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在福建省闽侯县鹩宅-南园村层型剖面所划分的南园组被证实为早白垩世石帽山群后,原鹅宅-南园村剖面已失去层型剖面的意义。通过1:25万周宁县幅、福州市幅、莆田市幅、泉州市幅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系统研究,在福建省仙游县园庄建立了南园组的新层型剖面,重新厘定了南园组的地层层序和岩石组合,根据地层叠覆关系、同位素测年和古生物资料的系统研究结果,将南园组的时代重新厘定为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初期。  相似文献   
22.
利于距平和距平百分率符号一致率,检验分析了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业务系统、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和东京气候中心预报系统模式产品对乌兰察布市月气温和月降水趋势预报情况,结果表明,各家模式产品预测能力不稳定,预测水平各有优劣;对气温的预测能力高于对降水的预测。  相似文献   
23.
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过程及其相应的岩浆作用是当前研究热点。福建是华南中生代多期次火山活动发育最齐全的地区之一,锆石SHRIMP UPb法测年表明:福建分布最广的晚中生代“南园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可明显分为两期,分别为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162.3~149.8Ma)和早白垩世(142.3~130.1Ma)。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对比表明,该两期火山岩形成于不同的火山活动旋回和构造背景,不能归入同一地层组中。与华北燕山地区相比较,前者层位相当于髫髻山组,后者层位相当于张家口组,推断它们分别形成于华南构造体制转折最终结束前后。据此提出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结束于晚侏罗世(149.8~142.3Ma),也即华南与华北的构造体制转折基本同时结束。  相似文献   
24.
针对白音高老组地层划分混乱、演化背景不清、火山岩地层层序及火山机构研究薄弱等问题,笔者等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桑杰敖包地区发育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方法,将其划分为构成完整沉积—喷发旋回的3个岩性段,分别为:火山碎屑沉积岩、酸性火山岩、中性火山岩。岩浆从早期至晚期具有由酸性向中性演化的特征。发育火山沉积相、空落堆积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等火山岩相,圈定出6个V级火山机构。根据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确定了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二段流纹岩形成于135. 0±1. 0 Ma,时代为早白垩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主量元素SiO2含量介于69. 56%~71. 11%,K2O含量介于3. 96%~4. 39%,K2O/Na2O值在0. 69~1. 03之间,A/CNK值为0. 97~1. 07,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Rb、K、Th、U等相对富集,Sr、Ti、Nb、Ta、P等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且前者富集程度高于后者,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右倾“海鸥式”,符合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前人研究及数据分析,桑杰敖包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应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因此,本研究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的厘定对中亚造山带东段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层序及构造背景提供了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约束。  相似文献   
25.
泥河湾盆地东坡遗址ESR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泥河湾盆地以发育我国北方晚新生代湖相地层和数目众多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而闻名于世,是研究中国北方第四纪地质与环境、新旧石器和早期人类演化的一个关键地区。东坡遗址是泥河湾遗址之一,形成时代一直没有确定。根据古地磁和区域地质等分析,初步认为东坡遗址形成时代不早于距今780ka。本文利用石英Ti心ESR法对泥河湾东谷坨剖面B/M界限样品进行了测量,年龄为 750±88ka,这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泥河湾层水相沉积物进行测年是可行的。我们利用同样方法和参数对东坡遗址进行ES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东坡遗址文化层的形成时代为距今 304±12ka到333±23ka,平均年龄为321±15ka。  相似文献   
26.
薛家湾开源路高路堑边坡工程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开源路高边坡欠稳工程,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其施工过程及边坡稳定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及支护完成后的安全系数,并与实际工程现场所测变形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维FEM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变形较为相似,其结果对类似高路堑边坡的设计及加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浮子的能量收集效率对于装置发电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浮子式装置仅具有一个自由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六自由度波浪能装置。基于线性波理论和MMG(Ship Manoeuvring Mathematical Model Group)方法,建立了新型装置的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此装置的浮子在线性波浪作用下的位移和速度。结果表明:新型六自由度装置可以同时收集浮子六自由度方向的动能,具有较高的波浪能收集效率。另外,浮子在垂荡方向上的动能远大于横荡、纵荡方向上的动能。分析了波浪能收集效率随波浪遭遇角与弹簧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文中工作为新型波浪能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8.
应用"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位一体填图方法,以火山构造单元为范围来研究岩性岩相,建立地层层序和骨架,填制的地质图及火山岩相构造图,火山构造面貌清楚、层次分明、具较强立体感,能全面反映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火山作用特点和演化规律,能客观、合理地反映火山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29.
Seventeen model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 activity are compared on their histo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SCS) ocean heat content(OHC) in the upper 300 m. Ishii's temperature data, based on the World Ocean Database 2005(WOD05) and World Ocean Atlas 2005(WOA05), is used to assess the model performance by compar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seasonal OHC anomaly(OHCa) climatology, OHC climatology, monthly OHCa climatology,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OHCa. The spatial patterns in Ishii's data set show that the seasonal SCS OHCa climatology, both in winter and summer,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wind stress and the current circulations in the SCS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s. However, the CMIP5 models present rather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 and only a few models properly capture the dominant features in Ishii's pattern. Among them, GFDL-ESM2 G is of the best performance. The SCS OHC climatology in the upper 300 m varies greatly in different models. Most of them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ose calculated from Ishii's data. However, the monthly OHCa climatology in each of the 17 CMIP5 models yields similar variation and magnitude as that in Ishii's. As for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OHCa time series in most of the models are somewhat larger than those in Ishi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time series of Ishii's OHCa and that from each of the 17 models is not satisfactory. Among them, BCC-CSM1.1 ha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to Ishii's, with a coefficient of about 0.6.  相似文献   
30.
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向泉口流动的解析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敏  陈崇希 《中国岩溶》1988,7(3):247-258
本文分别建立了地下水以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向泉口流动的四个理想模型。它们是遵循达西(Darcy)线性定律的一维流动和径向流动模型,以及遵循非线性定律的一维流动和径向流动模型。模型的解与传统使用的含有衰减系数α的泉流方程——服从达西定律的Qt=Q0e-αt和紊流的Qt=Q0(1-αt)——是一致的。而这些解使人们可以认识到衰减系数的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从而从理论上解释了天然泉流量衰减过程的特征。层流状态下一维流动模型的径向流动的;紊流状态下一维流动和径向流动的衰减系数分别为:根据α系数的表达式,可以推算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