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白马南地区长81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包裹体测温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白马南地区长81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认为该区长81储层处于晚成岩A期阶段,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地破坏了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该区长81储层发育次生孔隙相、泥质杂基压实相、自生碳酸盐胶结相和自生绿泥石胶结相,储层成岩相发育状况决定了孔隙结构的发育特征。发育次生孔隙相的砂岩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而云母与泥质杂基压实相和碳酸盐胶结相发育的砂岩具有很差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82.
川口油田长6段油层组储集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李文厚  柳益群 《岩石学报》1998,14(1):117-127
在分析陕西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对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河道砂体是区内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浊沸石、方解石、绿泥石的胶结、化学压实作用和浊佛石、长石的溶解作用是影响砂岩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孔隙的演化与盆地的演化密切相关。长6油层组及其上下层位构成了一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长61和62段是川口油田的主力油层。  相似文献   
83.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地质热历史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测温、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火山岩40Ar-39Ar定年等综合分析方法, 再探吐-哈盆地热历史, 认为基岩埋深、热流值、岩浆活动、构造运动是影响本区地温古高今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大断裂处高变化规律的重要因素. 幔源热、印支构造热事件对下二叠统上部烃源岩和中上三叠统烃源岩在印支期成熟有巨大的影响, 而地热增温和早燕山运动弱构造热事件则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在侏罗纪内相继成熟提供了必要的热源.  相似文献   
84.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白云岩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的芦草组碳酸盐岩是盆地内重要的储集岩之一,碳酸盐岩中50%以上为白云岩。有纹层状白云岩和斑块状白云岩两种,前者白云石自形程度较好;后者白云石为含铁白云石交代方解石而成,铁白云石晶体粗大,自形程度差,其形成时间晚于纹层状铁白云石。白云岩的Mg/Ca值均小于1;Sr的含量为31×10^-6-527×10^-6,平均为217.8mg/kg;方解石和白云石的δ^18O差值大多数小于6%;芦草沟组膏岩并未普遍存在,盐度指数Z平均为124.43。通过对上述特征综合研究认为,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的芦草组白云岩为混合水成因,并建立了相应的白云石化模式。  相似文献   
85.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黑色岩系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除传统认识的陆源物质沉积成因外,火山物质沉积和热水沉积逐渐得到关注和认可。选取盆地东南缘瑶曲衣食村长73段野外露头剖面,进行系统观察和无间距采样,并借助显微镜、X衍射、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对黑色岩系沉积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剖面中一部分的“黑色泥岩”和“粉-细砂岩”分别是尘凝灰岩和粉-细砂级凝灰岩,在纵向和横向上发育规模显著; 2)热水沉积产物丰富,包括水铵长石+黄钾铁矾+黄铁矿、重晶石+非晶质SiO2、斜长石的钠长石化等矿物组合,它们与陆源碎屑沉积间互,受浅湖-半深湖相沉积、重力流沉积、远源火山碎屑沉积以及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的共同控制。上述特殊成因的黑色岩系既可以成为优质烃源岩层,也可成为优质储集体,对于油气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烃源岩及其古环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冯乔  柳益群  郝建荣 《沉积学报》2004,22(3):513-517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分布于马朗凹陷和条湖凹陷西南部边缘,主要由碳酸盐岩和暗色泥岩组成,是盆地主力生油岩。碳酸盐岩、伽马蜡烷指数(GI)、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表明芦草沟组沉积于咸水-半咸水古水体环境中,其主要沉积中心位于盆地西南边缘东侧,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与区域构造延伸方向基本一致。芦草沟组时期的原型盆地范围比现在大,尤其是原型盆地的西南边界应位于现在边界的更西南部,从其碳酸盐岩厚度和伽马蜡烷含量的变化来看,三塘湖盆地与相邻的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呈相互独立分隔的状态。  相似文献   
87.
柳益群  袁明生 《沉积学报》2000,18(4):595-599
众多地质工作十几年的系统深入工作使吐-哈油田侏罗系的煤成烃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然而,侏罗系煤系泥岩和煤岩成烃的潜能不足以解释目前吐-哈油田的油气藏形成规模,在吐-哈盆地西部科牙依凹陷三叠系中首次发现的厚层烛藻煤,具有类型好,品质高、生烃潜能大的特点,是该盆地最好的烃源岩类型,该类煤的发现不但对评价该地区前侏罗系生油前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侏罗系煤一类型多样化也具有启示,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烛藻煤即可能是台南凹陷前侏罗系油藏生烃物质之一,又可能对侏罗系油气藏有所贡献,在中三叠世时的科牙依凹陷和台北凹陷,早侏罗世时台北凹陷中部的丘东洼陷,早二叠世晚期的台北凹陷北部等地区均为炎热半干旱、半咸水、强还原的深湖环境,均可能发育丰富的烛藻煤等腐泥煤尖,它们与湖相泥岩共同对吐-哈油田的油气藏形成提供了生烃物质,吐-哈分  相似文献   
88.
三塘湖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出露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考克赛尔盖山、三塘湖乡、大黑山及淖毛湖一带,位于克拉美丽断裂带北侧.主要岩石组合为基性、中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同源岩浆产物,其中的玄武岩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明显的Nb-Ta-Ti负异常.石炭系火山岩源于亏损地幔,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曾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并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过程.综合地层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三塘湖石炭系火山岩应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构造环境.利用锆石U-PbLA-ICPMS获得安山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328.9±1.9)~(331.3±2.3)Ma,该年龄代表了安山岩的成岩年龄.结合区域内的地质记录、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准噶尔洋北缘的俯冲消减作用在早石炭世已经存在,三塘湖火山岩形成于准噶尔洋早石炭世俯冲作用诱发的岛弧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89.
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湖相白云岩成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发育湖泊背景下的白云岩、灰岩、黑色泥岩、页岩及碎屑岩的互层沉积。白云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粉—泥晶白云岩,主要由含量约70%的泥晶白云石和含量约30%的粉晶白云石构成,白云石有序度为0.48,扫描电镜下主要有菱形、他形、球状和管状4种微形态,自形程度较好的菱形晶体多为含铁白云石;另一类为方沸钾长白云岩,主要由晶粒为0.08~0.35mm的细粒方沸石、泥晶钾长石(透长石)、泥晶白云石和铁白云石构成,个别为粗晶白云石,白云石有序度0.58。与粉—泥晶白云岩中的白云石相比,方沸钾长白云岩中的白云石以高的铁、锰含量为特征,扫描电镜下多为半自形的菱形晶体。两类白云岩中白云石的有序度均较低,且均为富Sr白云石,内部均缺乏次生交代证据。通过对两类白云岩成分、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差异性分析,认为尽管两类白云岩都形成于浅—半深湖相强还原沉积环境,但是它们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粉—泥晶白云岩具有原生沉淀白云石的特征,其中球状及管状的白云石可能与微生物吸附作用有关,而他形及菱形的白云石为直接沉淀的原生白云石;另一类方沸钾长白云岩中的白云石及铁白云石可能与湖底热泉的喷流沉积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0.
对新疆东北部地区二叠纪构造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前人已经做过很多工作,但争议较大。本文通过对位于新疆东北部边缘的三塘湖盆地二叠纪火山岩常量、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及讨论,为恢复二叠纪盆地性质与古构造环境提供岩石地球化学约束。研究区内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安山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以及少量英安岩和流纹岩。显示亚碱性系列特征。玄武岩常量元素总体显示高Ti的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含量比值(LREE/HREE)在3.8和8.35之间变化,不同岩石类型均具有LREE富集的特征,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Eu异常不明显(8Eu=0.92~1.13):微量元素LILE富集,Nb、Ta相对于La强烈亏损,具有较明显“TNT”负异常,不相容元素丰度并不很高,判别图解投入板内玄武岩及火山弧玄武岩区域,总体上既显示板内的构造环境,又携带俯冲带地球化学信息,与“滞后弧火山岩”特征类似,但是缺少CFB端元。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前人的研究结果,新疆北部地区晚石炭世至二叠纪处于造山后期伸展裂陷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