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质学   10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22.
侯传彬  王茂森  计胜利  陈家旺 《世界地质》2006,25(3):309-311,322
针对栾川钼矿复杂地层勘探遇到的技术难题,采用贯通式潜孔锤全孔反循环钻进工艺方法,对钻进中遇到的开孔难、漏失严重、活塞断裂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工艺研究、设计方案改进。试验表明,该技术方法具有岩芯(样)采取率高、钻进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油气勘探钻井用液动射流式冲击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菅志军  殷琨 《世界地质》1998,17(4):88-92
冲击回转钻进技术是当前解决硬岩进难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将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成功地推广应用于油气田勘探钻井中,预期可使硬岩平均钻进效率提高30%-50%,成本下降15%-20%。笔者就液动射流式冲击器应用于石油钻井的可行性和意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论证,对所设计的石油钻井用液动射流式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生产性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24.
潘殿琦  蒋荣庆  殷琨 《探矿工程》1997,(4):32-33,39
介绍了贯通式潜孔锤气力喷反钻具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钻具特点及测试和生产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5.
发展中的冲击回转钻进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冲击器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规格类型发展及迅速,与多种钻孔工艺方法相结合更加该项技术的发展,赋予该技术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6.
射流元件损坏机理试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液动射流式冲击器在高压釜内进行模拟试验时发现其工作性能良好,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在石油钻井、大陆科学深钻等深孔钻进中应用液动射流式冲击器发现,射流元件寿命较低。故有必要对其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在实验中采用对比的方法,发现在大泵量情况下射流元件工作室内出现水射流反射及脉冲现象。射流元件破坏主要由脉冲AWJ切割所造成。液动射流式冲击器用于深孔钻进时射流元件有必要对元件尺寸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7.
王智明  殷琨  郑治川 《探矿工程》2004,31(10):33-35
油气悬挂系统具有优越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和良好的减振性能,能大幅度改善悬挂系统的性能。介绍了油气悬挂技术在车装钻机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油气悬挂系统的引入对车装钻机等特种工程车辆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8.
由于种种原因,已有潜孔锤设计软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开发新的软件。介绍了常、高围压工况下软件开发所用数学模型、相关理论,讲述了软件的使用,总结了软件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9.
地源热泵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洪泳  殷琨  庄迎春 《世界地质》2002,21(2):203-207
地源热泵主要由四个部件组成:即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和调节阀,而地热泵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地上和地下系统的设计,地下系统有开放式,封闭式和混合式三种,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地上系统的设计主要有风机盘管,地板式采暖系统,混合散热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0.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梯度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的双层结构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片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和双层结构复合片相比,梯度结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轴向拉应力由698 MPa降到了283 MPa,径向拉应力由1470 MPa降低到880 MPa,剪应力由653 MPa降到368 MPa,此外还改善了界面处的应力分布,大大提高了界面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