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17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6篇
  1939年   2篇
  1938年   5篇
  1937年   3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4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5篇
  1932年   4篇
  193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筱实 《中国地名》2010,(5):105-110
阳光、沙滩、海水,是我长久以来的期盼。夏天到海边,将自己的心情连同自己的身体完全放松,浸没在无穷的海水之中,埋没在细软的沙子之下,无疑是一件让人惬意与心动的事情。  相似文献   
72.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7月1日启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实 《中国测绘》2008,(4):12-12
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相似文献   
73.
基于DEM的山地鞍部点分级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通过流域边界线上高程相对低点的自动识别,实现基于DEM数据的地面鞍部点自动获取。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所提取的地面鞍部点具有层次结构显著、提取精度高、操作简便、便于确定重要性等级及与山顶点空间关系等优点,对于DEM地形特征点簇的构建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通过流域边界线上高程相对低点的自动识别,实现基于DEM数据的地面鞍部点自动获取。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所提取的地面鞍部点具有层次结构显著、提取精度高、操作简便、便于确定重要性等级及与山顶点空间关系等优点,对于DEM地形特征点簇的构建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本文全用一个非线性,非定常二维数值模式,考虑双重作用面下,即地表面和城市覆盖层顶两个表面,夜间城市边界层的发展,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夜间城市覆盖层削习大气层结的稳定度,并在市中心覆盖层高度内形成一个小冷岛。  相似文献   
76.
“七五”期间,地质局系统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部门攻关项目已全面完成,共取得铀矿地质、金矿地质、民用技术开发方面的成果443项,被推广应用的有282项,已开发推广应用的有52项,总计被推广应用的有334项,占完成科研项目的75.4%。共有152项获得科技进步奖,占成果总数的34.3%,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有5项,占获奖成果总数的3.3%;获部级科技进步奖的有147项,占获奖成果总数的96.7%;基础研究成果为11  相似文献   
77.
(一) 去年我兴奋而愉快的参加了普查找矿工作。这是在地質部領導下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有計劃地、按照苏联先進經驗而組織地、大規模地第一次普查找矿工作,也是在祖國的地質史上,第一次教育机關与業务部門密切配合地、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設的集体勞動。  相似文献   
78.
1955年,北京地貭学院和地貭部南岭区测队在广东各地先后发現了下侏罗統海相地层,为华南地史增加了新的一頁。1959年,孙云鑄等在开平、恩平两县作了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1961年作者等先后两次到开平、恩平、高鶴、韶关、乐昌、惠阳等县市进行調查,测制剖面,采集化石。第一次参加者为丁培榛、张守信、楊兴泰和刘椿。第二次参加者为尹贊勋、范嘉松和张守信,并承广东省地貭局倪岳英同志参加部分工作,担任响导。  相似文献   
79.
自從1956年地質工作通報第18期开展了關於科學地計算與正確地掌握軸心壓力問题的討論之後,已引起我局各單位鑽探工作者的注意,並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有些已在本刊發表)。截至目前為止,大家爭論的中心,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二個:一個是鑽粒鑽進時,要不要隨着鑽頭底面積的增大而調整壓力;另一個是合金鑽進時壓力的計算方法和具體掌握問题。现就大家的意见,請楊春發工程師寫了這篇文章,做為對此一問题討論的總結。其他同志的来稿,我們就不再發表了。  相似文献   
80.
如今在鑽探工人中间有一种确切的见解,他们认为:用鑽头鑽进,凡能使工作面(孔底)成为阶梯状时,那么就能大大提高鑽进效率。关于阶梯状鑽头提高鑽进效率的问题,在已经刊载的许多作业报告中指出,利用这种鑽头鑽实心鑽孔和环状孔底的鑽孔时均能取得比较高的鑽进速度。阶梯状鑽头切削刃耐磨性比普通鑽头要高若干倍。使用这种鑽头比用普通鑽头所鑽取的岩层要粗一些,这表明了在鑽进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小。例如M·M兹烏庫洛夫的試驗證明,經他所設計的阶梯狀鑽头在砂頁岩中鑽进时,与普通镶硬合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