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274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2003年6月21日,维他克河发生了特大山洪,洪峰流量排在有正式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第二位,部分河沟发生泥石流,给流域造成了严重灾害。本文根据流域实测降水、流量及气象卫星云图等资料,对此次洪水、泥石流过程的水文特性和气象成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2.
在由-αA l2O3和T iO2合成-βA 12T iO5时,文献报道有待定归属相(称作x相)先于-βA 12T iO5出现在煅烧后的混合物内,该x相表现出中间产物相特征,据说它在混合物内的含量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大,1 400℃时出现-βA 12T iO5,且x相与未转化反应物均转变成-βA 12T iO5。研究煅烧共凝胶法前驱体制备-βA 12T iO5的固相反应以及-βA 12T iO5的热分解过程,以了解该待定归属相的生成、演变规律。同文献报道的x相相比该相的初始生成温度、转化为-βA 12T iO5的温度均有明显降低,1 150℃煅烧共凝胶法前驱体所获产物的XRD图谱(18°≤2θ≤58°)内出现3个归属该x相的衍射峰,它们的峰中心分别位于2θ=41.2,°44.0,°24.9°(按相对峰强大小排列)。M gO掺杂使该x相与少量-βA 12T iO5相共同出现于1 150℃及1 200℃煅烧物内。1 250℃煅烧使该相失稳,转变为-βA 12T iO5,同时使未转化的金红石、-αA l2O3完成固相反应。对比表明x相的转变温度具有阈值特征,前驱体的微细化使之大大降低。本研究首次发现,伴随-βA 12T iO5在1 100℃下的热分解,该待定归属相重新出现,说明该相随热过程条件改变具有生成-消亡-重新生成的可逆性。它的消亡及重新生成体现出同-βA 12T iO5此消彼长的相关性。它应该是除-βA 12T iO5、A 12T i7O15以外的第三种铝、钛复合氧化物。  相似文献   
133.
浅析小浪底水库蓄水对库区济源段煤矿采空塌陷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浪底水库建成运行后,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抬升,库水通过一1煤底板和其采空区顶板裂隙进入其它煤层和采空区,造成采空区顶板岩石的软化,引发地裂缝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煤矿生产的安全。本文就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对库区济源段煤矿采空塌陷区及煤矿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4.
1987-1997年这十年中,GIS已从商业推广深入到地球科学,并应用于矿产勘查,GIS地图形,图像和数据表提供了计算环境,并为数据传输,可视化,分析,模型和空间决策支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采用GIS技术,可方便地通过集成勘查数据群生成矿产资源远景图,并可根据先期勘查程度选用于知识的或基于专家系统的预测方法,迄今为止的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方法在勘查模型的确定,各单元与不同的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基本联系,  相似文献   
135.
本文讨论可信的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化仪器记录资料的统一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6.
中国古地磁数据表(2)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里发表的是自数据表(1)发表以来(林金录,1987)到1988年底所发表的古地磁数据。数据取舍的原则与表1相同。第一栏编号中的头两个字母所代表的为:NC——华北,SC——华南,TB——青藏,TR——塔里木。例如,NC2.01代表华北地块在数据表(2)中的第1号数据,余者类推。对青藏高原的数据,为了进一步注明其来自哪个地体,编号中增加了第3个字母,它们代表的地块如下:H——喜马拉雅地体,L——拉萨地体,Q——羌塘地体,K——昆仑地体。采样点数(R)栏中,数字下面加有横线者,则代表独立研究的次数(如NC2, 16为4个独立研究的平均值),统计分析是以研究次数为单位进行的。退磁方式(TR)栏中,T代表热退磁,A代表交变退磁, C代表化学退磁。反向比例指反向磁化标本占标本总数的百分比。有些文章只报道存在正反两种极性,但没有具体给出正反磁化标本的比例,此时则随意假定反向比例为50%。  相似文献   
137.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如:城市垃圾堆放,工农业排污,放射性废弃物的地下弃置等,无论在污染质的数量上或在污染范围上都在迅速的增长,结果使地下水水质朝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因此人们已越来越关心地下污染质运移规律的研究。而数学模型则是研究和模拟地下水污染质(或称溶质)运移规律的一种很好的工具。 目前已有的数学模型多数是用来研究  相似文献   
138.
石炭纪末古地理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发表的石炭纪古地理重建图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对亚洲各板块位置的认识上。例如,过去的重建图中华北和华南在石炭纪末都处于北半球40°—50°纬度带,但是,地层古生物资料清楚地表明,它们当时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环境。这是因为在编制上述古地理图时(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华南和华北等东亚和东南亚地块还没有可靠的古地磁数据,因而这一地区的地块的位置是由距它们最近的西伯利亚地台的地极位置推算出来的。但是,由于这些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台自石炭纪以来曾发生过相对运动,因此,上述作法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9.
湖北丰山铜矿田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境内,濒临长江南岸,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带中一个重要的铜矿田,包括丰山洞、李家湾、鸡笼山三个矿床。其中以丰山洞铜矿规模最大,矿化作用类型较多,本文将只讨论丰山洞铜矿的矿化类型及其演化模式,其他两矿床将在另文中讨论。  相似文献   
140.
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达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城市地区已成为环境地质研究的重点地区。城市环境地质研究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如城市用水管理,土地规划利用,天然和人为工程设施所引起的灾害地质的防治,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和排放等等,均属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