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21.
采集泰山南坡沉积物样品进行年龄和孢粉测试,结合泰山地区现代气候特征,研究泰山地区第四纪末次冰期时的古气候特征.样品年龄测定显示其形成年代为(30.54±2.59) ka B P,相当于末次冰期主冰期时代;孢粉组合显示较耐冷的针叶植物松属孢粉占优势,耐寒耐冷的“中华卷柏+蒿属+藜科”孢粉有较多出现,优势植物种群为“松属+...  相似文献   
222.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1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沉积与构造特征我国新疆东部著名的含煤、含油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具特色的背驮式盆地,它位于博格达山和觉罗塔格...  相似文献   
223.
大容山花岗岩带中石榴子石,堇青石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花岗岩带中石榴子石富MgO而贫MnO,并且具正成分环带构造,证明是原岩残留晶;堇青石与残留包体中堇青石成分相似,均属镁堇青石,Na_2O<0.33%,表明不是岩浆晶出矿物,而是岩浆源区残留晶。矿物谱学工作表明,堇青石中赋存原生CO_2和H_2O,某组成是矿物形成温度的灵敏指示剂;另一方面,由于挥发分的存在,“湿”堇青石畸变系数△不能反映硅铝有序度,而红外分裂指数能够及“干”堇青石△可能能够反映硅铝有序度。石榴子石-堇青石组合是理想的地质温压逸度计,它给出了大容山岩体及旧州岩体源区的T、P、f_(H_2O)和P_(H_2O)。  相似文献   
224.
225.
226.
227.
本文在实验室中对四组来自不同地区的致密砂岩和页岩的波速和波速各向异性开展了研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和波速应力敏感性测试,分析了引起致密砂岩和页岩各向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结果:(1)层理和微裂隙是引起致密砂岩各向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页岩的各向异性主要由定向发育的矿物成分导致,本研究中所用的致密砂岩各向异性强于页岩的各向异性.(2)平行地层方向的岩石波速高于垂直地层方向的岩石波速,超声波速随着应力增加而增加(3)波速各向异性随应力的变化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随应力增加而减弱的应力各向异性,与定向排列的微裂隙相关.第二阶段随应力不再发生变化的材料各向异性,与基质中的矿物成分相关.(4)利用体积应变获得的裂隙孔隙度,以及矿物成分含量验证了这两类各向异性,应力各向异性与裂隙密度成正比,材料各向异性与黏土矿物含量线性相关.(5)根据波速各向异性随应力变化的两阶段,可以定量区分裂隙和基质(矿物)对岩石各向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体积压裂的裂缝扩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8.
强震前重力场等位面二次偏微商异常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北京平谷台 1971~ 1977年获得的重力位 2次偏微商曲率值 K进行处理 ,消除降雨等噪声对观测值的影响 ,得到较真实的重力等位面弯曲变化值 KS。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 ,1975年 2月 4日海城 7.3级地震、1976年 7月 2 8日唐山 7.8级地震、1976年 11月 15日宁河 6 .9级地震、1977年 5月 12日宁河 6 .5级地震前 ,曲率值 KS均有明显的震前异常出现。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处理 ,求得各次地震前 KS值的真正异常变化量△ KS,并运用近似积分法求得异常面积与地震震级之间的关系 ,初步建立了预报方程 ,从而为单台重力异常预报不同距离发生的地震震级提供一种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229.
河西走廊东部强降温变化特征和典型环流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玲  丁文魁  马中华  刘蓉 《气象》2016,42(6):756-763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1961—2010年5个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计算了50 a强降温24 h(48 h)最低气温下降≥8(10)℃、最低气温≤4℃次数,采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区域强降温的时空分布以及强度等气候特征,然后利用19912010年ECMWF 500 hPa(2.5°×2.5°)数值预报格点资料,分析了该地强降温的环流特征,最后研究了强降温次数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地形地貌、地表植被以及山脉阻挡的影响,河西走廊东部强降温次数的地域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海拔较高的山区和北部沙漠边缘强降温次数明显多于绿洲平原区。强降温天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随着强降温站数的增多,强降温的次数在减少;24和48 h强降温年代、年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强降温次数时间序列均存在4~6 a的准周期变化,但未出现突变现象。强降温天气主要发生在1-5和9-12月,4月强降温次数最多。各强度强降温次数的变率较大,随着降温强度的增大,强降温次数迅速减少,24 h强降温强度呈较弱减弱趋势,48 h强降温强度呈较弱增强趋势。河西走廊东部强降温天气的典型环流形势分为西北气流型和偏北气流型两大类,其中西北气流型次数多于偏北气流型。河西走廊东部月强降温次数与表征高空冷空气的强度和移动路径的大气环流特征量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说明河西走廊东部强降温次数与高空冷空气的强度和移动路径的关系密切,高空冷空气的强度和移动路径是强降温预测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230.
随着GPS和GLONASS系统的现代化以及Galileo和BeiDou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GNSS正朝多频多系统的方向发展。本文对BeiDou B2/Galileo E5b短基线紧组合相对定位的模型与算法进行了研究,详细推导了BeiDou B2/Galileo E5b短基线紧组合相对定位的模型与算法,并对其定位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BeiDou B2与Galileo E5b频点的接收机间差分系统间偏差的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基线两端的接收机类型(包括固件版本)相同时,差分系统间偏差接近于0;基线两端的接收机类型不同时,差分系统间偏差较大,但具有长期稳定性,因此能够事先标定并作为改正数用于后续的定位中。最后基于BeiDou B2/Galileo E5b单频单历元相对定位试验对系统间紧组合模型的定位效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松组合模型,使用改正系统间偏差的紧组合模型能够显著提高模糊度固定的成功率,尤其是在遮挡比较严重、单系统可观测到的卫星数较少的情况下,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可以提高1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