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524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2 毫秒
961.
运用Fry方法对承德地区已知煤矿点的空间分布形式做了分析,认为矿点整体走向和主要断裂带的走向一致。选择出露矿点较多的A地区,计算其矿点和断裂的分维值,将其与全区相比较,认为承德地区断裂带主要控制了煤层的走向,而煤的形成则受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62.
以澳大利亚布朗斯Cu多金属矿床为例,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是在“饥饿”沉积阶段富集了Cu、Pb、Zn等金属元素,在后期盆地卤水作用下形成矿化的一个“沉积一改造”矿床。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赞比亚铜矿带、波兰Kupfershierfer铜矿带和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床,总结了该类铜矿床成矿的一般规律,认为该类矿床的金属物质一般来源于下伏红层/风化基底: S一般来自于蒸发岩和黑色页岩,个别矿床古油气藏也提供了S源;成矿流体为中一高盐度、中温的氧化性盆地卤水,成矿物质主要以络合物(CuCl3-)的方式运移,流体驱动动力一般是区域性构造运动,放射性衰变生热和盐丘底劈也能够导致流体运移;金属矿物沉淀的主要机理是还原反应,主要还原剂是原地有机质;在盆地演化过程中,成矿金属元素在氧化还原界面上与S结合沉淀析出,形成矿化。  相似文献   
963.
川西须二气藏埋藏深,具有高温、高压、含CO2的特点,恶劣工况导致井筒失效问题十分突出。统计分析表明导致川西须二气井井筒失效最主要的因素是套管磨损,其次为CO2腐蚀,再次是井口失效,还有粘扣、套管质量缺陷等失效模式。根据井筒失效分析结果,结合井筒腐蚀预测、剩余强度计算、管柱力学分析,提出了从套管防磨、管柱防腐和井口装置优选三方面提高井筒完整性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在新场、大邑等区块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明显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64.
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存在不平衡性.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准确定位和减小差距是当前学术界乃至地方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县为单位,以福建省农业产业GDP增长率作为测度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对福建省近10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和市县间差异进行动态时空序列的分析,发现总体差异整体上呈现缩小趋势,但中间也存在微小波动,市县间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平衡的趋势.并通过县市农业产业GDP数据与图形相结合,分析了1999--2009年间福建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原因,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5.
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存在不平衡性.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准确定位和减小差距是当前学术界乃至地方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县为单位,以福建省农业产业GDP增长率作为测度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对福建省近10年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和市县间差异进行动态时空序列的分析,发现总...  相似文献   
966.
2012年7月9日豫北一次短时暴雨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东 《陕西气象》2013,(5):13-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1°×1°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9日出现在豫北地区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外围强盛的西南急流将海上水汽输送到降水区;中低层暖舌有利于暴雨区不稳定能量的增加;中低层的辐合上升运动、地面干线和辐合线是这次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稳定度指标的变化对强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雷达回波与中尺度辐合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豫北地区的地形有利于降水的加强。  相似文献   
967.
彭认灿  董箭  贾帅东  唐露露  王芳 《测绘学报》2022,51(7):1575-1587
水深是反映海底地形起伏形态的基本要素,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海洋并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数字水深模型是用离散水深数据实现对海底地形起伏变化的一种数字化表达。数字水深模型建模技术与所构建模型的质量、特点及应用领域密切相关,直接决定了海底地形表达的真实可靠性和精度,并将对舰船航行的安全性及其他相关应用产生重要影响,一直是海道测量和海图制图人员科学研究与海洋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实践关注的核心内容。本文在总结数字水深模型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字水深模型建模技术现状,重点阐述了数字水深模型在航海和非航海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数字水深模型建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8.
通过对滇东北东川下田坝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2种岩体的地球化学分析及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U-Pb同位素测试,得到如下认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总体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主量元素表现出高SiO2(平均71.7%)、过铝质(A/CNK指数在1.03~1.52)的特征,过碱指数在0.95~1.37之间,总体属于钙碱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高(ΣREE平均313×10-6),(Ce/Yb)N均值为8.85,(La/Yb)N均值为9.54,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仅Eu亏损(δEu均值0.31)的海鸥型右倾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Sr、Ti等呈明显负异常,说明岩浆源岩以陆壳成分为主;Ga/Al均值为2.69,(Zr+Nb+Ce+Y)均值为383;微量元素Sr、Eu低,富集Nb、Zr等元素,反映其源区存在斜长石的残留;锆石饱和温度为724~786℃,表明初始岩浆温度较高。上述特征说明,下田坝花岗岩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中上地壳的板内伸展背景。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01.1±6.6Ma,同时受到762.1±6.2Ma热事件的影响,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时间上一致,亦与东川铜矿成矿时代相符,说明新元古代裂谷环境的岩浆事件范围可扩大至滇东北东川,并可能引发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69.
主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本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产业区位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为内容要求,以赣南脐橙产业为具体案例,创设真实的主题情境,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状况,树立家国情怀。此外,通过开展主题探究性学习,建构基于区位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角度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树立人地协调观,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70.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al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分析野生草鱼和家养草鱼,并筛选与草鱼种质退化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共进行88对引物组合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905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21个可能与种质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中有8个片段能在GeneBank中找到同源性较高的序列,而其他片段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