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6 毫秒
91.
运用电路理论建立接收线圈的等效电路;分析接收线圈的频率特性;探讨多匝小线圈的带宽对探测效果的影响,线圈的谐振频率较高,截止频率也相应较高,可以提高地下浅层的分辨率;设计一种高带宽多匝接收小线圈,通过对比高、低带宽接收线圈对同一断层进行的实测结果,阐明了接收线圈带宽在浅层瞬变电磁探测中的重要性.实验表明,高带宽的接收线圈会提高探测结果的浅层分辨率.  相似文献   
92.
鲻鱼脑垂体组织生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翁幼竹  林君卓  洪万树  戴燕玉  方永强 《台湾海峡》2000,19(2):192-196,T001
本文应用多种脑垂体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鲻鱼脑垂体各部分的组织结构进行较详细观察。结果表明,鲻鱼脑垂体可分为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腺垂体又 可分为前外侧部、中外侧部的体积随性腺发育成熟而增大。嗜生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分布从中外侧部扩展至前外侧部,同时还可区分促甲状腺细胞与促性腺激素细胞在中外侧部的形态和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一步证实脑垂体梁色技术所鉴定各种类型细胞的正确性。这项研究对  相似文献   
93.
针对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相关检测,研究发现,在地下结构复杂、基板-大地耦合不佳时,常规方法——基于震源控制信号或基板附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检测得到的地震记录中,存在子波到时误差和虚假多次波问题.本文分析了上述问题的理论原因,并提出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相关检测参考信号方法(Correlation Detec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ed Excitation Signal,CDRSBRES).首先,利用直达波与其他地震波到时不一致的特点,从震源基板附近信号中分离、提取直达波.然后,利用直达波重构震源激发信号并作为参考信号对地震数据进行相关检测.最后,应用谱白化技术提高检测结果质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重构激发信号与理想激发信号的相关系数为0.9869,达到高度线性相关,CDRSBRES方法检测的地震记录在子波到时和波形特征上均与模型相符.随后,在某金属矿区开展了可控震源对比实验.与液压式可控震源MiniVib T15000检测结果相比,电磁式可控震源PHVS 500的检测结果中:基于震源控制信号的检测结果存在子波到时误差约0.012s,对应垂向精度误差约11.16m;基于基板附近信号的检测结果部分区域出现虚假多次波,信噪比降低;而CDRSBRES方法的检测结果子波到时误差约0.001s,对应垂向精度误差约0.93m,波形特征一致,相同区域无虚假多次波.综上,本方法适用于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检测,尤其对于地下结构复杂区域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光学、电磁学和地震学都需要计算Hankel变换。除少数核函数的Hankel变换有解析式,绝大多数的通常采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对其近似计算。虽然数字滤波法是常规的计算方法,但由于滤波系数的不统一,导致计算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某些情况结果是错误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直接数值积分的方法计算Hankel变换。具体过程是:首先将Hankel变换分解为积分限从零到Bessel函数的第一个零点值的积分段和后续各相邻零点值作为积分限的积分段的和,然后用高斯求积计算每段积分。对高斯求积结果组成的序列采用连分式求和,无论是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还是收敛速度都要优于直接求和。这里首先详细阐述了联用高斯求积与连分式求和计算Hankel变换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算法,然后用Matlab编程对比了直接求和与连分式求和的计算效果,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电偶源在均匀半空间激发的地下场计算的两个实例中。应用表明:将高斯求积与连分式求和进行联用是计算Hankel变换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应用中。  相似文献   
95.
二维阵列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核磁共振法(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是一种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目前只能对水平层状的含水层进行一维测深,对于尺寸小于线圈直径的二维或三维含水构造成像时,其灵敏度和横向分辨率很低.本文从研究二维阵列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方式的可行性出发,推导了地面发射线圈产生的椭圆极化激发...  相似文献   
96.
全波形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分辨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传统记录方式存在不能探测高导异常等不足。以导电薄板为模型,研究了梯形波激励、全波形记录方式下的探测分辨率。采用等效涡流环近似方法,在计算了任意位置两线圈互感的基础上,实现了薄板电流关断期间和断开期间感应电动势的数值计算。数值计算表明:当存在覆盖层时,如果测量系统最小分辨率为5 nV/m2,在电流断开期间可检测目标体电导为1~400 S,在电流关断期间可检测目标体电导为0.1~1 000 S。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采用全波形测量,可以拓宽电磁系统检测异常电导的分辨率孔径。  相似文献   
97.
氢质子弛豫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淑琴  林君  张庆文  嵇艳鞠 《物探与化探》2005,29(2):153-156,160
论述了原子核系统磁化强度的的弛豫原理,分析了含水地层中氢质子磁化强度的弛豫过程,推导出磁化强度的布洛赫方程,从而给出接受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衰减规律,通过计算得到磁化强度各分量随时间的衰减过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衰减曲线,分析了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时间常数与磁化强度各分量和感应电动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核磁共振接收信号的质量主要受探测天线的传递特性影响,当传递特性较差时,严重影响测量效果.结合目前国内外核磁共振找水仪天线的研制情况,给出了接收天线传递特性的计算方法,根据数值计算结果讨论了影响传递特性的天线参数.利用吉林大学研制的核磁共振找水仪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证明与讨论结果一致.本文得出的传递特性影响因素和接收信号质量评估方法,可以为不同类型核磁共振找水仪天线的设计提供依据,将促使核磁共振方法在复杂地形环境找水及隧道、矿井灾害水源探测等方面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99.
地下工程灾害水源的磁共振探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面磁共振探测(Surface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SMR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新方法,这种在地面直接探测地下介质中氢核丰度的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缺水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还可以在地下水引起的堤坝渗漏、滑坡、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水源的探测预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本文首次提出了地下磁共振探测方法(Underground 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UMRS),将SMRS方法引入到地下工程领域,实现隧道工程和煤矿开采等地下狭窄空间极端环境的探测.为应用UMRS方法,需要深入研究地下水超前探测理论、准全空间处理与反演方法、旋转多匝小线圈探测模式,强电磁干扰环境自适应噪声压制策略、以及复杂地质环境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探测关键技术等难题.论文还简要介绍了超导磁探测技术和工程盾构及掘进实时探测等新技术在地下工程生产安全探测预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目前世界上水力压裂技术是老油田增产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所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油气储层裂缝分布规律监测对于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压裂液在地层中的低阻特性与极化特性,基于井地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联合,根据位场理论镜像原理,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计算了多种压裂模型的地表传导电位与极化电位;通过非等权值的数据融合算法,计算了地表双参数异常,仿真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双参数融合技术在异常提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基于双波大功率联合发射技术、时分复用低噪声接收技术,研制了井地电法双参数联合监测仪器系统,共模抑制比达110 dB,有效地提取了微弱异常信号.通过陕西省富县华北局油田的压裂野外联合监测试验,表明了井地电法双参数联合监测仪器系统在水力压裂裂缝监测中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和较高的分辨率,解决了在低电阻率储层压裂或深井压裂情况下监测困难以及单一方法的监测结果多解性等问题,实现对油田水力压裂裂缝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