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土地利用评价考核和供后监管是国有建设用地有效利用的基本保障程序。近年来,建设用地审批完成但未供应的土地日渐增多,导致大量批而未供土地囤积。面对一边是日趋严峻的土地供需矛盾,另一边却是不降反增的批而未用土地总量的情况,就需要政府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加大力度,多管齐下,提高农用地征转后的土地供应比率,促进  相似文献   
52.
为适用于水深在10 m以深30 m以浅距离海岸带上百千米的近海大陆架固体矿产勘探要求,同时满足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东部海区科学钻探工程施工”项目CSDP-02井的钻探施工需要,根据以往简易海上平台研制的经验及基础,借鉴大型石油钻井平台的设计理念,研制出了一款多功能浅海钻探平台——“探海1号”。实际应用表明,效果良好。该平台甲板结构采用模块错缝搭接组合的创新形式以及可靠的桩体系统。介绍了该平台的方案设计、生产制造、海上安装以及应用效果情况。  相似文献   
53.
随着常规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贮藏量日趋减少,世界各国都潜在着矿物资源枯竭的危机,因此对能源的开发与研究,引起人们普遍的高度重视。但以前,对新能源开发利用,都是以单独利用的方式,存在着电容量差的问题,因为都受到地理条件和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时间而各有差异,表现出不稳定的特性,例如太阳能有昼夜阴晴的问题,潮汐能有涨潮和退潮;常温发酵沼气池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沼气发酵原料有季节性收获;风的季节性变化和每天随机变化无常,骤起猛落,单独使用,不并网或蓄能是无法运行使  相似文献   
54.
皱纹盘鲍几种不同剥离方法养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河南祁雨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祁雨淘金矿床形成于高中温浅成环境。从早成矿期至晚矿化期,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盐度、pH值、fo2、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呈现系列变化。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属H2-NaCl-CO2体系,晚期有一定量大气降水加入。流体相分离作用是造成金矿床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6.
七、八月份关中地区大到暴雨有两种,一是强对流性,二是稳定性。武功、西安、临潼三机场依次位于关中西部,中部和东部,因此我们以此三站为准,其中有一站日降水量达到30毫米以上者即算做一个大到暴雨日,  相似文献   
57.
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一带东图津河组的确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伊什基里克山特克斯达坂一带地质调查,首次于该区发现了一套含晚石炭世双壳、珊瑚、腕足及植物化石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且其岩石组合及生物面貌与博罗霍洛山地层小区的上石炭统东图津河组可对比.东图津河组在特克斯盆地的首次确立,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至少说明在晚石炭世伊犁盆地与博罗霍洛山地块具有相同的沉积作用及其构造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8.
59.
60.
基于1985、2000、2017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模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对松嫩平原东部30年间土地利用转型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5~2015年,松嫩平原东部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分布界线清晰.土地利用强度持续增加,前期增加较快,后期趋缓.土地利用转型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小幅增加,前期变化剧烈,后期趋缓.土地利用转型方向较为稳定.重心转移轨迹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是1985~2000年,水域的转移轨迹向西北方向偏移76.34 km.松嫩平原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85年的0.395持续下降至2017年的0.36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2017年空间分布以中质量区和中低质量区为主,农业生产用地与草地、未利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变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