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6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透岩浆流体成矿体系   总被引:35,自引:10,他引:35  
根据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熔浆体系与含矿流体体系可以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地质体系,它们因相互需要而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系。当熔浆与流体发生解耦时,可以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因此,可以将透岩浆流体成矿体系进一步划分成正岩浆成矿体系、接触带成矿体系、远程热液成矿体系和火山热液成矿体系。如果熔浆具有很强的流体圈闭能力,所有的含矿流体都将被封存在岩浆体内,并随着岩浆的固结而析出成矿物质,形成正岩浆矿床。当岩浆具有较高的渗透率且含矿流体逸出岩浆体时,如果岩浆的直接围岩具有较强的捕获成矿物质的能力,即发生接触带成矿作用。否则,含矿流体将在岩浆热驱动下远离岩浆体,形成远程热液矿床。如果有利的流体通道直达岩浆体,含矿流体甚至可以喷出地表或其附近,形成火山热液矿床或水底喷流沉积矿床。这种理论分析似乎与许多成矿事实相吻合,可以有效地指导区域成矿预测和矿床勘探。  相似文献   
32.
湖南炎陵印支期隔槽式褶皱形成机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查明湘东南印支期褶皱特征及形成机制,对炎陵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填图和野外观察。调查表明,泥盆纪跳马涧组与前泥盆纪褶皱基底间不整合界面在空间上组成背、向斜,表明褶皱基底参与了印支期褶皱作用。平面上,向斜出露宽度及延伸规模明显较背斜小,向斜转折端表现清楚且狭窄尖长,而背斜转折端没有清楚显示;剖面上,不整合界面靠近向斜核部产状陡,向两翼方向迅速变缓。反映出背斜平缓开阔、向斜紧闭狭窄且侧翼呈上拱尖棱状的隔槽式褶皱特征。印支期褶皱呈北北东向,横跨在前泥盆纪褶皱基底中加里东期北西向褶皱之上,但未对加里东期褶皱造成明显地叠加改造效应,说明前泥盆纪地层在印支运动中没有发生明显地弯滑褶皱作用。露头显示,褶皱过程中盖层未沿不整合界面产生明显滑脱。因此,认为炎陵地区隔槽式褶皱形成于基底(厚皮式)横向收缩与压扁作用,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其隔槽式褶皱不可能是盖层沿基底滑脱的产物,纠正了前人的薄皮式观点。  相似文献   
33.
碰撞造山带斑岩型矿床的深部约束机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在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俯冲板片断离触发了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下地壳部分熔融和冈底斯岩基带以及同岩基斑岩的产生.在此过程中,幔源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残余和地壳分异过程中下沉的镁铁质块体,构成了加厚下地壳.随着造山岩石圈的冷却和加厚下地壳重力不稳定性的增加,岩石圈拆沉作用触发了后碰撞斑岩型岩浆活动.与此相应,碰撞造山带斑岩型矿床可以形成于同碰撞和后碰撞两个不同的构造阶段.同碰撞成矿作用发生于岩基带形成时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底侵幔源岩浆及更深部的含矿流体,其触发机制是俯冲板片的断离.后碰撞成矿作用发生于加厚下地壳冷却之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新生矿源层和更深部的含矿流体,其触发机制为岩石圈拆沉作用.在同碰撞构造阶段,伴随着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深部流体和幔源岩浆所含的成矿物质被注入到岩基岩浆中,与从岩基岩浆源区萃取的成矿物质汇聚在一起,一部分受岩基热的驱使上升成矿.由于流体中成矿元素的浓度强烈依赖于压力,另一部分成矿元素则滞留在难熔残余中形成新的矿源层.当发生岩石圈拆沉作用时,由此矿源层部分熔融形成的斑岩岩浆将相对富含成矿物质,导致碰撞造山带第二次成矿作用大爆发.  相似文献   
34.
通过地面地质调查、样品分析测试以及前人资料收集利用,全面查明了区内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发育特征,系统总结了区内矿产资源概况和成矿地质条件。针对有关区域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及成果:确定了南华系—寒武系中砂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反映其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确定了中三叠世后期印支运动表现为NWW—SEE向区域挤压下的陆内俯冲造山,提出了印支运动中NW向基底隐伏断裂的左行走滑导致部分地区构造线走向偏转,炎陵—汝城一带发育的印支期隔槽式褶皱形成于基底(厚皮式)横向收缩与压扁作用;确定了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3阶段花岗岩的时限分别为233~210 Ma、174~135 Ma、130~85 Ma,形成构造环境分别为后碰撞、后造山和陆内裂谷;通过热年代学分析揭示了湘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山体隆升过程;厘定出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中生代构造发展框架;分析表明构造体制差异可能是造成湘东南燕山早期花岗岩成矿能力强于印支期花岗岩的关键原因,燕山早期钨锡多金属和铅锌多金属2类矿床组合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岩石圈结构和深部热扰动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35.
洞庭盆地两护村孔孢粉组合及其气候与地层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两护村ZKC1孔位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的东南部,孔内第四系(底部跨上新世)厚达294 m,为河流和湖泊沉积,自下而上依次为上新世—早更新世华田组、早更新世汨罗组、中更新世洞庭湖组、晚更新世坡头组以及全新统等。对ZKC1孔第四系进行了详细的孢粉分析,自下而上划分出16个孢粉组合带。ESR年龄和孢粉组合及其反映的气候特征指示华田组下段形成于上新世末。根据孢粉组合特征,结合构造—沉积演化和区域气候背景,重塑洞庭盆地上新世末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上新世末期由孢粉带Ⅰ和Ⅱ指示具暖干气候。早更新世经历了凉干(孢粉带Ⅲ、Ⅳ)→暖湿间凉干(孢粉带Ⅴ~Ⅶ)→冷干间温湿(孢粉带Ⅷ~Ⅹ)→暖较湿(孢粉带Ⅺ,Ⅻ)的气候演变过程。中更新世早期无孢粉样品(洞庭湖组下部砾石层),其沉积环境暗示冷干气候条件;中期由孢粉带ⅩⅢ反映出暖稍湿的气候特征;晚期因构造抬升缺失沉积,同期湿热化事件指示暖湿气候。晚更新世早期缺乏沉积,据区域对比应为寒冷气候;中期由孢粉带ⅩⅣ指示温较湿的气候特征;晚期缺失沉积,系寒冷气候下区域海平面下降所致。全新世经历了暖稍湿(孢粉带ⅩⅤ)→暖稍干(孢粉带ⅩⅥ)的演变。上述气候演变过程与ZKC1孔化学蚀变指数曲线反映的气候演变过程以及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演化基本吻合。以孔深140 m为界,上部孢粉数量显著高于下部,种属也更为丰富。这一变化很可能对应于一次重要的地质事件,其成因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6.
第四纪洞庭盆地澧县凹陷构造活动特征及动力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第四纪澧县凹陷为洞庭盆地西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通过地表观察和钻孔资料,对澧县凹陷及周缘第四纪沉积物和地貌及其反映的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构造活动的动力机制.澧县凹陷呈由南、北西、北东边界正断裂所限的三角形.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边界正断裂强烈活动,凹陷区大幅沉降,充填了一套以砂砾层为主的沉积,其厚度自凹陷边缘向中央增加;正断裂下盘局部存在较大幅度沉降.与此同时,澧县凹陷南面、西面的外围地区产生构造抬升,形成由冲积层组成的多级基座阶地.中更新世晚期开始凹陷区及周缘地带整体抬升,凹陷区北部及凹陷南缘产生自西向东的掀斜,凹陷区北部形成小型褶皱构造.上述构造活动特征指示澧县凹陷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具断陷盆地性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具拗陷盆地性质.提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构造活动与地幔上隆有关:深部地幔上涌对地壳加热,使凹陷区中地壳韧塑性物质膨胀而向周边侧向迁移,尔后冷却收缩致上层地壳"塌陷"而产生整体性下拗沉降,并于下沉块体侧翼发育正断裂.此外,重力均衡机制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构造活动可能与深部物质蠕移运动的弹性回返以及板块尺度的物质运动和挤压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7.
对雪峰山中段绥宁-靖州(会同)-天柱-新晃剖面的研究表明,雪峰山中段的变形自东向西减弱,由东部的向西倒转紧闭褶皱过渡到西部的开阔褶皱。东部(绥宁-靖州段)卷入褶皱的为南华系和震旦系—下古生界,褶皱样式表明东部在南华系与板溪群之间存在一区域性的滑脱面,本段缩短11km。剖面西段(靖州(会同)-天柱-新晃段)卷入变形的为板溪群、南华系和震旦系—下古生界,主要滑脱面位于板溪群下部或冷家溪群与板溪群之间,该段缩短46km。东西2段之间的界线是早期控制板溪群和南华系沉积的正断层。研究得出的缩短量为最小值,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古生代雪峰山逆冲推覆距离不大。雪峰山中段石炭系与南华系之间的超覆不整合、靖州盆地的构造属性和雪峰山剖面的变形特征显示,雪峰山中段的变形发生在早古生代。雪峰山早古生代变形是早期裂谷的反转,属薄皮构造。  相似文献   
38.
湘西南震旦纪长安期沉积相变与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南长安期沉积存在差别显著的3个相区,自西而东各相区厚度依次变大,其形成机制为同沉积正断裂,同沉积断裂及同期于青白口群岩门寨组和牛牯坪组中发育的顺层剪切褶皱主砂岩墙,区域裂陷海盆及拉张成历的坡基玄武岩的发育等表明,长安期扬子陆块东南缘为区域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39.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地貌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可划分出7类一级地貌类型:强抬升断块区、弱抬升断块区、低丘区、早期夷平面残留区、晚期准夷平面分布区、冲洪积平原、残积缓丘区等。通过相关沉积物的光释光和石英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以及覆于早期夷平面、后期山丘、夷平低地或堆积台面等之上的火山岩年龄测年,重塑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中新世中晚期—上新世中期为主夷平面发育时期,上新世晚期(3.7Ma)主夷平面解体,强(弱)抬升断块区和低丘山地等开始形成。早更新世早期在低丘区中形成夷平低地或堆积台面,中后期抬升断块区与低丘区相间的地表形貌特征进一步强化。中更新世早期(0.64Ma)残积缓丘区形成,中期(0.43Ma)嵩华山北面形成一级冰斗,中后期(0.365Ma)低丘区主要斜坡地貌成型,末期(0.178Ma)强抬升断块区的主要沟谷地貌基本成型。晚更新世以来主要河流阶地形成,其间在0.037Ma前后冲洪积平原形成。  相似文献   
40.
湘东南汝城盆地为一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初期的陆相盆地。下侏罗统心田门组和高家田组主要为内陆湖泊—沼泽相碎屑岩沉积,夹有明显受地壳混染并具低钾高钠特征的板内拉斑玄武岩,表明早侏罗世汝城盆地为同造山上隆伸展裂陷盆地。中侏罗统千佛岩组与下伏高家田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千佛岩组下部具类磨拉石沉积特征,上部局部含高家田组玄武质火山碎屑,地层呈西倾单斜式,盆地西缘为逆断裂所压覆等,表明中侏罗世初期汝城盆地为挤压收缩盆地,形成于造山构造环境。结合中生代地质构造发展框架及燕山早期晚阶段后造山花岗岩的大量发育等,认为湘东南及湘粤赣边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初期属陆内同造山构造环境,中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为后造山构造环境。汝城盆地性质的确定对深入研究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