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541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声反射成像测井中的声波逆时偏移算法在处理单分量偶极横波反射资料时可获得高精度成像结果,而面对单极声源中的多波多分量弹性波反射资料时,由于其包含PP、PS、SP和SS等多种波型分量,基于声波方程的逆时偏移处理结果中出现单反射界面对应多同相轴的偏移假象.首先在声反射成像测井中实现了纵横波耦合弹性波逆时偏移和基于Helmho...  相似文献   
992.
广东省大宝山斑岩型铜矿床勘查突破及其区域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替资源勘查是广东省大宝山铜多金属矿近十五年的主题之一。本文在介绍矿床地质的基础上,回顾了大宝山英安斑岩中斑岩型铜矿的发现过程。陡倾细脉状石英硫化物是大宝山斑岩型铜矿的主要矿化形式,脉体倾向290°~310°,倾角65°~75°,脉幅主要为0. 5~10mm,脉频平均约22条/m。通过查明英安斑岩与铜多金属矿化之间的关系,将勘探线方向调整为120°,钻孔尽可能大角度穿切石英硫化物脉体,成为斑岩型铜矿勘查取得突破的关键。大宝山英安斑岩墙是早侏罗世晚期(175Ma前后)沿大宝山逆冲推覆构造侵位的浅成岩,铜硫多金属矿化与之相关。铜矿化强度与(黄铁)绢英岩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关系十分密切,蚀变分带较为发育,是特殊类型的斑岩铜矿。铜矿化品位主要为0. 10%~0. 60%,平均品位0. 43%。250m高程以上的大宝山英安斑岩墙中,初步估算新增铜资源量可达大型规模,深部依然是其找矿主攻方向。在粤北—赣南地区,加强与英安斑岩相关的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找矿勘查工作,有望在该区落实一个北东向斑岩型铜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993.
不等式约束M估计的均方误差矩阵和解的改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少精确先验时,不等式约束可改善参数估计。针对不等式约束M估计,利用巴哈杜尔线性化原理和凝聚函数方法导出参数估计、残差向量以及观测量平差量线性表达式,进一步导出相应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和均方误差矩阵。线性表达式说明不等式约束M估计通常情况下是有偏的;均方误差矩阵公式表明不等式约束M估计解有可能改善,条件是最大不等式绝对值小于所导出的阈值,阈值由M估计的第一、第二多余参数和与不等式约束有关的多余参数确定。针对正态分布和p范分布确定了Lp估计改善解的具体条件。所导出的公式和结论可用于统计分析和不等式设计。  相似文献   
994.
基于遥感和GIS的宣化县水土流失定量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利用通用的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修正模型(RUSLE)定量评估宣化县2000年的水土流失量和土壤侵蚀强度,并对宣化县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宣化县2000年土壤侵蚀(轻度侵蚀以上)面积为982.85 km2,占宣化县总面积的39.25%,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3.92 t/hm2.a,属于轻度侵蚀;坡度越大,极强度及剧烈侵蚀越有可能发生,从整体来看,15°~25°是侵蚀比例最大的坡度带。宣化县土壤侵蚀主要集中于灌草地和旱地两种土地类型,两者土壤侵蚀面积占宣化县2000年总土壤侵蚀面积的93.897%。  相似文献   
995.
基于TM影像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静  武文波  康停军 《测绘科学》2010,35(1):113-115
基于TM遥感影像,运用ERDAS,对某地城市绿地专题信息进行了提取。实验过程中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四种绿地信息提取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这四种方案分别为:原始波段合成法、主成份分析法、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法和实验波段组合法。将以上几种方案的图像进行反复比较,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植被景观目视效果最好的是NDVI植被指数法。对以上四种方法的彩色合成图像进行监督分类,利用目视判读的方法对TM影像的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由此可以看出实验波段组合法的精度最高,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绿地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前人关于提升期刊编辑综合素养的研究成果,以地学类科技期刊为例,提出科技期刊应培养“五能”编辑,即这些编辑需具备5种职业技能:编辑加工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多维沟通能力、融媒体运用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文中分别针对这5种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97.
安徽枞阳陈庄铜(银)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庐枞火山岩盆地的中偏南部。该区火山岩较为发育,岩浆活动频繁,蚀变与矿化作用强烈,从而保证了陈庄一带良好的成矿条件。文章通过对该区域内的地质特征与矿体(石)特征分析研究,基本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的特征和控矿因素;铜矿体的规模、形态、赋存部位、产状、厚度及其变化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与主要有益组分以及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文章利用2014年9月南海东北部附近海域的A、B两个相距约20km的潜标数据, 分析了台风“海鸥”在南海东北部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台风过境在两站点激发了强烈的近惯性振荡, 其能量由海表向海洋内部传播; 近惯性能量在表层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最大值出现在次表层, 此后随着深度增加迅速衰减。但是两个观测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垂向分布特征有较大的差别: A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在不同深度上存在三个不同的垂向相速度, 而B站点的垂向相速度没有变化; 两站点的最大近惯性动能的大小及其所在深度不同, B站点比A站点的最大近惯性动能大15%左右。台风过后两个站点均出现由近惯性波f和半日内潮波D2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波动fD2, 但其强度存在差异。台风后A站点fD2在不同深度上有不同的变化, fD2相互作用较弱; 而B站点的fD2在整个近惯性振荡影响深度内都是增强, 其fD2f频带的动能和流速在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趋势上有较好的相关性。两站点的近惯性振荡垂向相速度以及次级波动fD2的不同可能是水体层结的差异和涡旋的影响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99.
湄洲湾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9年2月(冬)采集湄洲湾海域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6大类42种和2种未知种。异养型甲藻孢囊种类数和丰度均高于自养型甲藻孢囊,其中又以原多甲藻类孢囊的种类和丰度最高。季节间差异不明显:种类数介于34~38种之间,丰度则在397.8~569.5 cysts/g之间变化,全年平均丰度448.0 cysts/g。工业区附近的站位种类数和丰度均低于养殖区附近的站位和对照点。优势种高达16种,原多甲藻类占绝对优势,但全部优势种优势度均不大。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全年的平均值分别为3.45、1.55和0.92。与历史资料对比,新发现19种孢囊,但丰度相差不大。另需注意的是,在湄洲湾海域共发现6种有毒甲藻孢囊,虽然全年丰度均不高,但仍有暴发有毒赤潮的危险,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海洋事件离不开各要素环境数据的共同作用,获取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进行海洋事件的预报预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视图协同的关联关系分析方法来度量海洋各要素数据间的关联关系。首先,在传统平行坐标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刷技术、轴排序等功能对海洋多要素数据进行初步探索,同时引入散点矩阵图展示各要素的分布;其次,以平行坐标中数据线间的角度、面积以及散点图中要素分布的距离为差异度量方式,对计算得到的差异构建相似性矩阵;再次,采用多维标度法得到原始多要素数据在低维空间中的表达;最后,使用K-means算法对降维后的低维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本文提出的方法从视觉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特征挖掘,并得到高维数据在低维空间上的可视化展示,实现了有效量化海洋数据不同要素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