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455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利用水平电泳方法研究日本绒鳌蟹放流群体(新县的三面川和岛根县的高津川的遗传变异。计检测了15种同工酶,22个位点。两河川日本绒螫蟹的多态座位比例及平均杂合度)利力0.273和0.020,0.227和0.022,与其他种群基本一致。另外,两群体其他相近两自从群体的根井遗传距离为0.001。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放流群体的遗传变异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2.
两郧断裂带是鄂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断裂之一,位于秦岭断块隆起区,长约200 km,走滑运动性质,第四纪分段活动特征明显,曾于1964年发生过郧西4.9级地震。此前对该断裂郧西段的第四纪活动研究较少,直接影响着对鄂西北地区活动构造变形格局和强震危险性的整体认识和评估。本文基于遥感解译、野外地质调查和高密度电法勘探研究,发现断裂沿线发育有串珠状盆地、负向断层长谷、断层垭口和断层崖等构造地貌形态。两陨断裂在早第四纪活动明显,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微弱,滑动速率低,未来中强地震的危险性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43.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矿业投资稳步增长。由于部分国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得投资活动常面临众多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矿业投资风险进行科学评价,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以国际投资风险一体化分析框架为基础,提出从社会一般环境与行业一般环境2个维度展开的矿业投资风险评价“四层次”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工具灰色关联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局稳定程度是影响矿业投资风险的首要因素,其次为外交关系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禀赋、对外单项投资和国民教育水平;以国别进行风险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为低风险国家,哈萨克斯坦、波兰等为中风险国家,巴基斯坦、伊朗等为高风险国家。  相似文献   
144.
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前沿河床演变与失稳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位于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的青草沙水库是上海市最大的城市供水水源地,开展该水库前沿河床稳定性和失稳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基于此,利用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2000年至2013年期间实测的高精度地形资料,分析青草沙水库前沿河床近期地貌变化特征,为水库库堤安全预警提供相关理论支撑。结果表明:青草沙水库前沿河床冲淤变化在建库前后有明显差异,建库前总体表现为河槽冲刷、沙洲淤积,呈现准冲-淤振荡的性质;建库后变为幅度逐渐减弱的持续冲刷;沿河床河槽形态由U型向U型与V型河槽叠加的复式河槽转变。青草沙水库前沿沙体沿落潮主流方向下移,成形沙体呈先增长、再减少,最后趋于平衡的态势,隐形沙体大体呈减少趋势。青草沙水库库堤前沿近600 m位置是河床失稳的重点风险区域,尤其是水库库堤中上部河床处于不稳定状态,如前沿边坡所在河槽进一步逼近水库前沿,则河床面临进一步冲刷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5.
墨西哥是矿产资源大国,其中产量最高的包括银、铜、铁、铅锌等。这些矿产的生成主要源于多种多样的矿床类型和各式各样的矿化类型,其中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IOCG(铁氧化物铜金)型是最突出的矿床类型。这些矿床的形成与北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有关,体现了联合大陆长期积聚或解体的某些阶段,尤其是中新生代成矿带的空间展布特征与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划分的9个构造-岩浆-成矿带,分别形成3个俯冲成矿系列,即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发育的IOCG型铁铜金成矿带→斑岩型铜钼金成矿带→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多金属成矿带,分别代表太平洋古板块、法拉隆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向北美板块从俯冲、挤压到碰撞后伸展的板块构造岩浆成矿环境。这类俯冲边界型成矿系统的主体部分是西马德里造山带岩浆弧中的斑岩型铜钼矿成矿系统和盆岭省中的火山岩控制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矿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46.
郑贺梅  刘鹏程  郑舰 《现代地质》2015,29(6):1467-1474
以胜利油田A区块特超稠油油藏为目标区块,自主研发了高温高压二维比例物理模型,研究了不同开发阶段水平井蒸汽驱油机理,开展了油藏压力、井底干 度、注汽强度对水平井蒸汽驱的效果影响的研究。物模实验结果显示,蒸汽驱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存水回采期、汽驱受效期、蒸汽突破期。存水回采期蒸汽腔向水平方向扩展,以水平驱替方式为主 ;汽驱受效期蒸汽腔向垂向和水平方向扩展,以水平驱替方式为主,纵向泄油为辅;后期蒸汽突破,蒸汽腔继续向上方扩展,以纵向泄油为主,实现油层整体动用。5 MPa时转蒸汽驱的采出程度高于7 MPa时转蒸汽驱的采出程度;蒸汽驱的井底蒸汽干度应不低于0.4,蒸汽干度越高,水平井蒸汽驱的开发效果越好;注汽强度为1.9 t/(d·ha·m)时温度场最为发育。同时,在高压下提高干度可实现水 平井蒸汽驱的有效开发。以上的实验结果较好地指导了胜利油田A区块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该研究对于类似稠油和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47.
将电视节目结构设计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分析目前国内电视气象科普片在结构设计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比较实用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8.
积雪雪水当量参数是水文、气候、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模型中非常重要的输入参数,积雪辐射理论模型可以模拟积雪物理参数与微波辐射的关系.因此,准确模拟积雪辐射信息,验证积雪辐射模型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改进的基于能量守恒的干雪微波辐射传输理论模型(DMRT-AIEM-MD),利用2008年3月24 日黑河地区联合实验获取的地面测量数据以及车载辐射计18.7 GHz和36.5 GHz两个频率的辐射亮温值,考虑地形的影响,分析积雪辐射散射特性以及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值与地面实测值吻合的比较好,该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中国地区自然地表积雪辐射信号.分析了部分模型模拟值和地面实测值偏差的可能原因,该积雪区是多次堆积形成,积雪垂直剖面的密度、温度不规则变化可能会引起偏差.  相似文献   
149.
洞穴空气CO2浓度是影响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沉积和溶蚀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本溪水洞洞穴空气CO2浓度、温度和湿度连续两个昼夜的系统观测结果,结合洞外大气CO2浓度、温度和湿度数据,初步分析了本溪水洞洞穴空气CO2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昼夜变化规律:(1)洞穴空气CO2浓度自洞口开始快速增高至一定深度后趋于稳定,这个快速升高的距离与不同季节洞穴交换能力有关,秋季大约是370 m。洞穴CO2浓度稳定区的空间差异可能主要与洞穴结构和裂隙发育情况有关,在洞体变小的倚天长剑景点附近出现峰值,而在洞体变大的石瀑布景点和游客无法进入的源头区出现低谷。(2)观测期间,洞穴空气CO2浓度总体上呈递降趋势,基本上与游客数量有关。(3)在洞穴空气CO2浓度急剧上升的近洞口段,洞穴空气CO2浓度每个昼夜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对应正午12时和午夜前后。本溪水洞洞穴空气CO2浓度的这种变化特点,受游客与工作人员的呼吸排放和洞穴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作用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0.
基于GLDAS的中国区地表能量平衡数值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的软件平台—陆面信息系统(LIS)模拟了中国区域2003年能量平衡方程的各个分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残差分析和地表温度的对比验证。残差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残差的时间分布特征表明LIS对春秋两季的模拟效果要好于其它季节,残差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LIS对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地区的模拟效果要逊于其他地区。对比了模拟的GLDAS地表温度与MODIS地表温度产品,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值介于-5~5K之间,两者的散点图和标准离差显示模拟的夜间地表温度要比模拟的白天地表温度精确2~3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