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31.
云南镇沅金矿煌斑岩蚀变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泛分布于云南镇沅金矿、与金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根据岩石的蚀变相对强弱,本区煌斑岩可分成新鲜(弱蚀变)、蚀变两种。质量平衡方程对蚀变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的计算结果表明,引起本区煌斑岩蚀变的流体为一种含过渡元素、亲石元素、挥发性元素和亲硫元素(或成矿元素)的富硅、铝碱性流体,这种流体可能是本区煌斑岩岩浆演化到晚期分异出来的产物。关键词  相似文献   
232.
金矿床成岩成矿时差述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柳少波  王联魁 《地质论评》1996,42(2):154-165
国内外很多金矿床成岩与成矿有一定的时差。根据不同年龄测试结果所代表的意义,成岩成矿时差可以分为真时差、似时差和假时差。真时差是相对的,且较难得到,似时差是常用的,而假时差是由缓慢冷却、热扰动和样品的选择不当等因素造成。对成岩成矿时差的解释可归结为深部同源岩浆热液成矿模式、改造成矿模式和深部变质热液成矿模型,不同的模式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形成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233.
对杏山黄土堆积的粒度分析,发现其粒度特征为:①颗粒分选差,主要由粒径φ值>7.61(0.005 mm)的颗粒组成,平均粒径φ值为7.61~8.26(0.005 mm~0.003 mm);②粒级构成:砂44.75%,粉砂31%,黏土24.25%;③频率曲线以单峰态为主,主要为正偏。结合剖面中其它沉积物的特征,推断该剖面黄土在中、晚更新世冰期时堆积,又于间冰期时在水和风的交替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状态,即为沙丘成因。这一结论为研究本区黄土堆积的成因和本区第四纪气候的变化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34.
闽浙沿海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型花岗岩包含一整套具成生演化关系、以(晶洞)钾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导岩性的高度分异演化的花岗岩系列,属于系列Ⅱ,与A型花岗岩成因不同。用演化度E可把本型花岗岩分为两个主要演化阶段。与共生的火山岩同源同步演化,同受NE和NW向共轭构造的控制。可以推想本型花岗岩形成于“类裂谷”的特殊环境,与同属系列Ⅱ的太平洋东岸岩基的形成环境不同,证明不同的环境产出具不同演化度的主导岩性和岩石系列的地质原理。  相似文献   
235.
吉中地区包括永吉、桦甸、磐石、双阳等县,是燕山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侵入岩与火山岩紧密共生的地区。多年来,许多地质队在此进行了各种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究竟这些岩浆岩  相似文献   
236.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鲁番-哈密背驮式盆地的特征葛肖虹,王锡魁,昝淑芹,董清水,柳平(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1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沉积与构造特征我国新疆东部著名的含煤、含油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具特色的背驮式盆地,它位于博格达山和觉罗塔格...  相似文献   
237.
大容山花岗岩带中石榴子石,堇青石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花岗岩带中石榴子石富MgO而贫MnO,并且具正成分环带构造,证明是原岩残留晶;堇青石与残留包体中堇青石成分相似,均属镁堇青石,Na_2O<0.33%,表明不是岩浆晶出矿物,而是岩浆源区残留晶。矿物谱学工作表明,堇青石中赋存原生CO_2和H_2O,某组成是矿物形成温度的灵敏指示剂;另一方面,由于挥发分的存在,“湿”堇青石畸变系数△不能反映硅铝有序度,而红外分裂指数能够及“干”堇青石△可能能够反映硅铝有序度。石榴子石-堇青石组合是理想的地质温压逸度计,它给出了大容山岩体及旧州岩体源区的T、P、f_(H_2O)和P_(H_2O)。  相似文献   
238.
239.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