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324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远程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采集传输通讯方式的比较,提出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远程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采集和传输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小数据流方式,实现野外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对观测设备运行的监控,达到节约经费,提高数据传输时效的目的,并将此系统成功地用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期气象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22.
基于时空分析的贫困丘陵山区耕地变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 ,利用耕地面积变化时间序列模型、耕地动态度模型、耕地重心变化模型等 ,对湖北省咸宁市耕地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的研究 ,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 ,选择 2 3个因素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耕地变化主要受经济因子、人口、房地产政策及耕地开发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地震波速变化和地壳内应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重复爆破方法,得到了关于日本关东东海地区的地震观测信号,进而给出了其P波速度的时间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地壳岩石对地壳中应力变化的三个基本过程:潮汐变化、构造应力积累及与大震相联系的应力变化。部分波速变化对应力的反映灵敏度可以估算为0.01~0.1(MPa)^-1。结果显示,大震孕育区内的应力变化可以通过观测地震波速的变化得到监控。  相似文献   
24.
古隆起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构造单元,研究古隆起的分布及演化,并阐明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岩心、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野外露头的综合研究,建立了塔北西部层序地层格架,卡普沙良群内部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再造了卡普沙良群各层序发育时期古隆起的分布及其演化,SQ1沉积时期古隆起呈近东西向展布,横跨整个工区,由中部向东、西两侧加宽,隆起剥蚀面积为1 946 km2,SQ2时期隆起范围缩小,中部隆起被淹没,东部残余2个小的剥蚀区,西部剥蚀区范围较大,总面积约为1 365 km2,SQ3时期隆起范围进一步缩小,东部整体被淹没,西北部残余古隆起面积为899 km2,至SQ4时期古隆起消失.立足于岩心观察,结合岩矿组合、测井等资料,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氧化型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滩坝和滨浅湖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最终充分运用地震、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采用盆地分析的思想,综合研究了构造、古隆起、沉积古地理等要素,揭示了古隆起及源-汇体系的配置关系,研究区发育自古隆起向南北两侧供源及南部远源供源两套物源体系,北部临近隆起剥蚀区的两侧发育短物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随着隆起面积的减小,辫状河三角洲分布范围逐渐减小,而南部长轴物源形成氧化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呈现由SE向NW向逐步进积的趋势,范围逐步扩大.古隆起的发育除为区域提供物源外,还有利于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的发育,南部的滨浅湖滩坝砂体也具有作为岩性圈闭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25.
无人机摄影测量已经成为公路工程测量的主要手段,其高精度的测绘成果(DOM、DEM、DLG)缩短了公路设计外业勘测周期,优化了路线设计方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测绘成果的实际应用发现了问题,同时也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6.
徐琦松  王永诗  马立驰  孟涛  毕俊凤  王天宇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27-67z1128
正全球于古近纪发育PETM、ETM2、EECO、和MECO多个短期热气候事件(雷华蕊等,2018)。受热气候事件影响,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红层沉积发育并记录着热气候事件控制下古气候演化过程。立足于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红层,恢复古气候演化过程,一方面可以点带面,揭示全球古近纪气候演化;另一方面为研究极端气候条件对湖盆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位于昌宁—孟连结合带北端的癞痢头山岩体,主要由中粗晶花岗闪长岩(MGG)和细晶花岗闪长岩(FG)组成,形成于中三叠世(232 Ma).MGG和FG岩相学特征相似,无明显空间分带关系,呈过渡渐变关系.它们具高硅(w(SiO2) =66.2%~68.2%,平均67.0%),富钾(K2O/Na2O=1.04~2.59,平均1.64),贫碱(w(Na2O+K2O)=5.45%~7.31%,平均5.99%)、低钠(w(Na2O)=1.54%~3.58%,平均2.38%),高镁值(Mg#=47.3~58.7,平均51.5)和过铝质(A/CNK=1.41~2.17,平均1.65)特征,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二者轻、重稀土元素含量比值介于6.91~12.1,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岩石富集w(Rb) (54.7~176×10-6),w(U)(1.10~4.77×10-6),w(Th) (9.33~35.30×10-6)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w(Ta) (1.22~1.51×10-6),w(Nb)(14.9~18.5×10-6),w(Zr)(78.4~171.0×10-6)等高场强元素,以及δEu(0.35~0.57)和"TNT"负异常特征,表明初始岩浆以陆壳成分为主并有幔源组分的加入.癞痢头山岩体样品具有较高的A/CNK值(1.41~2.17)和刚玉分子含量(1.87%~8.67%),以及Nb/Ta比值(11.03~13.76)和Zr/Hf比值(23.13~47.85)分别与平均地壳和壳源岩石相应比值一致,显S型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癞痢头山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贫黏土的古老杂砂岩)部分熔融岩浆和底侵作用带入的幔源岩浆的混合岩浆,是保山—思茅地块陆陆后碰撞阶段力学性质由挤压向伸展转化动力学背景下的产物,具备成矿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8.
以深圳某项目桩基础施工为依托,综合考虑地质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对超大超深灌注桩在花岗岩地层施工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施工中,有效地解决了该类型桩基础施工中的难点,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