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博鳌地区沙坝-泻湖沉积及探地雷达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钻孔资料和探地雷达(GPR)反射剖面,揭示了海南岛东部博螯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沙坝-泻湖体系沉积序列和内部反射结构,探地雷达(GPR)给出了有关沙体厚度,岩性特征,潜水面深度,海水侵入范围以及沙体含水性等重要参数,是海岸带环境调查的有效手段。通过和钻孔资料的对比,在玉带滩海岸沙坝上部层序中识别出两套具有区域意义的反射波组,南岗村沙洲浅滩识别出一套反射波组,综合分析表明,博螯地区沙坝-泻湖体系晚更新世以来随海平面的上升经历了基岩侵蚀→河流,河漫滩相→泻湖→海岸沙坝,半封闭泻湖,河口湾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地震测深资料得到的地壳波速结构,结合岩石学研究成果,建立该地区地壳结构的岩石(学)地球物理模型,并由此讨论该地区深部地壳结构的构造地质意义。指出,华南东部地区主要具由扬子古陆块与华夏古陆块相互作用引起的叠壳式陆内层块构造活动特征,且伴有异地块(?)增生华夏古陆边缘。  相似文献   
53.
由国际沉积学会和国际潮流学术委员会委托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国际潮汐动力和环境学术会议"于2002年8月8日至13日在杭州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新西兰和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的8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出席此次大会的有前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IGA)主席、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学Olav Slaymaker教授,国际海洋学研究委员会前副主席、本次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新西兰Wakito大学Terry Healy教授、韩国海洋地理学会、第四纪学会主席、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副主席、韩国汉城大学Yong Ahn Park教…  相似文献   
54.
南黄海辐射沙洲西太阳沙海域钻孔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南黄海辐射沙洲枢纽区的西太阳沙海域钻孔岩芯很好地揭示了研究区全新世中晚期潮成沙脊沉积序列和晚更新世末期滨岸潮滩沉积序列.潮成沙脊在垂向上由两个基本的沉积相构成:出现在-5m水深以上的沙脊-浅潮下相以发育小型沙波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和缺乏生物扰动为特点; 发育在水深 -5m以下的沙脊-深潮下相以出现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沙波交错层理组合为特点,具有丰富的生物扰动,并保存有风暴沉积.14C测年数据表明潮成沙脊是中全新世以后形成的,在辐射沙脊群形成之前,研究区经历了晚更新世的滨岸潮滩环境以及早全新世的海侵环境.烂沙洋靠西太阳沙一侧潮流通道目前已切入晚更新世滨岸潮滩相地层,潮道底部约8m厚的淤积层夹有强烈变形的滑塌堆积,可能与台风、风暴潮引起的骤然淤积有关,目前已被1992~2003年的海图资料证实.  相似文献   
55.
本项研究试图从沉积记录中分析古风暴事件的时间序列。以海南岛东南部黎安潟湖和新村潟湖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选取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参数建立台风事件的鉴别指标,同时利用放射性核素210Pb计年确定沉积物柱状样的年代序列,对海南岛东南部的古风暴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柱状岩心的粒度指标、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清晰地记录了海南省东南部过去350年期间的35次特大风暴潮事件,与历史文献资料对比良好。基于历史文献和沉积记录的风暴潮事件恢复了近350年来的风暴活动历史,发现海南省东南部特大风暴事件频数与厄尔尼诺强度有显著关系,同时还可能受到太平洋涛动和太阳黑子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恢复海岸带地区长时间尺度高分辨率的古风暴记录,为探讨全新世以来古风暴活动的气候响应机制提供了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56.
云南中甸纳帕海湖泊记录指示的57ka环境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沉积环境,总有机碳,氢指数,有机碳同位素,磁化率和粒度等替代性指标以及和陆地,深海气候记录的对比,重建了纳帕海57kaBP以来的湖面变化和主要气候演化阶段,57-32kaBP主要为低湖面和频繁的湖面波动,与气候的暖偏干/凉偏湿交替有关。32-15kaBP湖面大幅度上升,出现相对高湖面,气温下降,有效湿度增加,全新世湖盆的萎缩与持续的暖偏干气候有关,这种冷湿-暖干气候与滇西北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大气环流的独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7.
珠江口内伶仃洋沿岸土地利用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口内伶仃洋沿岸地区近年来大规模填海造田,使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四大口门日益缩窄,水泄不畅,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根据2003年在珠江口内伶仃洋水域获得的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综合调查资料,结合调查区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影像机助解译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GPS定位方法以及相应的数理统计方法,综合分析了内伶仃洋沿岸老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特点及若干驱动因素,认为内伶仃洋沿岸的土地利用已从早期的填海造田、围海养殖,转向用于发展工业及高新技术的厂房和港口建设的土地开发。  相似文献   
58.
甘肃北山重要金属矿床类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从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地层、火山沉积作用、蛇绿岩带、花岗岩、中生代构造活动研究入手,划分了矿床预测类型(矿床式),并探讨了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59.
河系渐变绘制是地图制图中水系要素表达的重要方面。针对全自动河系渐变研究较少的现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树状约束stroke特征的河系渐变自动绘制算法。该方法在深入分析有向拓扑的数据结构基础上,重点解决河口模式识别、树状约束stroke特征构建、河系层次关系建立、主支流分级渐变等问题,实现全自动河系渐变,并进行实践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地图制图过程中无须对河系河源、河口识别、河系分层和河系渐变进行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高,大幅度提升制图效率,渐变效果优于人工绘制效果。  相似文献   
60.
高密度电阻率法四电极系横向分辨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目标地质体,已经成为近几年常用的方法。随着电法仪器的发展,野外工作方法的改进,以及反演软件的不断更新,高密度电阻率法分辨率已有了长足的提高。这里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RES2DMOD电法模型正演软件和RES2DINV反演软件,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四电极系横向分辨率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野外工作方法选择和反演解释提出部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