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524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41.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其原理是,当连通器内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岩浆上升的通道形状可以是圆柱状(管状),可以是环状,还可以是板状等(Baker,1998;Legros et al.,2000;Bachmann etal.,2007;Costa et al.,2007)。这些形状通常与  相似文献   
942.
2012年7月9日豫北一次短时暴雨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东 《陕西气象》2013,(5):13-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9日出现在豫北地区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外围强盛的西南急流将海上水汽输送到降水区;中低层暖舌有利于暴雨区不稳定能量的增加;中低层的辐合上升运动、地面干线和辐合线是这次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稳定度指标的变化对强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雷达回波与中尺度辐合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豫北地区的地形有利于降水的加强。  相似文献   
943.
赵瑞霞  代刊  金荣花  韦青  张宏  郭云谦  林建  王玉  唐健 《气象》2020,46(3):420-428
开展了夏半年72 h内逐3 h降水预报试验,针对ECMWF模式预报、基于ECMWF的模式输出统计(MOS)预报、纳入超前空间实况信息的OMOS预报,以及三种预报的最优TS评分订正(OTS)预报,对比分析预报效果,探讨一种多方法结合能够提供良好预报性能的3 h定量降水预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在短期预报中,MOS预报与OTS订正相结合的MOSOTS综合预报方法的预报性能最好,而且MOS-OTS方法的3 h强降水预报与业务运行的城镇指导预报中融合主客观预报的降水预报相比,也具有一定优势;而在临近3 h预报中,则OMOS预报与OTS订正相结合的OMOS-OTS综合预报方法最优,3 h内0.1、3和10 mm以上降水的TS评分最高,比原始模式预报分别提高73%、198%和483%,Bias评分接近于1,在夏半年的逐日晴雨预报中,OMOS-OTS方法在大部分日期都稳定优于MOS-OTS预报和城镇指导预报。  相似文献   
944.
利用GPS进行变形监测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GPS的观测数据进行变形量的高精度单历元解算是一个难点。国内学者提出了单历元似单差算法进行小变形的单历元解算,但需要利用其他方法对接收机钟差进行计算。根据站间单差观测方程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将接收机钟差之差及其他一些通过站间单差未能消除的未知量作为一个未知参数在单历元观测方程中与变形量一同求解。利用该方法对小变形试验数据的解算结果精度达到了毫米级。  相似文献   
945.
青海三江北段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金属矿床的赋存条件及地质背景。纳日贡玛矿床是该区带中最为典型的斑岩型Cu–Mo矿床。针对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特征,利用ASTER数据,采用Crosta技术和比值法进行高岭石化、青磐岩化、黄铁矿化和硅化等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通过对ASTER和QuickBird图像的遥感解译,获得花岗斑岩体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图;根据纳日贡玛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控矿要素,利用遥感数据获得的找矿预测因子,圈定了8个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遥感找矿预测区,并总结出纳日贡玛的遥感蚀变异常分带规律,可为三江北段成矿带中其他斑岩型Cu–Mo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46.
正有些地理图形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局部,或比较抽象,难以解读。但如果按照图形的展现规律转化图形,将使图形更加完整、直观,变换思维角度,可以利用转化后的图形巧解地理问题,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此类试题,提高得分率。  相似文献   
947.
基于遥感影像提取6个时期(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盐城滨海湿地土地覆被变化信息,结合收集的资料,估算不同时期植物碳储量的变化,分析了植物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原因及其对整个生态系统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12年期间,盐城滨海湿地植物碳储量不断增长,净增长6.56×105t,年平均增长0.26×105t;土著种[獐茅(Aeluropus sinens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碱蓬(Suaeda salsa)]的碳储量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外来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碳储量所占比例显著上升,农田碳储量所占比例也有所上升;围垦和互花米草扩张是导致盐城滨海湿地植物碳储量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8.
东方 《中国地名》2014,(2):51-51
美丽的丹江俗称丹河,又称均水,亦称丹渊,发源于中国陕西蓝田县与商县之间分水岭西南侧,与渭水支流灞河同源而背流。东南经陕西商县、丹凤、山阳、商南4县,河南淅川、内乡2县境,于湖北丹江口市注入汉水,干流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水系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武关河、淇河、淅河、滔河等。  相似文献   
949.
基于人工触发闪电试验雷电流的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实测雷电流的初始连续电流、8次回击以及回击间的连续电流等过程的数据进行FFT傅里叶变换,获得雷电流频谱参数,再对频谱参数进行累加分析,得出频谱特征,为雷电流频谱研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实测雷电流幅值和能谱主要集中在1 MHz以下频段,在0~100 kHz频段与标准雷电波形8/20(μs)频谱很接近,均为50%以上。对于通信系统,可通过LC分流法阻止1 MHz以下频率的电波侵入,能消除掉90%以上的闪电电涌能量。  相似文献   
950.
对一次火箭人工触发闪电的连续电流波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人工触发闪电电流不仅包括了初始阶段连续电流过程,还出现了6次明显的回击间连续电流过程。通过分析发现,初始阶段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为165 ms,最大负极性脉冲为-5.6 k A,中和电量约26.0 C。回击间连续电流过程持续时间最大值为330 ms,中和电量最大能达到51.1 C,相当于标准中的长时间雷击,其产生的热效应和危害更应值得关注。此外,在分析回击间连续电流时发现,回击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中间电流和连续电流过程,也就是标准中对应的B过程和C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