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滨海城市的土地开发利用及其优化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以大连市为例,依据2002-2013年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对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借助碳排放量计算模型核算其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碳排放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在低碳目标下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优化配置,以此保证滨海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从2002到2013年,各个土地类型在利用数量上发生明显变化。其中耕地面积先由2002年的2 500 km~2增加到3 950 km~2,又减少至2013年的3 291 km~2;林地面积减少了1 858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54 km~2;(2)大连市碳排放总量增加1 695.8万t,各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排放的贡献率差异显著,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占总量的98%,耕地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不足2%;(3)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密切,建设用地、林地与碳排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7 4和-0.970 1;(4)线性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下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量比大连市2020年规划下的碳排放总量减少96.79万t。  相似文献   
12.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形态及其变异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青岛、浙江、上海和厦门四地的三角褐指藻藻种及单个细胞克隆后多个藻株的形态及其变异现象进行了比较研究。青岛、上海藻种短期培养后,培养液细胞基本由梭形细胞组成;浙江和厦门藻种则基本由三出放射形细胞组成。正常培养液中卵形细胞比例均在0.1%以下。特定条件下,梭形和三出放射形细胞均能产生卵形细胞,卵形细胞也能发育成梭形或三出放射形细胞;三出放射形细胞可能经“突变”或“定向变异”转变成梭形细胞,而梭形细胞培养液中没有出现三出放射形细胞。培养液比重、温度及光照条件的改变短期内对细胞形态类型的转变没有明显影响;淡水和低温(4℃~8℃)的长期胁迫能使梭形和三出放射形藻株发生高比例的卵形细胞。  相似文献   
13.
发挥好农业气象信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气象知识的丰富积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现阶段解决农业生产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灾害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它的应用将能部分改变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气象信息系统在信息监测、采集、处理和信息服务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初至波拾取是地震资料处理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为解决我国西部沙漠、黄土塬、戈壁等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致使初至波拾取准确率不高的难题.本文创新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技术——UNet++神经网络应用于初至波智能拾取.输入原始地震数据及少量初至时间的标签数据进行监督学习,并建立UNet++模型,应用西部某工区地震数据测试,实验证明,UNet++模型性能稳定,炸药震源初至波拾取准确率达到98%,可控震源初至波拾取准确率达到98%.此外,本方法与商业软件、U-net网络的初至拾取对比表明,UNet++优势明显,具有准确率高,抗噪能力强,性能稳定、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资金匮乏一直是多数海洋特别保护区难以开展有效管理的制约因素之一。文章在借鉴国内外保护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海洋特别保护区如何在保证保护区资源和生境质量不发生明显退化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自我创收潜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价值,以有效解决其经费短缺的难题;同时,为更好地度量和评价海洋特别保护区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探讨构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指标选择的原则与筛选方法展开述评;最后提出有助于海洋特别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围填海和自然岸线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设,切实解决我国围填海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文章基于2002—2018年全国围填海和自然岸线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围填海和自然岸线生态环境监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达标形势严峻;违规审批、处罚不力和监管不到位等导致大量围填海闲置以及自然岸线受损严重等问题;法律层面的滞后是造成监管不足的因素之一,建议尽快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工作,从强化围填海事前审查、完善围填海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自然岸线监管保护、提高围填海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强化地方监管责任5个方面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大连湾跨海交通工程为例,分析其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结果表明:工程建设符合海域总体布局,不影响旅游休闲娱乐区、保留区和港口航运区的基本功能,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海域使用管理要求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即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划;通过研究用海类型和方式较复杂的大型用海项目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的基本模式,有利于同类项目的海域使用审批和管理;同时提出制定相关标准,进一步规范论证、审查和评审等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大连市海岸线的保护与利用,促进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文章根据大连市海岸线(大陆岸线)的自然属性和开发利用程度,基于"三级保护"制度,分析大连市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原生岸线占比较低,须采取有效措施整治修复,并适当加固和维护具有生态功能的岸线,保证自然岸线保有率约在36%;渔业岸线利用率最高,黄海以渔业、临港产业、旅游业和工业等为主,渤海以工业和渔业为主;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分布在金普新区,大连市市辖区和旅顺口区黄、渤海海岸,限制开发岸线主要分布在黄海庄河市境内和渤海长兴岛东侧海岸,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分布在黄海大连湾、大窑湾以及渤海太平湾、金州湾。未来应"一段一效"地推进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机制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9.
沙坝—潟湖是一类持续处于动态平衡调整过程中的地貌系统,具有河口典型的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文章从物源供给特征、外部干扰特征和沙坝—潟湖系统结构特征3个方面考虑,构建了沙坝—潟湖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模型,用于评估浮渡河河口沙坝—潟湖稳定性。结果表明:2001—2012年沙坝—潟湖稳定性明显下降,河口筑坝、围海养殖等海岸开发活动强度的增加是引起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人类干扰活动较小的阶段,沙坝—潟湖稳定性会逐步调整并趋于动态平衡,但很难恢复原始稳定状态。沙坝-潟湖海岸是海岸整治修复的重要对象,采用量化指数方法识别沙坝-潟湖海岸演化趋势,可进一步增强海岸整治修复对策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人类合理利用资源的评判基础,近年来沿海地区的围填海现象明显增加,因此研究其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在遥感和ArcGIS技术支持下,通过解译营口市区2004、2009和2014年TM遥感影像,获得不同土地类型的基础数据;采用Costanza分类系统和服务单位价值的计算方法,对研究区2004-2014年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分析近10年营口市区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计算各生态群落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差异,分析其差异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营口市区内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04年的6 139.1万元降低到2014年的3 700.3万元,降幅明显,约为40%,其中2004-2009年降幅最大,约为37%;(2)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远小于海洋生态系统,两者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0%和90%,且近10年间,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幅度小,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幅度大;(3)各生态群落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差异,并随着时间变化差异减小;(4)营口市区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主要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情况下,水体面积减少,加之沿海基地建设,围填海现象比较明显,从而导致占总价值主体的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