciation and it is the third largest glaciation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period on the Tarim platform.  相似文献   
118.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组中分枝状宏观藻类化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描述了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组中的分枝状宏观藻类化石5属7种,即:Marpolia spissa Walcott,Marpolia aequalis Walcott,Guizhouella ramulosa Yang(gen.et sp.nov.),Doushantuophyton lineare Chen,Thamnophton formosus Yang(gen.et sp.nov.),Eoulothrix fibrillata Ding,Eoulothrix flabellophyton Yang(sp.mov.)。根据大量的藻类与凯里生物群共生特征,从藻类的生态及生物群分布受到沉积韵律控制等特征分析,认为凯里生物群生活环境的水深应该在30-60m,而埋藏和保存环境的水深是150m左右。另外,将凯里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化石与震旦纪陡山沱期的藻类化石进行了比较,两者在以分枝状藻类占主要组成上是相似的,从这一方面来说,晚震旦世宏观藻类与寒武纪宏观藻类没有大的演变,但寒武纪宏观藻类以出现钙质珊瑚藻类、分枝更加复杂的类型和具有锯齿状叶状体、生殖托构造的藻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9.
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层控矿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0.
震旦纪是扬子区的重要成矿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系列沉积矿床,如贵州的大塘坡锰矿、湖南民乐锰矿、江口锰矿、湘潭锰矿和贵州开阳磷矿、湘西磷矿、保康磷矿、荆襄磷矿等。对于这些矿床的成因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论述,但各家观点不尽一致。这些矿床基本上都分布在贝义西(长安)冰期的冰碛岩和南沱期冰碛岩之上。本文以此为基点展开对震旦纪沉积矿产的控矿、成矿因素的探讨。一、地层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