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81.
地铁车站的地震液化上浮是地下结构常见的灾害之一,对处于液化场地的地铁车站需增加抗液化及抗浮措施。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抗拔桩和隔离墙2种抗浮措施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了车站的上浮位移、地表变形和周围土体超孔隙水压比等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设置抗拔桩可提供抗拔力,隔离墙可有效阻挡液化土的流动,因此地铁车站的上浮位移明显减小;抗拔桩的长度进入非液化土层时抗浮效果最佳;隔离墙的抗浮效果随着与车站主体的距离增加而减弱。通过该项研究,可为液化场地中地铁车站的抗浮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2.
通过将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民生资源,从失配视角研究其配置问题,运用熵值法和健康距离模型,分析乌昌地区2007—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乌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乌昌地区8个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的平均值逐渐减小,2007年为0.759,属于高度失配,2016年为0.573,属于低度失配;2007年高度失配市县占比高达87.5%,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较高、高度失配的市县占比仅为25%,整体上各市县基本公共服务状态有所提高,但2016年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市县占比仍高达75%,说明乌昌地区仍有较多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不协调。时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演化主要经历3个阶段:高度失配主导阶段(2007—2011年)、失配度下降过渡阶段(2012—2014年)和中度失配主导阶段(2015—2016年)。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由均衡高度失配逐渐演进成不均衡中低度失配,并呈现出“核心、两翼”格局,“两翼”基本公共服务大多处于高度失配和较高度失配状态,而“核心”则一直处于良好或优秀状态,在变化趋势上,失配度由“核心”向“两翼”逐渐变化,离“核心”越近的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失配度越早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3.
针对现有的PS-InSAR公共主影像选取方法未考虑时间基线、空间垂直基线和多普勒质心频率基线之间相关性对影像相干性影响的问题,该文基于物理学领域的胡克定律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弹力结构模型实现PS-InSAR公共主影像选取的新方法。模型依据三基线间的余弦夹角构造基线向量,将3个失相干因素的相干性测度进行三维映射以构建三维弹力空间,通过研究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实现主影像的选取。为验证三维弹力结构模型的有效性,论文选用Sentinel 1A和ENVISAT ASAR两种数据源,分别利用三维弹力结构模型、三基线和最小模型和综合相关函数模型进行主影像选取和干涉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另外两个模型,该文提出的三维弹力结构模型得到的干涉图干涉条纹清晰,相干系数均值更大,相干系数值较大的像元占比更高,采用相干系数法得到的PS点数量更多,形变反演精度较高,因此三维弹力结构模型能够有效应用于PS-InSAR公共主影像的选取。  相似文献   
84.
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鄱阳湖独特的水文特征与潜育化的土壤环境,湿地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2011年,以鄱阳湖典型洲滩3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群落分布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水体到泥滩至阶地,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呈现带状演替,沿泥滩到阶地的方向,植物群落分别为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群落带、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群落带和篱蒿(Artemisia selengensis)群落带;3种植物群落的优势种高度与地表生物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月降水量越大,则篱蒿群落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越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能影响植物群落优势种的高度.加强鄱阳湖典型洲滩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对湿地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对于了解鄱阳湖洲滩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5.
王丽玫  任晓炜  李涛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Z2):273-274,277
随着广西气象宽带网的全面建成,建设基于全区宽带网络,设计开发一套集约化、实用型的信息网络运行管理监控业务系统,满足不同级别台站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86.
霄炜 《海洋世界》2011,(3):12-14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在日本以东130千米的西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24千米。此次强震所引发的大海啸,给日本东北部的福岛县、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87.
祖国我心中的祖国啊异彩纷呈奋进的步履奏响惊世的强音美丽的祖国啊令我是那样的激动矗世界之巅瞰寰球巨变我亲爱的祖国啊永远律动着中华奋进的声音我心中的祖国@一炜  相似文献   
88.
虚拟现实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以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为例,重点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该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方面的应用。实践表明,运用该技术能够在交互的状态下实时完成层位的全三维自动追踪解释,并通过体透视、子体检测、地质异常体雕刻和属性提取等技术,研究储层空间展布特征进而预测含气富集部位。这一新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应用结果显示,它可以减少地震资料解释的周期,增强三维解释的准确性,提高储层预测的效率,已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该技术在油气勘探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北秦岭奥陶系下段庙湾组黑色岩系中,含炭质泥板泥灰岩系Mo-Ni-Ti-Cu-Pb-Zn-P丰度较高,勘查出钼-镍硫化物矿床,在秦岭造山带中尚属首例。矿床产于商—丹带秦岭北部弧后断陷盆地深水沉积环境之中,严格受炭质千枚岩与细晶大理岩之间的韧-脆性构造接触带控制,矿体呈构造透镜体-扁豆体状。具有较强烈的辉钼矿化-磁黄铁矿化-镍黄铁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伴随石墨化-硅化-铁白云石化-方解石化蚀变。矿体中镍-钼硫化物具有共生特点。矿石类型按容矿围岩划分为炭质千枚岩型、白云岩型和细晶大理岩型,按成矿元素组合划分具有镍-钼型、钼-石墨型、镍-多金属类型。矿床属于黑色岩系为容矿的沉积预富集-变质叠加活化迁移-韧脆性构造改造和热液富集成矿的层控型后生高-中-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90.
太湖典型湖区真光层深度的时空变化及其生态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1998~2004年在太湖不同湖区进行的多次水下辐照度观测资料及全湖典型湖区13个站点1993~2003年的悬浮物和风速资料, 分析了PAR真光层深度的影响因素, 并获得太湖典型湖区真光层深度的时空变化以及2号点真光层深度的光谱分布. 结果表明, PAR真光层深度主要受悬浮物浓度影响, 其次则是叶绿素a浓度, 溶解性物质对其影响甚微. 1993~2003年典型湖区PAR真光层深度年均值在1.04~1.95 m之间变化(均值为1.35±0.23 m), 空间上大致可以分为3类区, 其中湖心区、河口区最小, 为Ⅰ类区; 梅梁湾、五里湖、贡湖湾其次, 为Ⅱ类区; 东太湖最大, 为Ⅲ类区, 对应的均值分别为1.1, 1.4, 2.0 m左右. 不同湖区真光层深度季节变化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湖心区真光层深度夏、秋2季大于冬、春2季, 梅梁湾是冬季要大于其他3季, 而东太湖则是冬季均要小于其他3季, 五里湖、贡湖湾和河口区4季变化则不是很明显. 真光层深度的光谱分布最小值出现在400 nm的蓝光波段, 最高值出现在580 nm附近的绿光波段. 1998~1999年在2号点每季多日连续观测得到PAR真光层深度春、夏、秋、冬4季的均值分别为2.00±0.21, 2.52±0.45, 1.58±0.24, 2.00±0.15 m, 而浮游植物吸收的440 nm峰值对应的真光层深度则只有0.81~1.47 m(均值为1.07±0.29 m), 明显低于1.98±0.41 m的平均PAR真光层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