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土地变化模型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地系统变化长期以来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热点,也是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领域关注的主题。构建模型模拟土地变化能够促进理解人地相互作用机制,模拟结果可为土地资源优化与资源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学科理论、应用多种方法构建土地变化模型,模型从早期关注自然覆被类型变化发展到对人类决策行为的刻画,从统计方法发展到更突出空间分布的元胞自动机方法,以及更聚焦土地变化过程的经济学方法和多主体方法。未来土地变化模型发展方向为:在多尺度进行多方法耦合,对土地变化过程进行更为明晰地刻画,将土地变化模型与其他地球系统模型耦合等方面,进一步能够促进解释复杂人地系统,并推进模型在决策支持层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2.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约束地域类型研究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本文以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潜力、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环境胁迫度、生态制约度为关键指标,通过构建分步式或集成式测算方法,按县级单元分别对我国水、土、环境和生态等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约束进行了测算、空间差异分析和地域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我国有近90%的国土已处于资源环境的强约束状态,其中近半受到双要素的强约束,且主要分布在贺兰山-龙门山线以东的人口产业密集区。(2)我国东、中部人口密集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已处于土地资源缺乏的强约束状态;华北、西北、东北、四川盆地以及南方城市地区已处于水资源缺乏的强约束状态;华北平原、长三角及苏北、川渝黔桂省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区北部等地已达到环境胁迫强约束程度;生态强约束区域主要集中在天山-大别山线的西南部,该线东北部的黄土高原、阿拉善盟、东北周边及苏北沿海也有成片分布。(3)资源环境承载约束的要素交叉类型多样,多要素约束类型空间分布相对集中,除青藏高原为土地-生态约束类型外,其它交叉约束类型主要集中在贺兰山-龙门山线以东地区。  相似文献   
73.
鑽孔人工导斜的方法,主要是用于处理孔內事故,矯正鑽孔弯曲以及定向鑽进进行人工弯曲时使用。其一般的操作方法,大家均有所了解,但在整个导斜工作中,如何仪导楔定向,乃是一个重要的操作技术問题。这里仅根据我队实踐工作中的体会將「重心稳定定向法」作如下介紹,供大家参考。一、重心稳定定向法的特点重心稳定定向法虽然只限于在斜孔鑽进时使用,但在使用上,较連环定向法有許多不同的特点。例如重心稳定定向法的精度是由孔壁完整性、导楔本身的  相似文献   
74.
齐斌  熊运阜 《水文》2001,21(3):45-47
介绍了黄河万家寨水库运行及库区水文泥沙动态监测的基本情况,并对水库容淤积、库区淤积物分布、泥沙组成及水库淤积形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新疆为例,首先分析了中国西部人口的基本特征;然后讨论了人口因素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认为西部大开发应拒绝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尽快提高人口素质。最后强调,为适应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应转变观念,合理控制人口规模;采取多种途径,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正确认识民族人口问题,进一步优化西部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76.
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简述了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岩石高速摩擦实验方面的进展。为了深化断层与地震力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了一套旋转剪切低速-高速摩擦实验装置,可开展滑动速率介于板块运动速率(cm/a量级)至地震滑动速率(m/s量级)的岩石摩擦实验,其中高速摩擦性能填补了实验室的技术空白。以此为依托,围绕汶川地震断层带力学性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高速摩擦实验。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断层泥的高速摩擦性质具有一致性,其高速滑动下显著的滑动弱化必定在汶川地震中极大地促进了破裂的扩展;断层弱化的主导机制是与摩擦生热相关的过程,包括凹凸体急速加热弱化和热压作用;断层泥在经历高速滑动弱化之后摩擦系数可在5~10s内恢复0.4,断层强度的快速恢复是同震主破裂带余震减少的原因之一。基于对实验装置现状和现有成果的分析,展望了近期实验室岩石高速摩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7.
纵向岭谷区地表格局的生态效应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西南纵向高耸山岭与深切河谷并列排布的特殊地表格局对该区自然环境与生态地理区域分异的效应明显。利用纵向岭谷区1:5 万DEM数据、建站以来至2010 的气象观测数据、水文观测资料、MOD13 与MOD17 的NDVI与NPP产品以及1:100 万植被类型数据等,选取地表大气水汽含量、降水量、干湿指数、地表径流等水分指标,平均气温、年积温等温度指标以及太阳总辐射等热量指标,基于ANUSPLIN样条函数、GIS空间分析、小波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区水热格局、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及其主控因子,揭示地表格局对生态地理要素区域分异的效应。结果表明:受地表格局的影响,纵向岭谷区的水分、温度与热量都表现出明显的沿纬线方向间断式差异和经线方向连续式延伸的分布特征,纵向山系与河谷对地表主要自然物质和能量输送具有南北向通道作用和扩散效应以及东西向阻隔作用和屏障效应;特殊地表格局对植被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是植被景观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子;小波方差分析反映了环境因子以及NDVI、NPP的空间各向异性,而小波一致性分析揭示了NDVI与NPP空间分布的控制因子,及其控制程度的定量关系。纵向岭谷特殊地表格局是该区生态地理区域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带性规律与以“通道—阻隔”作用为主要特征的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纵向岭谷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特殊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78.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中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泥石流点多面广、成灾迅速,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测预报,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泥石流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危险性评估研究和承灾体脆弱程度评估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灾害风险的研究现状。从当前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灾害风险公式得到广大学者普遍认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泥石流灾害对承灾体的致损风险机理分析方面研究尚需深入,危险性评估中如何实现从点评价向面评价过渡还需进一步探讨,对承灾体脆弱性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后的评估研究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提高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79.
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自1990年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所在新德里举行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研讨会上提出土地持续利用思想以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土地持续利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明确土地持续利用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其次从土地合理利用的系统分析、土地合理利用评价和综合研究模型三个方面论述了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并且对国内近年来土地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和评述,最后阐述了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