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用钻孔数据求岩层产状的BASIC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程序可对一个钻孔连续三次进尺资料的计算,确定在该三次进尺内地下岩层的产状。具速度快、精度高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并对在三次进尺内岩层产状有逐渐变化和在度量数据时的人为误差具有一定的处理和纠正能力。例1某钻孔连续三次进尺的数据见表1。该实例在三次进尺内岩层产状逐渐变缓,在赤平投影图上三个小圆既不相交也不相切,需要人为取折中值作为产状。本程序  相似文献   
42.
利用钻孔资料确定岩层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确定某深度岩层产状是通过建立标志层,且把它在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相邻钻孔中出理的深度换算成绝对高程后,用“三点法”几何求解,或者经过对地表岩层产状的系统测量和分析推测得出。本文将介绍利用一个钻孔连续三次进尺(我任意三个钻孔)的资料,用“数学计算法”求其深度岩层的产状,并且对一个钻孔从上到下每三次进尺迭进计算一次,确定钻孔经过的岩层、褶皱轴面、断层面产状及断层性质,编出完整的钻孔剖面。  相似文献   
43.
下扬子地区三迭系下统瘤状灰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4.
浙江江山地区地质影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976年的航空相片为主要工作图像及1997年的陆地卫星TM图像为参考图像,研究了浙江江山地区岩石地层、地质构造的影像特征。对厘定的17个岩石地层单位,以上横塘、伍家弄、藕塘底三个典型地层剖面位置为样区,分析和总结了各地层单位的影像特征。实践证明,运用60、70年代的航空相片和90年代的陆地卫生TM图像资料,对当前江山地区植被覆盖度高、土壤发育或地形地貌复杂,地质工作者难以涉足的地区进行l:5万区域地质填图,特别是填制“组图”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各种地质体影像特征的认真分析和总结,并结合野外实地检查验证,可在遥感图像上划分地层单元。勾绘地层界线和解译地质构造。这对加快我国l: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步伐,提高填图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5.
浙江江山城建区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详细研究了浙江江山城建区的地层、岩性和构造,分析了这些基础地质条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城建区地层复杂,出露了晚元古代以来13个组的地层,还有侵入岩和火山碎屑岩出露。地质体中的层理、接触面以及软弱夹层对地质体的结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城建区内碳酸盐岩分布最广,有岩溶塌陷现象,对城市建设不利。侵入岩、火山碎屑岩和砂岩,坚硬致密,风化裂隙不发育,是很好的建筑基岩。志棠组含砾粗砂岩、硅质岩岩性虽然较坚硬,但多被断裂破碎,对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页岩、泥岩和粉砂质页岩属软质岩石,易变形。城建区断裂构造发育,对城建区的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影响,但区内无新的构造活动,无大于4.5级地震的历史记录,地震烈度为Ⅵ度,城建区所在的区域地壳稳定。根据基岩、土层和断裂构造的性质和特点,笔者把城建区划为三个级别:一级区,适宜重大工程的建设;二级区,进行高层建筑时要预先实施岩溶地基处理;三级区,工程条件差,应避开建设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46.
浙江江山奥陶系宁国组疑源类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江奥陶系宁国组的凝源类化石,计16属,以Baltiphoeridium,Leiosphaeridia,Multiplicis phaeridium,Peteriosphaeridum,Rhopaliophora最常见。结合其它地层古生物资料,简要讨论这些微体化石的地层及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47.
江西省分布有123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简述了丹霞地貌的分布特征,对其地质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目标评价体系结构,通过模糊赋分法对江西省丹霞地貌主要景区进行初步的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合理开发该省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8.
赣中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古化石资料和前人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基底变质岩原岩时代为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对这套变质岩的原岩组成和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大部分变质碎屑岩样品以中等Si O2含量、高的K2O/Na2O值和较高的Fe2O3T+Mg O及低的Ca O含量为特征。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具有∑REE总量较大、轻稀土富集和Eu亏损的特征。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解中各样品的总体组成模式相当接近,稀土配分型式为右倾式,与后太古宙页岩和上地壳相似。西蒙南图解和涅洛夫图解表明,神山组原岩主要为复矿物砂岩和长石砂岩,库里组原岩主要为石英岩质砂岩及长石砂岩;上施组原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及少量硅质泥灰岩、泥质砂岩。结合变余构造特征分析认为,这套变质碎屑岩形成于滨浅海—陆棚沉积环境。所有样品中Th/Sc比值变化范围较小(0.5~1.1),而Zr/Sc比值变化范围较大(8~24),揭示了变质岩源区成分复杂,可能经过多次沉积循环。在Th-Sc-Zr/10和La-Th-Sc图解中,大部分数据落入大陆岛弧区,说明该套岩石可能沉积于靠近大陆岛弧的相关盆地。Hf-La/Th图解表明,原岩的物源大部分来源于古老地层的抬升剥蚀,酸性岛弧源区仅占少数,说明其沉积时期岩浆活动并不明显,而物源区伴有构造隆升,结合地化特征分析推测赣中相山基底变质岩原岩形成于华夏地块与扬子板块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残留海盆。  相似文献   
49.
归纳并总结了前人对碎斑熔岩的产出位置、产状特征、分带性、岩石结构、岩石类型归属、成岩温度及长石矿物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认识,对碎斑熔岩的构造属性、碎斑熔岩与火山碎屑沉积岩、花岗斑岩存在的演化关系及碎斑结构成因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原来的碎斑熔岩在空间上应为火山口附近至火山颈相或火山通道相区间的过渡性岩石类型,而不是某一种岩性,应根据岩石特征和野外产状分别归为熔岩或花岗斑岩的岩石名称,这种过渡岩石类型作为整体可考虑定名为碎斑熔岩体。  相似文献   
50.
藏南罗布莎铬铁矿床铬尖晶石矿物学与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床是我国目前研究程度最高、规模最大、地幔橄榄岩相对新鲜的豆荚状铬铁矿床,主要工业矿体产于蛇绿岩壳-幔边界(即岩石莫霍面)以下方辉橄榄岩相带一定层位中,主要有块状、浸染状和豆状等矿石类型。罗布莎铬尖晶石成分变化范围大,依据铬尖晶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学研究至少可识别出3个期次铬尖晶石:(1)成矿前期铬尖晶石,主要以熔蚀残斑晶、出溶晶及少量自形晶形式产于方辉橄榄岩中,以富Al2O3为特征,Cr#值变化范围大(17.19~66.30),且大部分小于60,并与Mg#值呈负相关关系,由出溶晶,残斑晶到自形晶铬尖晶石,总体表现向富Cr、Fe的方向演变;(2)成矿主期铬尖晶石,可分为早、晚2个阶段。早阶段铬尖晶石主要以它形晶产于不同类型铬铁矿石中,部分呈自形-半自形晶产于铬铁矿体的纯橄岩外壳中,主要以富铬为特征,矿石中Cr#值变化范围小(70.08~87.03),均大于60,其中块状铬铁矿具有最高的Cr#和Mg#,由纯橄岩外壳中副矿物铬尖晶石向豆状、浸染状矿石以及块状矿石演变过程中,铬尖晶石化学成分总体向更富Cr、富Mg方向演变;晚阶段铬尖晶石:主要以自形-半自形晶产于具堆晶结构的纯橄岩相带中,成份上以更加富而贫Al2O3,且具有最低Mg#(18.79~44.77)值为特征;(3)成矿晚期铬尖晶石,主要以网状集合体产于豆状-网脉状(眼眉状)矿石中,以更贫Al、富Fe为特征,具有最高的Cr#值和低的Mg#值。综合研究表明,罗布莎铬铁矿中的铬主要来自原始地幔岩本身,且主要来自于地幔橄榄岩中2种辉石的不一致熔融和对副矿物铬尖晶石的改造,原始富铬矿物可能来自地幔深部的八面体硅酸盐矿物。罗布莎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多成因、多种构造背景下成矿特征,成矿作用过程经历了由大洋中脊(MOR)扩张环境向岛弧体系俯冲环境的转变过程,洋内俯冲带之上(SSZ)的弧间盆地环境是形成冶金级豆荚状铬铁矿的最为有利构造环境。研究提出了罗布莎铬铁矿的"三阶段"成矿模式,即,经历了大洋中脊预富集阶段,俯冲带之上主成矿阶段及之后的构造抬升改造阶段。纯橄岩与方辉橄榄岩接触带之下的方辉橄榄岩相带是寻找较大规模铬铁矿床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