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179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501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层沉积学初探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含水层沉积学”是沉积学、水文地质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相互交叉综合的产物,是以沉积学、水文地质学理论为基础,以沉积含水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查明地下水赋存和循环条件、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地下水水质成因与分布以及地下水富集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服务于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的一门边缘分支学科。含水层沉积学及水文地质综合研究表明,受到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明显控制,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赋存、循环、富集条件以及地下水水质分布总体具有北好南差、盆地南部具有下好上差的宏观规律。  相似文献   
92.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研究了黄骅坳陷新近系馆陶组Ⅲ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识别出1个长期、两个中期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短期、中期旋回都可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深”复“变浅”对称型两类。深入探讨了不同结构类型和充填样式的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认为储集砂体主要发育于长期及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的早期。  相似文献   
93.
三峡库区水质数据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时间序列分析的概念、种类及分析方法,以三峡库区水质各指标的水期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Holt-Winters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了水质预测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4.
山西中部地区农村民居震害特征及抗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山西中部地区历史地震灾害资料,总结了山西中部地区农村民居由地震引起的地基震害、建筑结构震害、建筑材料与施工震害三大特征,讨论了今后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建筑的抗震对策。为将地震造成的民居震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出要实行总体规划,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对农村民居抗震工作的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钻进过程孔内动态参数同步采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钻进过程孔内参数采集系统的组成原理,性能指标与特点,试验情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城乡交错带人地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陈佑启  武伟 《地理科学》1998,18(5):418-424
城乡交错带位于城市与乡村交互作用的地带,是我国21世纪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地区。从区域的角度,揭示城乡交错带人地关系地域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动态演变机制,对该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地矛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地震前电磁辐射信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民  武有文 《地震》1998,18(1):97-101
反映电磁辐射信息的地震前异常变化很多,但都有一个震前平静-加强-平静然后发震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体现这种特征,根据十几年来河北廊坊电磁台网的观测资料,通过给不同强度段的各台日信息量赋予不同的权值,并把当日各台权值累加来反映当日内多台信息量集中的强弱,然后把上述权累加和用一种不连续积分的方法反映异常的持续时间,通过对监测范围内4次Ms≥5.0地震震例分析,发现该方法反映震前异常特征明显,短临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印江县春季(3~5月)雷暴的气候特点及环流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印江春季雷暴短期预报的着眼点及单站预报方法。同时,介绍了应用本方法在1997年4月1日“亚洲第一爆”的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
空区的剩余沉降值计算是采空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FLAC3D直接模拟早期采煤形成的老采空区塌陷状态,计算出老采空区的剩余沉降量。以山东枣庄安博化工项目为例,首先采用物探、钻探手段探测老采空区深度、顶板塌落与破碎状况以及地质地层信息,其次结合岩心试验地质材料参数结果进行FLAC3D模拟,计算自重作用下采空区剩余沉降量,以及加载建筑后老采空区剩余沉降值,对比了传统概率积分法计算沉降值,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计算方法是可靠的。最后分析加载应力与破碎带剩余沉降值的数量关系。为老采空区土地稳定性评估以及剩余沉降量的计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从海洋与气候变化等重大前沿科学与应用对空间海洋观测系统的需求出发,基于当前国内外空间激光技术水平与前期海洋激光遥感的探索,提出了海洋遥感从二维向三维发展的紧迫性,并将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作为未来“海洋三维遥感”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对近50年国内外激光海洋剖面探测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基础性关键探测机理问题,尤其是近10年来的试验性探索及其在多个海洋科学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结合中国自主“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计划中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的系统论证与指标要求,提出了未来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发展路线图建议以及中国有望率先在空间海洋剖面激光探测领域取得突破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