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21.
油气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随着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地下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准噶尔盆地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侏罗系现今地下水动力场具有不对称性:西北缘和陆梁隆起以北地区发育向心流,凹陷内地下水动力表现为滞流,仅在莫索湾凸起及其以南地区发育弱离心流。研究区侏罗系地下水化学分布表明在盆1井西地区曾发育离心流,结合盆地沉积演化分析,研究区侏罗系地下水出现滞流的时间应该在古近纪。  相似文献   
222.
安徽宣城地区的“黄土”和旧石器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安徽省宣城地区发现几处风尘堆积剖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普遍埋藏着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向阳陈山剖面(30°52'32″N,118°51'58″E)背依群岗,面向水阳江,剖面高约10m,大约是817kaBP以来形成的。全剖面连续采样的粒度分析与磁化率测量成果表明,该剖面除底部河漫滩相沉积-古土壤层外,还有8个"风尘堆积-古土壤层"旋回,风尘堆积的沉积环境与北方黄土的沉积环境相近。从剖面底部到近顶部,分散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石制品制作比较简单,进步缓慢,以尖状砍砸器为特色,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旧石器时代石制品组合特征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23.
本文概要介绍台湾1996-1998年IMAGES计划,在论述西太平洋和南海第三航次(IMAGESⅡ/MD106-IPHIS)的目标与部分初步结果,在来自5个国家的科学合作下,该航次完成于1997年6月,此外,我们特介绍由台湾科学家提出并设计的南海研究之主要目标,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东亚季风,黑潮与西太平洋暖池系统的第四纪变化,同时,我们以该航次在南海获得的岩心及其现场测量取得的初步科学成果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224.
成都市城市环境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铅同位素示踪原理,对成都市的城市环境包括土壤、大气降尘、主要河流水系表层沉积物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土壤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落在燃油铅和燃煤铅的范围,表明燃油铅和燃煤铅是其主要的污染源,交通流量大的城区铅同位素组成与燃油铅接近,郊区则呈现燃煤铅的特征。大气降尘铅同位素组成主要接近燃油铅,部分落在燃油铅与燃煤铅之间,表明大气铅污染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及少量燃煤扬尘。水系表层沉积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则主要落在燃煤铅的范围,揭示燃煤铅是其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225.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黄赤交角和月亮赤纬角决定了地球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据此研究了构造形变与气象灾害的关系,地球化学给出臭氧减少的原因,而地球物理则提供了臭氧的分布规律,臭氧洞是两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能量交换和引潮力造成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是臭氧铜和厄尔尼诺等气象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26.
我们应用大功率激电配合化探普查寻找有色金属矿,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下面着重介绍工作方法和体会. 选区和施工找矿效果的好坏与选区有很大关系.成矿地质条件是最重要的工作依据.因此,要广泛收集和研究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对已规划的远景区加以类比筛选,优先在可能有大矿床分布、掩盖面积较大的成矿远景区开展工作.因为这样的地区  相似文献   
227.
层状介质中轴对称柱面瑞利面波频散函数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采用层状、均匀、各向同性和完全弹性模型,在柱坐标系下,利用位移应力在各界面处连续及自由表面边界条件和无穷远处的辐射条件,得出了层状介质中轴对称柱面瑞利面波的频散函数,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取得了好的效果。对瑞利面波在工程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8.
两种横向加热石墨管原子化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志臣  陈友Yi 《岩矿测试》2001,20(3):220-223
研究了6种代表元素在PE公司横向加热石墨管(THGA管)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制的横向加热石墨管中的原子吸收曲线轮廊,考察了6种元素在两种石墨管中测定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实验表明,用国产横向加热石墨管替代PE公司THGA石墨管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29.
地核的动力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重力分异过程中,地球的质量在向地心集中的同时,其自转动能也向地核集中,从而产生地核、地幔和岩石圈三者的差异旋转运动,因重力位能降低而释放的大量能量,并未完全变为热能,其中有一部分变为地核的自转动能,这部分能量的存在和释放,为地磁效应,液核对流和热幔柱形成提供能源和动力。  相似文献   
230.
地幔对流中的科里奥利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宗晋认为,岩石圈的西向漂移和地幔东向运动的定向性显示了地球自转变化的导向作用。本文证明,地球自转中的一种惯性力-科里奥利力是产生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