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质学   74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根据地层地球化学研究,秦岭地区Au背景值为2.9×10-9,从西到东,自礼岷→文康→西成→凤太→板沙→镇旬→柞山地区金含量逐渐降低。凤太盆地、西成盆地、礼岷盆地泥盆系金背景值分别为3.1×10-9、3.2×10-9、4.7×10-9,为重要的金多金属地球化学成矿区。金在地层中的分布受岩性和沉积环境的控制,泥盆系是本区金成矿的矿源层,其中千枚岩、板岩、片岩、粉砂岩是金矿的重要源岩。与其他沉积盖层相比,秦岭中上泥盆统富集Au、Ag、Cu、Co、Ni、Cr、Pb、Zn。与上地壳丰度对比,Au、As、Sb、Ag、Co、Ni、Cr、V、Pb、Zn较富集。泥盆系中发育热水沉积岩,含Au较高。研究表明,在热水沉积中Au发生了预富集作用,沿海底同生断裂发育的钠质热水沉积过程中Au富集形成了矿源层。  相似文献   
12.
新疆西昆仑地区大型铜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新疆西昆仑地区地质与矿业开发的地理条件较差,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目前发现的铜矿(化)主要分布于布伦口及外围地区、昆盖山地区。前铜矿(化)赋存于前寒武纪变质岩中,是产于菱铁矿层或铁白云岩中的层状铜矿床,属Sedex型;后受控于石炭纪双峰式火山岩系,铜矿分布有“二位一体”的特点,较有意义的铜矿(化)是产于下石炭统中枕状玄武岩中的VHMS型即塞浦露斯型铜矿。通过对上述两地铜矿成矿地质特点的分析以及控矿  相似文献   
13.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的地质特征与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位于甘肃宕昌县的代家庄矿床曾被认为是西成矿田铅锌找矿的重大进展,矿床产于秦岭西成盆地西北端泥盆系浅海相的富含生物化石的细碎屑岩—灰岩中。矿体不规则受NW向断裂的控制,呈角砾状分布于下部碎屑岩与上部厚层灰岩界面附近灰岩一侧。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为闪锌矿 方铅矿 少量黄铁矿 少量白铁矿 方解石,不含石英。硫化物发育大量的胶状、球粒状、草霉状微晶结构,部分显现出微生物化石结构特点。对代家庄与西成主要类型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发现,二者在容矿围岩沉积环境、矿石形态、结构构造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代家庄矿床成因属于碳酸盐岩容矿的低温热液矿床,不同于西成矿田的主要SEDEX类型。主要控矿因素为灰岩—碎屑界面附近、NW向断裂等。  相似文献   
14.
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80年代以耒国际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新的金矿床类型的发现和提出.丰富了金矿找矿内容.拓宽了金矿勘探的前景:建立了一系列的金矿床的矿化模式;对控制金矿化产生的主要因素.(矿源层、构造、热源)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金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和成因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藏北多龙矿集区荣那斑岩铜矿找矿突破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荣那铜矿是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近年在斑岩型铜矿找矿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矿床产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岛弧带中。公司在找矿初期重视基础地质研究,加强对地调和矿调成果的二次解剖,借鉴国内外斑岩铜矿区域分布规律,结合1∶5万磁法异常,明确多龙矿集区重点找矿方向;根据前期勘查成果,结合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确定荣那、拿若为重点验证区。通过总结国外斑岩铜矿蚀变模式、矿化模式和勘查模式,选择有效的激电勘查方法圈定重点验证地段。结合隐伏斑岩体系矿化中心为中低阻、负磁异常、中等极化率,外围发育黄铁矿化壳形成近似环状中高阻、正磁异常、中高极化率异常,最终确定外围正磁、中高极化环形异常系荣那矿床与青磐岩化带有关的黄铁矿化壳引起,负磁、中等极化率异常为矿化中心部位,通过选择合理网度进行钻探验证实现找矿突破。荣那矿床勘查过程中的理论思考,区域-矿田物化探异常的综合分析、有效方法的投入和验证工程的部署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全面地介绍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马尔柯夫过程分析(极限概率、熵分析、置换性分析)和元素地球化学在古老地层对比研究中的应用.并以武当山—安康—勉略—带中上元古界为例,系统地剖析了区内中上元古界的时代、层序、岩石组合类型、沉积旋回特征、岩石表明,分布于勉略一带的碧口群同武当山群、郧西群、耀岭河群存在显著差异,难以对比;武当山和安康两地的耀岭河群基本上可以对比,而郧西群仅相当于武当群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铜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表明,单一地质作用过程很难形成重要的铜的工业矿床;多成因、多来源、多阶段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虽然铜矿化与成矿环境关系密切,且成矿环境随时间而变化,但往往同一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生多期不同类型的铜矿化,如昆阳裂谷“四层楼”铜矿化序列、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条山铜矿化带、加拿大科迪勒拉铜矿化区、  相似文献   
18.
秦岭地区沉积岩型金矿床的主要类型及找矿潜力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世才  汪东波  郭健  朱华平 《矿床地质》1998,17(Z5):861-864
本文通过对矿床类型、成矿区构造背景、控矿盆地类型、含矿建造及其金丰度等的分析、对比,并采用多元信息综合处理等手段,对秦岭地区的典型矿床和矿化集中区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应主攻的金矿床类型为浅变质细碎屑岩型;主攻的地区应为凤太、西成、礼岷等地区;战略找矿新区应为勉略—武都地区。  相似文献   
19.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之晚古生代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矿化以铅锌矿为主 ,个别矿床含铜。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三个控矿的古含水层中 ,矿体形态复杂 ,富矿段往往赋存于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矿石根据其结构大体可分两类 :一类呈角砾状构造 ,硫化物呈浸染状 ,共 (伴 )生赤铁矿和磁铁矿 ;另一类矿石中硫化物以胶状、草莓状结构为主。硫化物硫同位素值具有较宽的范围 ,δ3 4 S为 - 39.2‰~ 14‰ ,主要集中在 - 2 9.3‰~- 17.7‰和 - 3.6‰~ 5 .1‰两个区间 ,分别与上述两类矿石相对应。研究表明 ,位于泥盆系与石炭系间的第二古含水层是最重要的找矿层位 ,角砾岩带是重要的找矿评价标志 ,矿床成因可能属密西西比河谷型 (MVT) ,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低温热液混合引起成矿物质的沉淀和成矿  相似文献   
20.
甘肃礼县李坝大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通过Ar—Ar年龄测定、稳定同位素测试和地层含金性分析等,研究了李坝金矿床的成因。研究表明,李坝金矿床与中川花岗岩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关系密切。含金石英脉Ar—Ar法、Rb-Sr法和Pb—Pb法年龄为210~171.6Ma,与中川岩体年龄(177~229Ma)吻合。包裹体水的δD-74‰~-83‰,δ^18O水9.51‰~11.72‰,成矿流体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花岗岩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来源,含矿热液通过F1导矿构造进入F3、F12等容矿断裂破碎带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