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该文利用2003年3月—2011年12月三沙市高空气象探测站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分析了三沙低空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沙2006年3月—2011年12月高空气象探测站所测地面—1 500 m不同高度的风向变化大致相同,各层风中主要盛行NE、ENE、SSW风;静风出现最少,其次是NW、WNW、NNW风向;春季地面—1 500 m高度的风向分布为双峰形状,主要集中在NE-ENE、SSE-SSW,夏季、秋季、冬季地面—1 500 m高度的风向分布为单峰形状,夏季风向主要集中在SWSW,秋季风向主要集中在NE-E,冬季风向主要集中在NNE-ENE;地面—1 500 m的各层风中,地面平均风速最小,500 m低空平均风速最大;地面—500 m高度的风从夏季至冬季都逐渐增大,1 000~1 500 m从春季至秋季增大,冬季反而减小;地面—1 500 m平均风速11—12月份最大,3—4月份风速最小。  相似文献   
32.
本文笔者参与了《广西南丹芒场锡—多金属矿田隐伏矿床预测研究》工作,对该矿田银的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微观鉴定的岩矿标本150余件、光薄片200余件和电子探针分析300余件研究,查明了该矿田银独立矿物10种(含其变种12种)、含银矿物1种和常见的14种硫化物、硫盐矿物含银性情况,为今后银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3.
研究目的】地热资源特征研究及开发潜力分析是开发区域地热资源的重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将前人研究成果与最新钻井资料相结合,通过对沧县隆起北部地区地热地质背景、热储分布、地温场特征、水化学资源类型等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建立了该区的地热成藏模式。【研究结果】沧县隆起北部地区是在渤海湾伸展型沉积盆地高大地热流值背景下,由北部燕山裸露区基岩接受的大气降水作为近源补给水源,进入基岩的冷水在深层循环过程中受到深部热源加热增温,沿断裂破碎带和不整合面向上运移富集,形成的以传导型传热机制为主的地热系统。【结论】本区地热资源特点为热储类型多、盖层地温梯度高、补给速度快、资源量巨大。主要表现为:区内分布馆陶组砂岩热储,奥陶系、蓟县系雾迷山组岩溶热储三套主力热水储集层;地温场分布主要受基底构造形态控制,基岩凸起区的平均地温梯度为45℃/km;地下水类型随着埋深的增加由HCO3-Na、HCO3·SO4-Na型水向成熟的Cl-Na型水过渡;本区内三套热储的可采地热资源量为1.67×1010GJ,折合标煤5.72×108t,年可开采地热资源量可满足供暖面积2亿m2,若在采灌平衡的条件下,沧县隆起北部地区年可采地热资源量为7.06×107GJ,折合标煤2.41×106t,可满足供暖面积0.85亿m2,具有良好的地热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4.
自动站仪器的常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自动主站仪器常规维护的项目,包括微机系统、采集器、电源、传感器等的常规维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5.
二级站如何提高重要天气的监测记录和发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本站的一些工作经验,阐述实际工作中因对某些技术规定理解上容易出现偏差,容易造成错报及记录错误等方面,提出一些监测记录和编发重要天气报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6.
日照观测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多年的观测经验,探讨如何取得暗筒式日照计较为准确的日照时数问题,从涂刷日照纸、记录的整理、仪器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日照时数观测,以及进一步提高日照观测的内在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田阳县近50a降水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对站田阳站1959~2008年的年、季降水量、降水日数作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田阳站50a年、季降水量随时间变化总趋势平稳少变,年降水气候倾向率为3.09mm/10a;小雨、中雨量级降水日数气候倾向率呈负值,小雨日数50a趋减9d;大雨以上强降水气候倾向率呈正值,表明强降水日数趋增。  相似文献   
38.
运用现代化观测资料判定和记录飑天气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欧阳 《浙江气象》2008,29(3):28-30
飑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是地面观测的一大难点,如果不综合判断容易出现误判。随着自动观测、雷达、卫星云图等现代化探测技术的应用,飑天气现象的判定和记录也将变得容易。通过对2006年6月10日飑天气过程影响时的现代化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出一些经验,提出观测判断飑现象的一点方法。  相似文献   
39.
南雄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常规气象要素的差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南雄气象站自动观测资料和人工观测资料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动与人工2种观测技术体系所获取的气象要素数值存在一定差异,但这2个序列的常规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的差异都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能够满足气象资料精确度的要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仪器的原理差异、观测的时空差异、采样方式差异等造成的.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论证了自动观测的大多数数据优于人工观测,能提高气象要素观测的客观性、准确性,减轻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能反映大气近地面层的真实状况,并对自动气象探测设备投入业务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0.
为了监测污泥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的含量和水平,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污泥中7种FQs的分析方法。污泥样品选用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1,V∶V)(pH=3)提取,以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 HLB)小柱净化富集,经甲醇洗脱、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检测,采用乙腈/0.1%的甲酸作为流动相并以外标法定量。FQs在0.005~1.0 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为0.992 7~0.999 8。添加量为0.05、0.5和1.0 mg/kg时,污泥中7种氟喹诺酮类的加标回收率为78.3%~106.4%,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68%~12.06%(N=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0.01 mg/kg,方法定量限为0.004 6~0.038 4 mg/kg。用该方法对北京地区3个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样品中7种FQs进行分析,检出浓度范围为未检出至1.09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