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235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677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永暑海区波浪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永暑礁测站1988-2009年共22a的波浪实测资料,对永暑海区的波浪要素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风与浪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海区海浪的特点及其年变化规律。该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区的波浪主要受季风影响,季风时期的风向、风浪传播方向、涌浪传播方向基本一致。波高以轻浪和中浪为主,小波分析表明波高在6-9月具有3-6年的变化周期。提供了较详实的海浪资料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92.
雨生红球藻是已知虾青素(astaxanthin, AS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理想的细胞制备工厂。尽管研究表明添加α-酮戊二酸(OG,α-oxoglutarate)能有效促进混养条件下雨生红球藻AST积累,但在自养条件下是否也有类似效果不清楚。研究以自养雨生红球藻为对象,在正常(CK)、高光(HL)、缺氮(DN)和高光-缺氮双重逆境(HL-DN)下从细胞生长和AST积累两方面评估OG及其钠盐(OG-2Na)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添加OG或OG-2Na显著缓解HL、DN和HL-DN胁迫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培养至6 d的生物量分别为0.58、0.53和0.38 g/L,约是未添加组的2.0倍。添加OG或OG-2Na显著促进AST积累。培养至6 d,在HL、DN和HL-DN下, AST含量分别达到13.62、19.51和28.29 mg/g,是未添加组的2.39、1.16和1.35倍。同时在胁迫条件下,添加OG或OG-2Na有效提高单位细胞中AST含量。针对OG和OG-2Na添加,最大单位细胞AST含量分别出现在HL和HL-DN条件下,达到53.72和60.58 pg/cell,是对照的3....  相似文献   
893.
为评估黄盖湖富营养状况和变化趋势并诊断主要成因,以2015~2021年环境监测站点水质数据和2021年秋季的4次全湖加密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评价了黄盖湖富营养化程度及变化趋势,使用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黄盖湖表层沉积物污染程度,基于沉积物与水体间氮磷的相关关系和入湖河流水质状况,初步推断了黄盖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015 2021年黄盖湖TLI(Σ)依次为44.14、45.91、42.39、49.79、49.01、49.62和52.77,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中营养状态转变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夏、秋季富营养化程度高于冬、春季;TLI(SD)、TLI(TN)和TLI(TP)贡献率分别为28%、18%和16%,营养盐浓度增加和透明度降低是黄盖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TP和TN平均含量分别为791和2691 mg/kg,为重度污染,有较高的释放风险。表层沉积物与表层水体之间TN相关性较弱,TP相关性较强,但受风速、水深等因素影响较大,湖面风速较高时浅水区域表层沉积物中P更容易释放至上覆水。入湖河流的外源输入以及风浪作用下沉积物再悬浮导致的营养盐浓...  相似文献   
894.
2017年5~10月,在双岔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种子植物组成及其区系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共记录种子植物85科324属592种(包括3亚种和17变种),优势科为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等,优势属为薹草属(Carex)、蓼属(Polygonum)、蒿属(Artemisia)等,优势科、属组成比较复杂;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该保护区分布有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沼泽和人工寒温性针叶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榛(Corylus heterophylla)、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和薹草属植物等形成主要群系;该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具有典型的温带属性,同时也有亚寒带—寒带及热带分布型植物的渗透。  相似文献   
895.
随着城镇化、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需求不断扩大,实现其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以山西省县域为评价对象,在参考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考核指标体系的同时,借鉴山西省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价指标,构建本研究的评价指标,研究山西省县域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研究表明:1)县域之间土地利用效率的差距造成山西省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差距较大,不均衡性显著。2)山西省市级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省级范围内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均存在较大差距,且较多县域节约集约水平处在较低层次。3)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处在转型的重要阶段,缩小县域土地利用差距,逐步消除两极分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96.
为掌握OSMAR-S型高频地波雷达在南海北部遥测海表面流的误差分布情况,首先分析该型雷达测流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在雷达连线中间区域存在盲区。将雷达测流数据与ADCP测流数据进行比对,中间区域流速误差小于其他区域。为得到更为全面的分析,对雷达测流数据进行潮流调和分析,计算得到潮流和余流,并分别与预报系统的潮流数据、气象站风场数据进行比对,在计算中采用快速Fourier变换进行数据滤波处理。结果显示在雷达电磁波覆盖的向外海一侧中间区域,特别是在与两雷达站夹角接近90°的区域,测流精度高于其他区域,并基于以上结论给出了雷达使用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7.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肺炎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肺咳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肺炎肺脾气虚证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肺炎症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98.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综合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推拿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患者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99.
文章基于危化品风险源、涉海敏感目标和船舶交通密度3种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状况。首先从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的视角,提取宁波市海域环境风险影响因子,建立海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然后依托GIS空间信息平台实现对宁波近岸海域环境风险空间布局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波慈溪市西北部和镇海区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极高,对石油泄漏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较高,进而表明该区域应列为重点风险管控对象;北仑区和奉化区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象山港东部海域,其溢油环境风险为一般水平,说明该区域应列为一般风险管控对象,其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属于中等敏感程度;而象山县东部及东南部、宁海县南部区域,该海域的潜在环境风险极低,其对溢油敏感程度较低。评价结果可为宁波市海洋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响应措施、海域空间资源利用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00.
巨型金成矿省成因是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巨量金来源与成矿驱动机制是矿床成因研究的关键难题.胶东成矿省不足1万km2内已探明黄金资源储量~5500吨,成矿强度世界罕见,已有成矿理论难以完整解释.胶东金矿床形成于大陆内部多重构造复合域,金成矿发生于古元古代基底岩石区域变质作用约19亿年之后以及三叠纪大陆碰撞作用约1亿年之后的早白垩世120Ma左右的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胶东金矿床和造山型、侵入岩型金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和赋矿围岩存在差异,成矿机制也显著不同.矿床和基性岩具有紧密的时空与成因关系,胶东成矿流体起源于富集地幔,成矿期基性脉岩具低εHf(t)值(-29.9~-9.1)和锇含量(0.002~0.16ppb)、重氧同位素(δ18O达8.23‰)和高初始锇同位素比值(187Os/188Os:0.1352~0.8858),证实其岩石圈地幔具有被大量古老地壳物质交代的特征,并且胶东西部岩石圈地幔富集程度总体高于东部,这可能是西部资源量占比远超东部的重要原因.胶东基性脉岩显示较轻的Mg同位素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