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钻井岩芯、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观察,结合压汞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泥盆系储层岩石学特征及物性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泥盆系储层岩性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泥盆系东河塘组沉积环境为滨岸沉积,前滨滩砂物性最好,原生孔隙发育,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克孜尔塔格组为三角洲--潮坪沉积,以水上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次生孔隙发育,属于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砂体中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十分普遍,硅质胶结多以加大边形式存在;碳酸盐胶结在储层中相对发育,充填于岩石孔隙或交代其他碎屑颗粒,降低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表现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解作用对储层影响较大,有助于提高储层物性,表现为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取伊通盆地鹿乡凹陷星27井、星10井、星3井等3口井双阳组岩芯砂岩样品,对与有机包裹体相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并且对双阳组储层油气成藏期次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双阳组存在5~6期热液活动,可划分出4幕油气充注:第一幕次油气充注发生在永吉组沉积末期--万昌组沉积早期,时间为37.8 Ma±;第二幕次油气充注发生在万昌组沉积中期,时间为33.8~30.5 Ma±;第三幕次油气充注发生在齐家组沉积早期,时间为24.9 Ma±;第四幕油气充注发生在齐家组沉积末期--岔路河组沉积早期,时间为19.8~16.8 Ma±。  相似文献   
13.
矾山杂岩体多元长石的成分、结构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早中生代矾山钾质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由3个岩相带组成,本文在不同相带矿物学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该区不同期次钾长石的组分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结果反映杂岩体总的具有富钾的特点,但各岩相带长石成分的差异则显示出不同期次岩浆成分上的不同。通过对长石的微量元素的进一步研究,本文首次确认了矾山地区钡冰长石和锶钡冰长石的存在。通过对不同阶段长石锶钡含量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本区存在多次富钡流体的交代作用。该项研究对揭示本区岩石成因及其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岩浆晚期锶、钡元素的明显提高暗示:该区早中生代作为岩浆源区的岩石圈地幔有不断富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南方陆上水池养鲍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压汞分析、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等方法对罗子沟盆地大砬子组砂岩物性特征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罗子沟盆地大砬子组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岩石孔隙度高,孔隙度主要为16.2%~26.4%,次生孔隙占总孔隙度面孔率的88%,但总体渗透率极低,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3~1.68)×10-3 μm2,为高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有机元素分析、色谱分析、岩石热解及显微组分镜检分析表明,罗子沟盆地大砬子组泥页岩中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有机酸对砂岩中长石等矿物的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原因,但有机酸溶蚀产生的次生矿物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孔隙喉道。因此,研究区砂岩形成高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多圈管冻结法施工已在深厚地层矿井中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多圈管冻结壁温度场发展规律,以淮南某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和FLAC3D软件2种方式对比分析研究多圈管冻结壁温度场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壁中圈孔最先开始交圈,其次是外圈孔,最后是内圈孔,测温孔温度和冻结壁平均温度随冻结时间的延长均呈对数关系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冻结壁有效厚度在交圈后增长明显,随冻结时间的延长呈对数关系增大,主面和界面温度场曲线在冻结管处近似呈V形发展,主面和界面温度随冻结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对比分析验证了冻结壁温度场模型数值模拟的可行性,数值模拟对工程施工具有参考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喀麦隆洛比铁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麦隆洛比铁矿床位于喀麦隆克里比地区强烈变质的太古宙变质岩系之中,区域上位于一向斜两背斜褶皱构造的东侧背斜的西翼。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探矿工程及室内资料整理,查明洛比铁矿主矿带长约15 km,宽约400 m,矿体厚度约60 m。主矿体呈一复向斜构造,轴面向西倾斜,脊线北北东向。本文重点对矿区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解析,研究表...  相似文献   
18.
以试验为基础,对不同含水量Q3黄土的蠕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黄土结构损伤特性及其对黄土力学特征影响,通过考虑结构损伤对变形模量的劣化来反映黄土结构性对蠕变规律的影响,提出了黄土损伤与流变耦合作用的本构模型。该模型不仅具有参数少的优点,而且能够准确描述黄土的突发性破坏特征。利用结构性软土流变的研究成果,给出了黄土流变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模型参数随非饱和黄土含水量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黄土的加速蠕变阶段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9.
林斌  邱荣乐  张国喜 《福建地质》2001,20(3):149-152
在工程GPS控制网测量中,所应用的两种随机软件与PowerADJ3.0软件作了比较,及在基线向量解算,构网评差及高程拟合作出简要论述,并提出在工程GPS控制网测量中几点值得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双圈管冻结壁温度场变化规律,以淮南某矿副井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相关地质参数,利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双圈管冻结壁温度场形成过程以及不同因素对冻结壁平均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圈管内土体温度最低,两侧温度逐渐升高;冻结孔间距越小,交圈时间越早,内外圈管交圈之后形成封闭的未冻承压水仓,对冻结壁不利,冻结锋面向内侧扩展速度大于向外侧扩展速度;双圈管冻结壁平均温度与冻结时间呈对数关系下降,有效厚度在内外圈管交圈后增长十分明显,且与冻结时间呈对数关系上升;双圈管主、界面温度场曲线随冻结时间近似由马鞍形分布逐渐转变为梯形分布,界面温度场扩展速度大于主面温度场;土体初始温度、盐水温度及导热系数对冻结壁平均温度影响均较大,土体初始温度和盐水温度越低、导热系数越大,冻结壁平均温度越低。研究成果为相关冻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