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质学   74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新疆塔木—卡兰古MVT铅锌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新疆西昆仑地区塔木-卡兰古铅锌带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晚古生代碳酸盐吧地环境中。矿化以铅锌矿为主,某些矿床含铜。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一下石炭统三个控矿的古含水层中。本形态复杂,富矿段往往赋存于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角砾岩化,白云石化是矿区最主要的矿石构造和围岩蚀变。  相似文献   
33.
南秦岭三个典型金矿床的Ar—Ar年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世才  汪东波 《地质学报》2001,75(1):106-110
南秦岭地区的主要金矿床可分为三类,浸染型、石英脉型和韧性剪切带型。通过凤县八卦庙、成县小沟里和康县尚家沟三个典型金矿床详细的地质和氩-氩年代学研究,获得的三个坪年龄分别为131.91±0.89Ma、197.45±1.13Ma和161.59±0.56Ma,三个等时线年龄均与相应的坪年龄相近,且等时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说明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与秦岭地区在该时期的陆—陆碰撞和陆内造山演化阶段相耦合,碰撞造山—岩浆侵入—矿床定位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连续过程;说明造山带关键构造变革时期也是大规模成矿作用期,区域构造演化与大规模成矿是同一大陆动力学过程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34.
陕西八卦庙金矿钠长石的成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陕西八卦庙金矿产于凤太矿田北部,含矿地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下段中上部。赋矿围岩中含有较多的钠长石。钠长石呈层状顺层产出,镜下观察为砂屑状、次棱角状,与石英及铁白云石呈镶嵌粒状关系,而无交代结构;钠长石成分计算其形成温度超过800℃和400℃,表明其形成与喷流作用有关,并受到后期变质改造;锯钠长石X射线衍射分析,其有序度为0.38,形成温度为620-667℃,说明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水沉积岩产物。上述研究表明:八卦庙金矿中的钠长石是火山喷发沉积-变质重结晶的产物,火山沉积作用参与该地区成矿是形成巨型金矿的最有利条件。含钠长石硅质岩、千枚岩、灰岩组合是找矿评价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5.
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是实现找矿突破的有效途径。资料收集、数据库建设、编制基础图件、资料二次开发、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是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成矿(区)带综合研究应注意3个问题:1)剖析成矿背景,确定主攻方向;2)研究典型矿床,建立成矿-找矿模式;3)综合研究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合理厘定勘查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36.
金与铅锌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近10年来,在秦岭铅锌矿带和青城子铅锌矿田等地相继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金矿床。铅锌矿和金矿床共同产出在同一构造背景下,金矿床通常位于铅锌矿之上,金矿的成矿时代明显晚于铅锌矿。初步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铅锌矿床形成于具高水岩比、高卤化物和高盐度特征的海底沉积喷流系统;此时,大多数的金迁移至低温热液柱中并在沉积物中初始富集。在后期(岩浆-)变质-构造作用过程中,金被转移至中高温、低水岩比和低卤化物活度的变质流体中,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发生沉淀,在同一构造单元内成矿流体的成分和循环方式的差异引起金与铅锌矿床共存和分离。金与铅锌矿床的这一时空分布关系可被视为重要的勘查标志。根据金与铅锌矿化的时空关系,笔者提出应加强对我国元古宇宙裂谷、晚古生代拗陷内重要铅锌矿田的金、铅锌矿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37.
略阳东沟坝金,银,铅,锌,黄铁矿—重晶石型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中国东部铜矿床类型、成矿环境、成矿集中区与成矿系统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通过对我国东部22个大型以上及40余个中型铜矿床的综合调研,并与国外对比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中东部陆壳是在几个古陆块基础上增生起来的,铜矿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向板块边缘推移,与块体边缘地球化学急变带有密切联系,在时间上越来越新;(2)大型铜矿可分6大成矿期,以中生代最重要,次为晚古生代,中(新)元古代,(3)我国东部地壳运动频繁而又比较强烈,就形成大型铜矿床的环境而言,内生成较多的矿床类型比外生成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Ar-Ar同位素计时、稳定同位素示踪、石英位错观察、差异应力计算和热水沉积岩研究等,探讨了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制。NW向无根揉皱石英脉含Au 0.5×10~(-6)~4×10~(-6),矿化元素组合为Au+Cu+Pb+Zn,Ar-Ar坪年龄232.58±1.59Ma;NE向石英脉含An大于4×10~(-6),可达37.2×10~(-6),Au为主,Ar-Ar年龄为131.91±0.98Ma。研究表明:①泥盆纪热水沉积岩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矿源,成矿热液水以岩浆水为主,从矿质富集到成矿至少经历了印支期挤压推覆、韧性剪切→印支晚期—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②印支晚期和燕山早期(即韧性构造变形向脆性变形的转换期)是本区金矿成矿的高峰期;③多期成矿作用叠加、多次脉动式构造活动的“应力泵”作用是该超大型金矿床成矿的主因。  相似文献   
40.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产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晚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台地中,矿体受碳酸盐岩中的角砾岩带控制。对塔木,卡兰古,乌苏里克,卡拉牙斯卡克等矿区的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高盐度,高密度富含有机物质及硫化氢气体的特征。流体气相成分中H2O和CO2占主要成分,盐水中阳离子以Ca^2 ,Mg^2 为主,含Na^ ,K^ ,Li^ ,阴离子含Cl^-,HCO3^-,SO4^2-,F^-等。流体的δD值于-114‰--70‰间,δ^18O值在-1.7‰--15.2‰间。流体来源于大气降水参与的盆地热卤水,矿床成因属密西西比河谷(MVT)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