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地质学   125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冀北蔡家营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元古代是蔡家营矿床的重要的成矿期,在本区古元古代裂谷活动中,发生了海底火山的喷发和沉积作用,除喷出大量的基性岩浆外,形成了红旗营子群火山-沉积岩地层,还有大量成矿物质的堆积,顺层形成块状硫化物矿体,后经上隆拉伸和挤压褶皱等强变质变形作用,使层状矿体发生了“变质重就位”,部分形成脉状(或囊状)矿体。随后,又受到中生代构造岩浆热事件的叠加,使矿体再次经受了活化改造,有可能又有新的成矿物质加入,使矿体最后定位。故本矿床的成因应为多种地质作用下的多成因的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变形改造-热液叠加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2.
毛德宝 《地质与资源》1993,2(3):233-241
本文确认国外沉积岩中金矿床成因模式包括a.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有同生喷气沉积作用,即海底热泉或海底热液环流作用,赋矿围岩沉积岩、沉积变质岩(主要为黑色板岩);上-下地壳;岩浆热液。b.控矿条件:断裂控矿(主要为冲断层的上盘);温-压条件,即变质作用退化阶段温-压梯度减小滞后情况下。c.矿质迁移沉淀:含矿流体多以氯和硫氢络合物形式搬运;成矿流体沉淀主要受控于温度、压力、pH、Eh、水/岩交换作用等。d.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主要为:早古生代、晚中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的大陆架和浅海域;聚敛性板块边缘部位;大陆拉张构造或裂谷体系。  相似文献   
93.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型金矿床可分为同构造晚期初生型和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二类。不同类型金矿床出的构造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初生型金矿床空间2发布主要受NEE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而构造期后再生型热液金矿床受控于NWW向的脆性断裂。金矿的成矿期有三期,新太古代末期,古元古代晚期和燕山期。  相似文献   
94.
金矿床密集区受含金丰度高的岩石圈地幔区控制和制约。本文以华北地台若干金矿床密集区为例,从地壳演化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初始地壳的含金丰度变化与金矿床密集区的关系。文章认为,初始地壳只有经活化改造和活化再造,才能形成金元素的富集域或金矿床密集区。金矿床密集区的形成是矿源、热源、搬运介质和构造条件的统一体。其中,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基底是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变质基底双层结构的下层结构是金矿床的主要赋存部位,岩浆一热构造作用是初始地壳内成矿物质活化的动力,岩浆活动、流体运移是矿质的搬运工具,构造断裂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聚集的空间,特别是深断裂能使深源成矿物质迁移至地壳,使矿质来源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95.
夹皮沟金矿深部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了夹皮沟地区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体和近矿围碉微量元素,矿石矿物组合和黄铁矿热电系数等的垂直变化特征,认为三者具有相互一致的变化规律,即:与热液金矿床通常的分带性相比,具有逆向分带的现象,这种特征被认为是多层次正常分带上下叠加的产物,反映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在垂向上普遍存在着多个富集地段,据此预测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在的目前的开采深度下部仍有发现深  相似文献   
96.
吐哈盆地南缘土屋铜矿以西侵入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海豹滩环状杂岩体,由纯橄榄岩、含长橄榄岩、橄长岩、斜长岩、辉石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和闪长岩等组成,其中蚀变辉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69.2±3.2Ma,斜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表面年龄为282~287Ma;侵入康古尔塔格碰撞带变形石炭系地层的恰特卡尔塔格杂岩体由蛇纹岩、含橄榄斜长岩、蚀变辉长岩和闪长岩等组成,蚀变辉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77.0±1.6Ma;侵入大南湖泥盆纪活动陆缘型花岗岩的基性岩墙中的锆石SHRIMPU_Pb表面年龄为271~280Ma,类似的基性岩墙还见于克孜尔卡拉萨依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和土屋铜矿北花岗闪长岩体。上述两个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不同岩石类型及侵入三个花岗质岩体的基性岩墙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它们都是来自亏损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的岩浆活动的影响,属于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幔源岩浆杂岩带的一部分。结合已有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吐哈盆地南缘及天山—准噶尔—南蒙古地区、斋桑碰撞带及其两侧地区、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地区和中朝陆块北缘—北山南部地区二叠纪岩浆岩带的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都存在差异、但都是中亚地区地壳垂向生长的地质记录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7.
阿尔金北缘枕状玄武岩的地质特征及其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阿尔金山北缘恰什坎萨依出露的玄武岩具枕状、气孔和杏仁状构造,镜下多为间隐结构,岩石化学成分特点及REE等微迹元素显示洋岛玄武岩特征;其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48.6±3.3Ma。该区玄武岩与相伴产出的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及硅质岩、粉砂岩等呈断层接触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较标准的蛇绿岩。这为探讨阿尔金山的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8.
生物壳体中的碳、氧同位素一直被用来反演地质历史时期海水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强抵抗成岩后生作用(低镁方解石)的腕足化石,分布广泛,被认为是反演古生代海水同位素的理想样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四川龙门山泥盆纪保存完好的腕足化石碳、氧同位素的提取,建立该时期海水同位素变化曲线,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显示:碳同位素组成在~2‰~+2‰(PDB下同)之间变化。其间经历3个旋回,其相对高值分别对应龙门山地区其中3个成礁期。同时因海平面变化不同,碳同位素表现出正偏幅度的不同。表明生物生长以及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着海水碳同位素组成,且生物生长对其影响较大。氧同位素组成在4‰~ -10‰之间变化。在埃姆斯阶对应的甘溪组、谢家湾组以及二台子组时期,氧同位素从-10‰逐渐升高到-6‰。但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该时期氧同位素偏低-2‰~ -4‰。可能原因是早期处于封闭海洋环境的平驿铺群时期,淡水注入造成海水氧同位素严重偏负。埃姆斯阶全球海平面上升,广海海水同化作用,氧同位素不断上升。从养马坝至小岭坡组时段内,氧同位素在-4‰~ -6‰之间变化,同世界其他地区相当。其幅度变化表明:温度可能是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
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洞子沟银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产于中元古代裂谷的银多金融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在过去中作过报道,但对其成矿时代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对洞子沟银多金属矿床中切割矿体的辉绿岩脉进行Sm-Nd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和Pb同位素的分析,认为洞子沟银多矿床和中元古代团子期-大红峪期火山喷发作用有关,其成矿年龄应为1683-1521Ma,属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100.
华北地块北缘中段是我国铅锌银矿床的重要富集区之一。对这些矿床的成因研究长期以来存在诸多争论。笔者依据成矿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等特征,将本区铅锌银矿床划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对铅同位素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指出区域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是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