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伊宁地块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对构造演化的约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西天山伊宁地块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之认识久存争议,倍受关注。分歧焦点有三:(1)石炭纪有无洋盆存在?(2)若有洋盆,何时闭合?(3)"沟-弧-盆"消亡时究竟是单向俯冲还是双向俯冲?若是单向俯冲,俯冲方向是由北向南或是相反(即俯冲极性)?因此,这些重大地质问题均聚焦于本区的火山岩。石炭纪火山岩是伊宁地块中的最主要建造和指示构造演化的关键层位,争论长久而激烈。本文认为,伊宁地块早石炭世发育弧前-岛弧-弧后盆地钙碱性火山-沉积建造,是塔里木板块北缘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晚石炭世碱性系列双峰式火山岩及其沉积组合则是大陆裂谷火山-沉积建造,形成于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是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缝合后的陆内建造,因而古洋盆的关闭时限是早石炭世晚期(鄯善运动)。依据区内早石炭世建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作者们认为古天山洋盆与当今地学界作为典型的日本沟-弧-盆体系有着极好的相似性和空间分布可对比性。石炭纪火山岩为本区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约束信息。  相似文献   
132.
伊宁地块特克斯达坂一带出露的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双峰式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流纹岩两大端员组成,其Si O2含量为47. 13%~77. 72%,在53. 62%~72. 15%之间存在明显的间断,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流纹岩年龄为302. 8±3. 6 Ma,表明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晚石炭世。玄武岩Si O2含量为47. 13%~53. 62%,具有低Si O2、高Fe2O3(TFe2O3=10. 90%~17. 40%)、高MgO(3. 74%~10. 12%,平均为6. 48%)和高Na(Na2O=2. 84%~6. 69%)、低K(K2O=0. 48%~3. 77%)特征(Na2O/K2O=1. 21~12. 18),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La/Yb)N=1. 58~4. 94],具有弱的负Eu异常(δEu=0. 30~1. 10),亏损Ta、Nb、Th、Sr等不相容元素。流纹岩Si O2含量为72. 15%~77. 72%,具有高Si O2、高K(K2O=6. 12%~9. 48%)、低Na(Na2O=0. 40%~2. 39%)特征(Na2O/K2O=0. 04~0. 36),K、Rb和LREE显著富集[(La/Yb)N=2. 46~10. 48],相对亏损Ba、Sr、P、Ti,且有基本一致的强负Eu异常(δEu=0. 18~0. 44),具有A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此外,玄武岩具有相对高的Mg#值和Co、Cr、Ni含量,其εNd(t)值为3. 45、3. 55,表明玄武岩来自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而流纹岩具有低Mg#和正εHf(t)值,暗示其形成与玄武质岩浆底侵过程中的地壳熔融有关。结合二阶段锆石Hf模式年龄,认为源区可能与元古宙的变质结晶基底重熔有关。根据上述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构造判别图解,认为特克斯达坂一带伊什基里克组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具有板内成因特征。该套典型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伊宁地块石炭纪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3.
巴塔玛依内山组是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陆相火山-沉积地层,在东准噶尔地区广泛分布,规模巨大,且形成时代久存争议。通过对卡拉麦里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层型剖面的重新实测,以及对该组中下部层位玄武岩进行LA-ICP-MS测年,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38.7±7.7) Ma(MSWD=0.24)。所测锆石的CL图像上可见明显的震荡环带结构,且锆石Th/U比值为0.11~0.95,均大于0.10,13颗锆石的Th/U平均值为0.56,Th/U呈正相关,说明属岩浆锆石,指示其代表了巴塔玛依内山组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的年代学数据及化石资料,将巴塔玛依内山组时代确定为早石炭世中期—晚石炭世初期,认为其中下部层位时代不晚于338.7 Ma。该成果进一步约束了区内陆相火山地层的时代,并为研究东准噶尔构造带的火山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4.
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地层分区与构造单元相印证是综合地层区划所遵循的主要原则。遵照这一原则,并以沉积类型等7个方面为划分标志,将西秦岭地区自北而南划分为祁连—北秦岭地层区(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中秦岭礼县—镇安地层区(中秦岭华力西陆褶带)和南秦岭—大别地层区(南秦岭印支陆隆带),再细分为6个地层小区。首次明确指出南秦岭归属于扬子大陆。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早期主要经历了原始陆核的形成(太古—早古元代)、裂开成洋(中元古代)、闭洋(晚元古代)并俯冲造山(晋宁运动)等主要发展阶段。早古生代—早印支期,裂解开3个各具特色的构造盆地,分别经历了北秦岭活动型裂陷槽沉积和加里东陆陆碰撞造山、中秦岭拉分盆地沉积和华力西陆褶、南秦岭稳定大陆沉积和早印支陆隆。晚印支期以来3个盆地演化趋于一致,以共同发育“开”—“合”构造及伸展机制下的断块运动为特色。聚与分、开与合是对西秦岭造山带演化史的概括  相似文献   
135.
花岗岩类Ⅰ型S型分类的原始定义和实质是分类与源岩的内在联系,但由于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组分的复杂性,使得花岗岩Ⅰ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在实践中尤其在填图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西秦岭许多花岗岩既有Ⅰ型特色又兼有S型特色,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图解的多解性显示了二者间无确定的界线。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以及Ⅰ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区的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6.
花岗岩类的分类理论决定其填图方法。现行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依据花岗岩类的Ⅰ型、S型分类理论和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而建立的。由于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不完善性,造山带地壳结构及地质结构特征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Ⅰ型、S型分类在造山带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在造山带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造山带花岗岩类填图方法应以基本岩石分类方案为依据,以野外可识别、易掌握的客观岩石学、矿物学、组构学为准则,客观、真实地反映造山带花岗岩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7.
花岗岩类的分类理论决定其填图方法,现行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依据花岗岩类的I型、S型分类理论和同源岩浆演化理论而建立的,由于同源岩浆演化理论的不完善性、地质作用过程的多样性,导致了形成花岗岩类源岩组分的复杂性,使得I型、S型分类的不确定性,因而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在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和矛盾,笔建议的花岗岩类填图办法是,以基本岩石分类方案为依据,以野外可识别、易掌握的客观岩石学、矿物学、组构学为准则,客观、真实的反映花岗岩类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8.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以下简称ANN)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逐渐完善,本文在传统ANN方法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立足于BP算法,通过调整ANN输出结构,提高其鲁棒性能,从而使其更具有适应性。将改进后的ANN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分类,并和模糊综合评判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类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9.
李永军  杜志刚 《新疆地质》2004,22(2):150-150
哈密库姆塔格沙垄北一带1:5万地质调查区主要为火山岩分布区,化石十分难觅.在以往的地质调查中,该区无化石发现.因而长期以来,这一地区地层的时代确立和区域地质对比均缺乏有力的时代依据.2003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和长安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开展的“哈密库姆塔格沙垄北1:5万地质矿产调查”中,于库姆塔格沙垄北1:5万图幅区的夹持于火山岩地层中的两套灰岩中,均有重要化石发现。  相似文献   
140.
清岩沟—竹园一带正好位于西秦岭北带与中带分界地带(图1)。陕西区调队(1970)进行1:20万武都幅区调和甘肃地质局编制1:50万甘肃省地质图时,将毛羽沟—寺顶山大断裂之南三叠系官亭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