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93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360篇
地质学   617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2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1.
铅锌矿是湘西-黔东地区的优势矿种,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找矿潜力巨大。综合分析前人有关湘西-黔东生物礁的资料,介绍了藻灰岩的沉积特征,并结合大量实际地质资料,对藻灰岩控矿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及碳酸盐泥对Pb2+、Zn2+离子的吸取,矿床成因属于沉积成岩矿床类型,兼有成岩期后矿床性质; 藻礁灰岩与不同岩性的接合部位及其附近等微地球化学障区,往往就是铅锌富矿体产出部位; 藻礁灰岩与礁间通道的薄层泥质白云质灰岩呈指状交叉接触处,也常有铅锌富矿体产出; 铅锌富矿体基本上产于清虚洞组灰岩段中,且明显受该段藻礁灰岩控制。为满足国内外对铅锌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深入研究区内铅锌矿的地层岩相岩石控矿因素及其富集规律,指导该地区藻灰岩中铅锌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为了揭示季节性低温胁迫下陇东黄土高原油污土壤环境因子对耐冷混合菌场地生态修复的响应机制,利用自主筛选构建的耐冷石油降解混合菌在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马岭镇长庆油田陇东油泥处理站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场地修复实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不同季节土壤理化特性、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特性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1)在季节性低温胁迫下(9-11月)M2组(耐冷混合菌处理组)月平均降解率明显增加(P<0.01),JZJ+M1组(金盏菊联合常温混合菌处理组)和M2组累计TPH降解率分别为15.37%±3.51%和28.64%±4.12%。(2)M2组土壤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在低温季节(LT)活性最高,且温度和处理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1)。在土壤营养元素方面,无论何种处理方式(JZJ+M1和M2)二者含量均为RT(常温季节)高于LT(P<0.05),同时明显高于CK组(P<0.05)。(3)M2组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LT高于RT(P<0.05)。(4)NMDS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2组在低温季节具有较高TPH降解率主要与土壤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单月TPH降解率(μ2)和Shannon-Wiener指数有关,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环境因子的季节响应,优化场地修复在低温环境的降解条件、加速低温期石油烃降解速率,以期为陇东地区低温耐冷混合菌场地生态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3.
紧扣福州"东扩南进、沿江面海"城市发展战略所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2011~2014年开展了闽江口地区地质环境调查(福州城市地质调查)。通过开展全域不同比例尺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及地铁沿线、应急水源地等11个专题调查,建立了福州市城市地质信息服务系统,项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已成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总结福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意义,梳理主要成果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查阅便利,在全省城市地质调查的成果应用、拓展服务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4.
针对异形建筑物传统施工放样过程操作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采用GPS RTK进行异性建筑物施工中的放样工作。以天津市文化中心商业项目为例,利用GPS RTK技术分别对建筑物的主轴线和异形次轴线进行了放样工作,并与全站仪在放样过程和数据精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实现了异型建筑物快速、高效的施工放样。实验结果表明,GPS RTK技术不仅在放样过程中操作简单,节约资金,而且放样精度满足工程要求,相对全站仪来说具有很大优势,有助于提高复杂异形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效率。  相似文献   
75.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和新能源革命新形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方向拓展服务领域,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煤炭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技术保障,成为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必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结合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趋势,对煤炭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6.
地表油气化探的理论基础是物质垂直向上运移,即处于深部的油气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通过渗滤作用、扩散作用或别的方式,到达地表,引起地表介质(土壤、岩石、水、气体及生物等)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放射性的量的变化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场的变化,通过检测这种变化来寻找油气藏的勘查地球化学学科分支。油气化探本质上是一种以研究物质(化学)成分的变化来达到找油目的直接方法。自30年代德国的G.劳伯梅耶和苏联的B.A.索柯洛夫开创地表烃测量以来,油气化探已进行了五十余年,经历了发展与停滞的反复过程,究其原因,除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外,亦与油气物质运移机理及分布模式复杂多样、其异常与复杂的油气地质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关。对于油气物质异常的形成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结合地质、物探、化探的众多因素,综合考虑亦不失为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方法之一。而目前引入的化探指标众多,各参数与油气藏的关系复杂。对于异常的解释、评价、筛选及预测油气前景带来了困难。本文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多参数综合指标MPV_1,试图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在普查工作的同时,围绕一些钻井以放射状分布采集了一些样品并选用多参数指标,以达到改进预测的成功率,两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与本文有关的廊固地区油气普查工作成果,请查阅《廊固普查报告》,这里不再详述。  相似文献   
77.
在美国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勘探油气已有30年了,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壤中吸附烃抽提技术以及其测量分析都已得到了发展提高。实验表明,在首次测量后数年重新采样,异常可以重现;另一方面,随着油田的开采,烃异常逐渐变弱,最后趋于消失。尽管与大型油气藏相联系的晕圈(halo)这种基本异常模式继续被发现,亦已认识到其他类型的烃分布模式。烃测量技术有助于评价穹隆构造翼部的含油性,在获得适当的资料后,可以在构造顶部布钻。如例案所述,烃测量后指出在刺穿型穹隆构造的翼部有一油气藏分布。  相似文献   
78.
区域化探资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上的应用成果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1991年,利用冀东地区已有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进行了在农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区内微量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缺乏区,开展了增施微量元素Zn、Mn、Mo、B和Co肥料提高水稻、玉米、花生和苹果产量的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微肥后,水稻、玉米、花生产量提高,平均增产10%以上,亩增收入平均40元以上,苹果增产30%以上,亩增收入大于1000元,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是明显的。这项成果如在整个冀东地区推广,其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79.
农业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0.
1 引言为充分利用凌源市农业气候资源,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以春麦为上茬、大豆为下茬的复种生产形式发展很快,播种面积由1988年的3.86万亩,增加到1991年的13.0万亩。但是,由于麦茬大豆产量不够稳定,有些年度成熟度不好造成产量下降,影响了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大豆(合丰26号,下同)生产情况和本市不同地点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初步确定麦茬大豆的一些农业气象指标,为大面积推广麦茬大豆种植和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